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滨华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服装加工用的染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2427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服装加工用的染色装置,包括浸染腔体、底座,浸染腔体侧面的中部可拆卸安装有过滤漏斗,浸染腔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布料进口,浸染腔体的另一侧可拆卸安装有布料出口,底座的中部可拆卸安装有弹簧,弹簧的一侧活动套接有第一伸缩折叠杆,弹簧的另一侧活动套接有第二伸缩折叠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染色滚轴装置、布料熨烫装置、布料收集装置以及染料翻转过滤装置,利用染色滚轴装置、布料熨烫装置、布料收集装置以及染料翻转过滤装置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待染色布料在染色的过程中不发生褶皱,浸染更加充分,不必二次浸染,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实现了对染料的多次循环利用,降低了浸染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服装加工用的染色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服装染色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基于服装加工用的染色装置。
技术介绍
服装,是衣服、鞋、装饰品等的总称,多指衣服,服装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就已经出现,当时古人将一些材料做成粗陋的“衣服”穿在身上,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服装已经演变为遮体、装饰的生活必需品,不仅仅为穿,还是一个身份、一种生活态度、一个展示个人魅力的表现,在当下社会,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黑、白、灰、蓝衣服颜色,对于服装色彩的追求越高,由此而衍生出来的对原始布料的染色方式也越来越繁多,而染色质量的好坏,对于后期通过染色布料加工出来衣物的成品率有着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着市场占有率。其中尤其涉及到一种服装加工用染色装置。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如当前市面上的服装加工用的染色装置,其在对布料染色的过程中,因为布料本身存在的褶皱,在染色过程中,很难做到一次染色就将布料全部浸染透,需要对布料进行二次浸染,浸染时间增加了一倍,染色效率低下,且传统的服装加工用染色装置,在一个很长的染色周期中,由于布料本身的纤维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服装加工用的染色装置,包括浸染腔体(1)、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染腔体(1)侧面的中部可拆卸安装有过滤漏斗(3),所述浸染腔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布料进口(4),所述浸染腔体(1)的另一侧可拆卸安装有布料出口(5),所述底座(2)的中部可拆卸安装有弹簧(6),所述弹簧(6)的一侧活动套接有第一伸缩折叠杆(7),所述弹簧(6)的另一侧活动套接有第二伸缩折叠杆(8),所述第一伸缩折叠杆(7)的中部可拆卸安装有第一固定杆(9),所述第二伸缩折叠杆(8)的中部可拆卸安装有第二固定杆(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服装加工用的染色装置,包括浸染腔体(1)、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染腔体(1)侧面的中部可拆卸安装有过滤漏斗(3),所述浸染腔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布料进口(4),所述浸染腔体(1)的另一侧可拆卸安装有布料出口(5),所述底座(2)的中部可拆卸安装有弹簧(6),所述弹簧(6)的一侧活动套接有第一伸缩折叠杆(7),所述弹簧(6)的另一侧活动套接有第二伸缩折叠杆(8),所述第一伸缩折叠杆(7)的中部可拆卸安装有第一固定杆(9),所述第二伸缩折叠杆(8)的中部可拆卸安装有第二固定杆(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服装加工用的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11),所述第一转轴(11)的外表面卡接有布料浸染滚轴(12),所述布料浸染滚轴(12)的中部开设有挤压外凸起(13),所述布料浸染滚轴(12)的一端开设有固定外凸起(14),所述浸染腔体(1)的中部可拆卸安装第二转轴(15),所述第二转轴(15)的外表面卡接有挤压滚轴(16),所述挤压滚轴(16)的中部开设有挤压内凹陷(17),所述挤压滚轴(16)的一端开设有固定内凹陷(18),所述浸染腔体(1)的中部可拆卸安装有第三转轴(19),所述固定内凹陷(18)的外表面卡接有布料排水滚轴(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服装加工用的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上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橡胶环(21),所述第二伸缩折叠杆(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半圆环(22),所述第二伸缩折叠杆(8)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半圆环(23),所述第一伸缩折叠杆(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橡胶半圆环(24),所述第一伸缩折叠杆(7)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橡胶半圆环(25)。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滨华
申请(专利权)人:杨滨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