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地震后可快速更换的装配式桁架混凝土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2603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震后可快速更换的装配式桁架混凝土梁,属于建筑领域。包括预制桁架普通混凝土梁段、可更换钢梁段和消能阻尼器。预制桁架普通混凝土梁段由上部混凝土梁和下部空间桁架组成;可更换钢梁段通过螺杆拧入预埋螺纹套筒与混凝土柱和预制桁架普通混凝土梁段进行连接;消能阻尼器两端通过销轴插入耳板所设孔洞与混凝土柱和预制桁架普通混凝土梁段进行连接。正常使用期间,下部空间桁架下弦杆受拉,上部混凝土梁受压,可减缓混凝土开裂程度。地震作用下,可更换钢梁段和消能阻尼器通过塑性变形耗散地震能量,从而保证预制桁架普通混凝土梁段的弹性工作状态。地震结束后,将可更换钢梁段和消能阻尼器进行更换,可实现结构的快速修复。同时,该装配式桁架混凝土梁便于安装,加快施工进度,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震后可快速更换的装配式桁架混凝土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地震后可快速更换的装配式桁架混凝土梁。
技术介绍
地震是当前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具有极强的随机性和大范围的波及性。近年来,地震频发,由地震引起的建筑结构的破坏和倒塌,不仅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而且导致难以估计的财产损失。传统的抗震主要是依靠建筑构件自身的变形来抵抗地震作用力、耗散地震能量,震后大量建筑虽未倒塌,但塑性变形的积累对结构构件造成损伤,同时会显著降低结构在后续地震中的抗震性能,致使结构在地震之后难以修复或修复成本过高,从而导致结构被迫拆除,因此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另外,近年来,国家多次出台推进建筑工业化的政策要求,在国家政策的指导和建议下,装配式建筑逐渐推广,从之前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可以看出,国家已经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装配式建筑工业化及产业化是大势所趋。由于传统的现浇结构需要现场支模、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等繁琐工序,不仅施工效率低、施工周期长,而且现场施工工人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使得施工质量也难以保证。所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震后可快速更换的装配式桁架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桁架普通混凝土梁段(101)、可更换钢梁段(102)和消能阻尼器(103);/n所述预制桁架普通混凝土梁段(101)包括上部混凝土梁(1011)和下部空间桁架(1012);上部混凝土梁(1011)两端预埋锚固组件(1013),锚固组件(1013)由转换钢板(1014)、预埋螺纹套筒(1015)和锚固钢筋(1016)组成,带螺纹的锚固钢筋(1016)拧入预埋螺纹套筒(1015),预埋螺纹套筒(1015)焊接于转换钢板(1014);下部空间桁架(1012)由钢管焊接而成,下部空间桁架(1012)下弦杆两端焊接两块下弦钢板(10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震后可快速更换的装配式桁架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桁架普通混凝土梁段(101)、可更换钢梁段(102)和消能阻尼器(103);
所述预制桁架普通混凝土梁段(101)包括上部混凝土梁(1011)和下部空间桁架(1012);上部混凝土梁(1011)两端预埋锚固组件(1013),锚固组件(1013)由转换钢板(1014)、预埋螺纹套筒(1015)和锚固钢筋(1016)组成,带螺纹的锚固钢筋(1016)拧入预埋螺纹套筒(1015),预埋螺纹套筒(1015)焊接于转换钢板(1014);下部空间桁架(1012)由钢管焊接而成,下部空间桁架(1012)下弦杆两端焊接两块下弦钢板(1017),耳板(1018)焊接于下弦钢板(1017),下部空间桁架(1012)上弦杆两端焊接于锚固组件(1013)中的转换钢板(1014);下部空间桁架(1012)预埋在上部混凝土梁(1011)内;
所述可更换钢梁段(102)包括狗骨式钢梁(1021)和两块端板(1022);两块端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久林谢彬陈辉明胡少伟杨经纬金双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