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进稿器防重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2595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进稿器防重送机构,包括进纸框架以及设置在进纸框架上方的盖板,进纸框架与盖板之间具有进纸通道,进纸框架的后部向盖板方向拱起而在进纸通道前方形成分离壁,还包括设置在盖板上的送纸器以及弹性连接在进纸框架上的拨片,拨片的上表面位于分离壁的延伸面上,并且拨片的上部弹性抵在盖板上。该自动进稿器防重送机构能有效避免发生纸张重送的情况,并且该自动进稿器防重送机构结构非常简单,拨片无需额外的电能驱动机构,成本低,使用能耗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进稿器防重送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打印机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进稿器防重送机构。
技术介绍
打印机在进纸时,需要利用搓纸轮将纸盒内最上面的纸搓动至分离壁上,实现与其他纸张的分离,进而进入到打印通道进行打印工作。但是在搓纸过程中,偶尔会出现同时将几张纸一同搓至分离壁上的情况,则会发生纸张重送的问题。进而在当最上面的纸进入打印路径内后,下面的一张或者几张纸则留在分离壁或者打印路径的入口处,在这种情况下,后续的搓纸发生重送情况的概率大大增大。公开号为CN1919709A(申请号为200610068738.7)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一种纸张进给及重张分离控制装置》,其中公开的控制装置包括搓纸机构、搓纸压力调节机构、重张分离控制机构和手工送纸调节机构。其中的重张分离控制机构包弹性压片、送进轮、反转轮、支座、拉簧、马达b和偏心轮b。该重张分离的工作方法为:第一步,多张的初次分离:弹性压片通过弹性施压,使纸仓上表面的纸张前沿压靠在反转轮前面的进纸斜面上,进行多张的初次分离,避免出现一叠纸多张挤塞在送进轮与反转轮的前沿,给分离带来困难;第二步,多张的二次分离:在一定的接触压力下,当出现重张进纸时,因上下两轮分别作用于上下纸张的两摩擦力方向相反,且都大于纸张之间的摩擦力,因此可以将重张分离开。该纸张进给及重张分离控制装置中,需要专门设置传感器检测是否发生重送的情况,并且针对不同的检测结果需要调整送进轮与反转轮之间的接触压力。该纸张进给及重张分离控制装置需要额外设置传感器以及调节送进轮与反转轮之间的接触压力的机构,使得该纸张进给及重张分离控制装置的结构更加复杂,另外提高了控制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有效分离纸张,避免纸张重送问题的自动进稿器防重送机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进稿器防重送机构,包括进纸框架以及设置在进纸框架上方的盖板,所述进纸框架与盖板之间具有进纸通道,所述进纸框架的后部向盖板方向拱起而在进纸通道前方形成分离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盖板上的送纸器以及弹性连接在进纸框架上的拨片,所述拨片的上表面位于分离壁的延伸面上,并且拨片的上部弹性抵在盖板上。简单地,所述拨片通过弹簧连接在进纸框架上。为了更好的使得拨片能够抵在盖板上,进而在进纸的时候发挥分离纸张的作用,所述弹簧与拨片的上部相连接,所述拨片的下端转动连接在进纸框架上。为了满足更好的拨动摩擦力,所述拨片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垫片。为了使得拨片所在平面与分离壁保持在同一平面上,以方便导向纸张运动,所述分离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凹槽内。优选地,沿进纸框架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分离壁,对应于每个分离壁设置有一个拨片。为了保证搓纸轮工作的稳定性,所述送纸器包括转动连接在盖板上的固定架,转动连接在固定架上的搓纸轮。优选地,所述盖板的下表面上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片竖向设置的导向片,所述拨片弹性抵在导向片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中的自动进稿器防重送机构,在进纸通道的两侧分别设置了送纸器以及拨片,因为拨片的上表面位于分离壁的延伸面上,并且拨片的上部弹性抵在盖板上,进而使得在进纸时,拨片对纸张的作用力与送纸器对纸张的作用力相反,如果发生两张甚至更多纸张运动至分离壁的情况时,则拨片对最上方纸张下方的纸张发挥与进纸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使得下方的纸张得以分离,避免发生纸张重送的情况。并且该自动进稿器防重送机构结构非常简单,拨片无需额外的电能驱动机构,成本低,使用能耗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自动进稿器防重送机构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自动进稿器防重送机构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自动进稿器防重送机构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图3另一视角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盖板打开状态时的自动进稿器防重送机构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送纸器的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送纸器在盖板上的安装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自动进稿器防重送机构,包括进纸框架1、盖板2、送纸器5以及拨片3。如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其中进纸框架1前部的上表面基本呈水平面以构成用于放置纸张的纸仓,进纸框架1后的上表面向上弧形拱起,为了更好的导向纸张,在弧形拱起结构的基础上,弧形拱起结构的前部形成有沿方向间隔设置的分离壁11,该分离壁11略高于弧形拱起结构,并且分离壁11的上壁面与纸仓面的过渡更加平滑,多个分离壁11的这种设置方式一方面可以减小进纸框架1的制造成本,另一方面能够有效的发挥纸张的导向、分离作用。如图1和图2所示,盖板2与进纸框架1相连接且覆盖在进纸框架1的上方,并且盖板2的后部与进纸框架1之间转动连接,以方便打开盖板2而在进纸框架1上添加纸张。盖板2与进纸框架1之间具有进纸通道10,本实施例中,该进纸通道10为盖板2与进纸框架1的弧形拱起结构之间的间隙区域,进纸通道10的间隙较小,仅能供少量纸张通过。盖板2与进纸框架1前部纸仓之间的间隙较大,以供容置多张纸张的放置。如图2所示,送纸器5对应于进纸框架1上靠近分离壁11的位置设置在盖板2上,并且送纸器5设置在对应进纸框架1上分离壁11上游的位置。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送纸器5包括转动连接在盖板2上的固定架51,转动连接在固定架51上的搓纸轮52。固定架51能够在其他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相对于盖板2转动运动,进而能够保证在进纸时,搓纸轮52压在纸张上面。并且该固定架51能够保证搓纸轮52工作稳定性。对应于每个分离壁11设置有一个拨片3,各拨片3弹性连接在进纸框架1上,拨片3的上表面还设置有摩擦力适中的垫片31,垫片31以及搓纸轮52的摩擦力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设置,进而能够在出现至少两张纸移动到分离壁11上时,搓纸轮52能够搓送最上面的纸张进入而拨片3上的垫片31能够拨动下方的纸张复位。如图2所示,拨片3的上表面位于分离壁11的延伸面上,并且拨片3的上部弹性抵在盖板2上。如图4所示,为了发挥盖板2下表面形态对纸张的导向作用,同时减小成本,盖板2的下表面上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片竖向设置的导向片21,各则拨片3弹性抵在导向片21上。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在分离壁11的后部上对应于每个拨片3设置有凹槽111,在凹槽111内设置弹簧4,弹簧4与拨片3的上部相连接,拨片3的下端转动连接在凹槽111的侧壁上。在未进纸的情况下,拨片3的下部与分离壁11的表面平滑过渡连接,以方便导向纸张运动,拨片3的上部则弹压在盖板2上。进纸时,送纸器5上的搓纸轮52在其他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转动,进而搓动最上面的纸张移动至分离壁11的位置,此时纸张在搓纸轮52的作用下继续移动而处于拨片3与盖板2之间,通常搓纸轮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进稿器防重送机构,包括进纸框架(1)以及设置在进纸框架(1)上方的盖板(2),所述进纸框架(1)与盖板(2)之间具有进纸通道(10),所述进纸框架(1)的后部向盖板(2)方向拱起而在进纸通道(10)前方形成分离壁(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盖板(2)上的送纸器(5)以及弹性连接在进纸框架(1)上的拨片(3),所述拨片(3)的上表面位于分离壁(11)的延伸面上,并且拨片(3)的上部弹性抵在盖板(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进稿器防重送机构,包括进纸框架(1)以及设置在进纸框架(1)上方的盖板(2),所述进纸框架(1)与盖板(2)之间具有进纸通道(10),所述进纸框架(1)的后部向盖板(2)方向拱起而在进纸通道(10)前方形成分离壁(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盖板(2)上的送纸器(5)以及弹性连接在进纸框架(1)上的拨片(3),所述拨片(3)的上表面位于分离壁(11)的延伸面上,并且拨片(3)的上部弹性抵在盖板(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进稿器防重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片(3)通过弹簧(4)连接在进纸框架(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进稿器防重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4)与拨片(3)的上部相连接,所述拨片(3)的下端转动连接在进纸框架(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进稿器防重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片(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睿鼐杨彪吴俊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得力科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