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ERP的印刷生产线数据采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82117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印刷生产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ERP的印刷生产线数据采集系统。印刷生产线上对于印刷品在印刷时通过管控误差大、难度高,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无法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获得更加全面的印刷品使用数据的参考依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多个米数计量模块用以计量印刷品的米数;数据采集模块用以数据传输连接多个米数计量模块,接收到第一数据、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并基于ERP系统以获得第一对标数据;服务器与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连接,用以接收第一对标数据,并通过设置与其连接的具有ERP程序的终端设备进行登录,从而进行查看、检索和修改,有效采集了可供参考的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ERP的印刷生产线数据采集系统
本技术涉及印刷生产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ERP的印刷生产线数据采集系统。
技术介绍
现行趋势下,ERP系统广泛的应用于企业管理中,ERP系统的目的在于有效地对企业资源进行计划,从而提供更为企业提出更加优选的成本控制方式,是一个既方便企业管理者又减轻员工劳动强度的管理平台,对于现代企业的生产流程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技术中,印刷品为塑料膜,在塑料膜上印花后,将塑料膜制造成包装袋,该印刷生产线上对于印刷品为塑料膜在印刷时通过人工管控误差大、难度高,经常出现原料印刷品与产品印刷品的计量无法进行对应,核对难的问题;而在实际生产中又无法有效的管控该问题,不利于企业的成本管理;工厂、生产车间及班组对于印刷品的用量缺乏自动化的计量方式。究其根本,主要原因在于,实际生产过程中,无法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获得更加全面的印刷品使用数据的参考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印刷生产线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无法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获得更加全面的印刷品使用数据的参考依据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基于ERP的印刷生产线数据采集系统,具有:印刷生产线;印刷生产线具有印刷品总线输入端、印刷品放线输入端和印刷品收线输出端;所述印刷品总线输入端设置有用以传送原料印刷品的第一输入辊;所述印刷品放线输入端设置有用以传送待印印刷品的第二输入辊;所述印刷品收线输出端设置有用以传输产品印刷品的输出辊;>还包括:多个米数计量模块,用以计量印刷品的米数;至少包括一组米数计量模块用以计量所述第一输入辊的转动圈数,以实现对所述原料印刷品米数的计量,并得到第一数据;至少包括一组米数计量模块用以计量所述第二输入辊的转动圈数,以实现对所述待印印刷品米数的计量,并得到第二数据;至少包括一组米数计量模块用以计量所述输出辊的转动圈数,以实现对所述产品印刷品的计量,并得到第三数据;数据采集模块,其用以数据传输连接多个所述米数计量模块,接收所述第一数据、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并基于ERP系统以获得第一对标数据;服务器,其集成有所述ERP系统,且其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连接,用以接收所述第一标准数据,并通过设置与其连接的具有ERP程序的终端设备进行登录,从而进行查看、检索和修改。具体地,所述米数计量模块包括:编码器,所述第一输入辊、所述第二输入辊和所述输出辊的轴向分别连接有一组所述编码器的第一端;计米器,任意一组所述编码器的第二端均连接有一组所述计米器。具体地,任意一组所述计米器均具有数据接口,并连接RSS485数据线的一端。具体地,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数据处理器,任一一组所述计米器通过RSS数据线与所述数据处理器数据传输连接;所述ERP系统将在一预设时间范围的所述第一数据、第二数据、第三数据形成的所述第一对标数据,所述第一对标数据包括:所述印刷品总线输入端、所述印刷品放线输入端和所述印刷品收线输出端对应不同位置点时的原料印刷品长度用量、待印印刷品长度用量、产品印刷品长度用量;并利用ERP系统将所述原料印刷品长度用量、待印印刷品长度用量、产品印刷品长度用量换算为对应的原料印刷品重量、待印印刷品重量、产品印刷品重量。具体地,还包括有:数据存储器,其用以记录所述第一对标数据,所述数据存储器与所述ERP服务器连接,以将指标信息上传至所述ERP服务器;供电电源,其与电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器和所述数据存储器电连接,并用以供电。具体地,所述终端设备为手机,且所述手机安装有基于ERP系统的APP软件,以实现登录ERP系统。具体地,所述终端设备为计算机,所述计算机具有触摸屏;且所述计算机安装有基于ERP系统的工程软件,并通过所述触摸屏以实现登录ERP系统。具体地,还包括有:微型打印机,其用以打印所述指标信息,并以二维码的方式输出一信息页;所述微型打印机与所述数据存储器通过RS232数据线传输连接;所述微型打印机具有无线网络接口,所述无线网络接口用以连接所述终端设备。具体地,还包括有:多个重量计量模块,其用以计量由其承载的所述原料印刷品或者所述待印印刷品或者所述产品印刷品的重量;其中,所述印刷品总线输入端和所述印刷品放线输入端以所述生产线预设流程方向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一组所述重量计量模块,以实现计量所述原料印刷品和所述待印印刷品的重量;其中,所述印刷品收线输出端以所述生产线预设流程方向的一侧设置有一组所述重量计量模块,以实现计量所述产品印刷品的重量。具体地,所述重量计量模块包括:计重仪,所述原料印刷品或者所述待印印刷品或者所述产品印刷品可被置于所述计重仪的上方;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计重仪电连接;所述传感器通过RS232数据线数据传输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器。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的在印刷生产线的第一输入辊、第二输入辊、输出辊设置米数计量模块,可以有效的计量印刷品的米数用量,并结合集成有ERP系统的数据采集模块去获得印刷品的使用重量信息,为企业管理者进行成本分析和管控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设置轴向的编码器、计米器获得的印刷品的长度信息更加准确、有效;通过设置数据处理器、数据存储器,并基于ERP系统的计算,并将结果上传至服务器可以使企业管理者、车间成员、班组成员通过终端设备登录随时查看,同时也能够检索、查阅或者修改;通过设置重量计量模块,具体为计重仪、传感器,计量的另一组数据增加了对比性,从而完善了服务器的数据库,为对比分析通过另一方式获得数据增加了可参考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工作过程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生产线布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重量计量模块的示意图。图中的附图标记表示为:印刷生产线100、第一输入辊101、第二输入辊102、输出辊103米数计量模块10、数据采集模块20、服务器30;编码器11、计米器12、数据处理器21、数据存储器22、微型打印机23、重量计量模块40、计重仪41、传感器4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用于对塑料膜进行印花的生产线100,以塑料膜为印刷品,印刷生产线100在生产实践的管控中,对于印刷品在印刷时通过管控误差大、难度高,经常出现原料印刷品与产品印刷品的计量无法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ERP的印刷生产线数据采集系统,应用于印刷品的印花,所述印刷品为塑料膜,并具有:/n印刷生产线(100);/n印刷生产线(100)具有印刷品总线输入端、印刷品放线输入端和印刷品收线输出端;/n所述印刷品总线输入端设置有用以传送原料印刷品的第一输入辊(101);/n所述印刷品放线输入端设置有用以传送待印印刷品的第二输入辊(102);/n所述印刷品收线输出端设置有用以传输产品印刷品的输出辊(103);/n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n多个米数计量模块(10),用以计量印刷品的米数;/n至少包括一组米数计量模块(10)用以计量所述第一输入辊(101)的转动圈数,以实现对所述原料印刷品米数的计量,并得到第一数据;/n至少包括一组米数计量模块(10)用以计量所述第二输入辊(102)的转动圈数,以实现对所述待印印刷品米数的计量,并得到第二数据;/n至少包括一组米数计量模块(10)用以计量所述输出辊(103)的转动圈数,以实现对所述产品印刷品的计量,并得到第三数据;/n数据采集模块(20),其用以数据传输连接多个所述米数计量模块(10),接收所述第一数据、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并基于ERP系统以获得第一对标数据;/n服务器(30),其集成有所述ERP系统,且其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20)数据传输连接,用以接收所述第一对标数据,并通过设置与其连接的具有ERP程序的终端设备进行登录,从而进行查看、检索和修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ERP的印刷生产线数据采集系统,应用于印刷品的印花,所述印刷品为塑料膜,并具有:
印刷生产线(100);
印刷生产线(100)具有印刷品总线输入端、印刷品放线输入端和印刷品收线输出端;
所述印刷品总线输入端设置有用以传送原料印刷品的第一输入辊(101);
所述印刷品放线输入端设置有用以传送待印印刷品的第二输入辊(102);
所述印刷品收线输出端设置有用以传输产品印刷品的输出辊(103);
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多个米数计量模块(10),用以计量印刷品的米数;
至少包括一组米数计量模块(10)用以计量所述第一输入辊(101)的转动圈数,以实现对所述原料印刷品米数的计量,并得到第一数据;
至少包括一组米数计量模块(10)用以计量所述第二输入辊(102)的转动圈数,以实现对所述待印印刷品米数的计量,并得到第二数据;
至少包括一组米数计量模块(10)用以计量所述输出辊(103)的转动圈数,以实现对所述产品印刷品的计量,并得到第三数据;
数据采集模块(20),其用以数据传输连接多个所述米数计量模块(10),接收所述第一数据、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并基于ERP系统以获得第一对标数据;
服务器(30),其集成有所述ERP系统,且其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20)数据传输连接,用以接收所述第一对标数据,并通过设置与其连接的具有ERP程序的终端设备进行登录,从而进行查看、检索和修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ERP的印刷生产线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米数计量模块(10)包括:
编码器(11),所述第一输入辊(101)、所述第二输入辊(102)和所述输出辊(103)的轴向分别连接有一组所述编码器(11)的第一端;
计米器(12),任意一组所述编码器(11)的第二端均连接有一组所述计米器(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ERP的印刷生产线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任意一组所述计米器(12)均具有数据接口,并连接RSS485数据线的一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ERP的印刷生产线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20)包括:
数据处理器(21),任一一组所述计米器(12)通过RSS485数据线与所述数据处理器(21)数据传输连接;
所述ERP系统将在一预设时间范围的所述第一数据、第二数据、第三数据形成的所述第一对标数据,所述第一对标数据包括:
所述印刷品总线输入端、所述印刷品放线输入端和所述印刷品收线输出端对应不同位置点时的原料印刷品长度用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良谢云霞李冬霞杨德畅福善
申请(专利权)人:运城市云腾软件开发有限公司运城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