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墨挤出装置及油墨挤出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2117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墨挤出装置,属于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挤压辊、驱动机构和控制器;外壳上具有第一挤出口和第二挤出口;外壳内具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挤压辊位于外壳内部用于将袋装油墨挤出,包括主动辊和从动辊;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器和驱动电源;控制器固定安装于外壳上且与驱动器电连接;驱动器的输出轴与主动辊的一端通过齿轮啮合传动,主动辊和从动辊的另一端也通过齿轮啮合传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油墨挤出装置,通过驱动器驱动主动辊和从动辊旋转,自动将袋体内的油墨挤出,提高油墨排墨速度,提高生产效率,节能环保,提升胶印自动化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墨挤出装置及油墨挤出设备
本技术属于印刷设备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油墨挤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印刷包装行业的主流印刷技术是胶印,胶印是平版印刷的一种,很简单的讲胶印就是借助于胶皮(橡皮布)将印版上的图文传递到承印物上的印刷方式,也正是橡皮布的存在,这种印刷方式得名。胶版油墨,别称胶印油墨,系指适用于各种胶印印刷机油墨的总称。在胶印过程中,油墨供给是印刷工作的关键,目前,胶印行业使用的油墨有一部分都是袋装油墨,在使用时,印刷工人一般是使用手、刮刀或者其他自制工具将油墨挤出刮下,由于袋体的开口内径远远小于袋体本身,人工挤出油墨不仅费时费力,还使油墨无法排尽,在袋口残留油墨,且袋体内部粘附的油墨也无法彻底取出,还需要浪费很多人力成本将其取出,否则长期积累会浪费大量的油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墨挤出装置,旨在解决目前人工取出油墨工作效率低,出墨不干净,油墨量残余和损失较多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油墨挤出装置,用于袋装油墨的挤出,油墨挤出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底部具有第一挤出口,上部具有第二挤出口;所述外壳内部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挤压辊,位于所述外壳内部用于将袋装油墨挤出;所述挤压辊包括主动辊和从动辊;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辊转动;所述驱动机构外侧具有第一防护隔板;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器和驱动电源;以及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驱动器的开启和关闭;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壳上且与所述驱动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外侧具有第二防护隔板;所述驱动器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辊的一端通过齿轮啮合传动,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的另一端也通过齿轮啮合传动。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驱动器的输出轴与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外侧的驱动齿轮连接,所述主动辊的一端具有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主动齿轮,另一端具有第二主动齿轮;所述从动辊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转动连接,另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外壳内具有用于检测袋体位置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挤出口处。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驱动器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外壳底部具有维修口,所述维修口处具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外壳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驱动器为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源为锂电池,所述外壳上具有用于为所述锂电池充电的充电口。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挤出口为矩形口,位于所述主动辊与所述从动辊间隙下方的所述外壳上;所述第二挤出口的中间部位向两侧端部的宽度越来越小,所述第二挤出口位于所述主动辊与所述从动辊间隙上方的所述外壳上。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油墨挤出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油墨挤出装置及用于支撑所述油墨挤出装置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立柱,所述立柱具有两根,两根所述立柱相互平行;以及滑轨杆,所述滑轨杆具有两根,两根滑轨杆相互平行,两根所述滑轨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油墨挤出装置的外壳后侧具有与所述滑轨杆相适配的滑动辊承;所述滑动辊承为双孔轴承,所述双孔轴承套设在两根所述滑轨杆上并可沿所述滑轨杆滑动。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滑动辊承底部具有支脚;两根所述立柱底部具有底板,所述立柱和所述底板的连接处具有若干加强肋;所述立柱内部具有长条磁铁。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油墨挤出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油墨挤出装置,通过驱动器驱动主动辊和从动辊旋转,自动将袋体内的油墨挤出,提高油墨排墨速度,提高生产效率,节能环保,提升胶印自动化水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墨挤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墨挤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墨挤出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墨挤出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墨挤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油墨挤出装置;110、外壳;111、第一挤出口;112、第二挤出口;113、第一固定板;114、第二固定板;115、维修口;120、主动辊;121、第一主动齿轮;122、第二主动齿轮;123、从动辊;124、从动齿轮;130、驱动器;131、驱动电源;132、驱动齿轮;133、第一防护隔板;140、控制器;141、第二防护隔板;142、停止按钮;143、正转按钮;144、反转按钮;200、支架;210、立柱;211、底板;212、加强肋;220、滑轨杆;300、油墨包装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5,现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油墨挤出装置100进行说明。一种油墨挤出装置100,用于小容量袋装油墨的挤出,油墨挤出装置100包括外壳110、挤压辊、驱动机构和控制器140;外壳110底部具有第一挤出口111,上部具有第二挤出口112;外壳110内部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固定板113和第二固定板114;挤压辊位于外壳110内部用于将袋装油墨挤出;挤压辊包括主动辊120和从动辊123;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主动辊120转动;驱动机构外侧具有第一防护隔板133,第一防护隔板133可保护驱动机构不受损坏;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器130和驱动电源131;控制器140用于控制驱动器130的开启和关闭;固定安装于外壳110上且与驱动器130电连接;控制器140外侧具有第二防护隔板141,第二防护隔板141可保护控制器140的控制电路板不受外力损坏;驱动器130的输出轴与主动辊120的一端通过齿轮啮合传动,主动辊120和从动辊123的另一端也通过齿轮啮合传动。使用时,开启驱动器130,将小容量油墨包装袋300底部位于外壳110底部的第一挤出口111送入,主动辊120和从动辊123之间的间隙小于油墨包装袋300的厚度,能顺利将油墨包装袋300夹紧,然后用手将油墨包装袋300袋口处的油墨向上挤压,尽可能少的保证袋口处不会残留有油墨,之后使用剪刀将袋口剪开,开启驱动器130,主动辊120在驱动器130的驱动下转动,主动辊120通过齿轮啮合带动从动辊123相向转动,主动辊120和从动辊123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墨挤出装置,用于袋装油墨的挤出,其特征在于,油墨挤出装置包括:/n外壳,所述外壳底部具有第一挤出口,上部具有第二挤出口;所述外壳内部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n挤压辊,位于所述外壳内部用于将袋装油墨挤出;所述挤压辊包括主动辊和从动辊;/n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辊转动;所述驱动机构外侧具有第一防护隔板;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器和驱动电源;以及/n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驱动器的开启和关闭;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壳上且与所述驱动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外侧具有第二防护隔板;/n所述驱动器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辊的一端通过齿轮啮合传动,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的另一端也通过齿轮啮合传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墨挤出装置,用于袋装油墨的挤出,其特征在于,油墨挤出装置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底部具有第一挤出口,上部具有第二挤出口;所述外壳内部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
挤压辊,位于所述外壳内部用于将袋装油墨挤出;所述挤压辊包括主动辊和从动辊;
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辊转动;所述驱动机构外侧具有第一防护隔板;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器和驱动电源;以及
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驱动器的开启和关闭;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壳上且与所述驱动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外侧具有第二防护隔板;
所述驱动器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辊的一端通过齿轮啮合传动,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的另一端也通过齿轮啮合传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墨挤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的输出轴与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外侧的驱动齿轮连接,所述主动辊的一端具有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主动齿轮,另一端具有第二主动齿轮;所述从动辊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转动连接,另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墨挤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具有用于检测袋体位置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挤出口处。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油墨挤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油墨挤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底部具有维修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进涛韩津韩同辉周明岗
申请(专利权)人:深州市亮林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