麂皮冰花短毛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2094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麂皮冰花短毛绒,括麂皮短绒布料,抗静电层,保温层,纺织层,弹性层,连接层,亲肤层和绒毛层,所述短绒布料的内部设置有抗静电层,且抗静电层的一侧设置有保温层,该保温层的内部设置有编织层;所述编织层的一侧设置有弹性层,保温层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层,该连接层的一侧设置有亲肤层,其中亲肤层的表面设置有绒毛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抗静电层,保温层和连接处层的设置,通过衔接结构为使用者带来编织结构稳定的抗静电性能,优化干燥季节的布料静电发生率,然后通过内部保温结构与发热结构为使用者带来较为优质的御寒能力,优化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麂皮冰花短毛绒
本技术属于麂皮短毛绒
,尤其涉及一种麂皮冰花短毛绒。
技术介绍
在布匹市场,麂皮绒已经成为了各种仿皮绒的俗称,麂皮绒面料具有许多性能并不亚于天然麂皮,有许多性能甚至优于天然麂皮,如其织物毛感柔软,有糯性,悬垂性好,质地轻薄的特点,为使用者带来较为稳定的使用体验,成为布料市场近几年迅速发展的新型面料。由于麂皮短毛绒的保暖性优良,因此为使用者带来了较为优质的使用体验搭配涤纶植绒形成的冰花结构纤维构成了较为独特的布料结构,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喜爱,但是现有麂皮冰花短毛绒依然存在着整体抗静电性不足,容易产生静电,整体御寒能力仅依靠内部绒毛维持热能,影响使用体验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麂皮冰花短毛绒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麂皮冰花短毛绒以解决现有麂皮冰花短毛绒依然存在着整体抗静电性不足,容易产生静电,整体御寒能力仅依靠内部绒毛维持热能,影响使用体验的问题。麂皮冰花短毛绒,包括麂皮短绒布料,抗静电层,保温层,纺织层,弹性层,连接层,亲肤层和绒毛层,所述麂皮短绒布料的内部设置有抗静电层,且抗静电层的一侧设置有保温层,该保温层的内部设置有编织层;所述纺织层的一侧设置有弹性层,保温层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层,该连接层的一侧设置有亲肤层,其中亲肤层的表面设置有绒毛层;所述抗静电层包括编织层和抗静电丝,且抗静电层的表面设置有编织层,该编织层的表面设置有抗静电丝;所述连接层包括柔软层和透口,且连接层的内部设置有柔软层,该柔软层的一端设置有透口;所述亲肤层包括衔接区和稳固区,且亲肤层的内部设置有衔接区,该衔接区的一端设置有稳固区;所述麂皮短绒布料采用线状结构的超细纤维,且麂皮短绒布料通过整体磨毛结构搭配底端短绒复合做工进行整体成型,该麂皮短绒布料的表现设置有防水涂料与防静电涂料;所述抗静电层采用线状结构的炭化导电纤维,且抗静电层通过混纺结构与麂皮短绒布料形成整体结构,该抗静电层的表面通过编织结构设置有“X”结构的抗静电剂混合涤纶编织层;所述抗静电丝采用线性结构的抗静电纤维丝,且抗静电丝通过编织结构固定在编织层的表面,该抗静电丝与编织层通过经编结构与抗静电层形成整体结构;所述保温层采用线状结构的光能发热纤维,且保温层通过编织结构与抗静电层的一侧形成整体结构,该保温层的内部通过机械混纺结构连接有编织层;所述编织层采用网状结构的保暖纤维,且编织层通过混纺结构与保温层形成整体结构,该编织层的一侧通过机械混纺有弹性层。所述弹性层采用螺纹结构的弹性纤维,且弹性层与纺织层整体混纺在保温层的内部,该纺织层环绕分布在弹性层的外围。所述连接层采用线状结构的海岛丝,且连接层通过混纺结构与保温层形成整体结构,该连接层的内部通过编织结构留设有空腔用于连接柔软层。所述柔软层采用“V”字形结构的复合棉纤维,且柔软层的底端留设有线状开口结构的透口,该透口用于与亲肤层上端的纤维结构进行混纺成型。所述亲肤层采用线状结构的化纤维,且亲肤层的内部编织结构设置有交错编织的衔接区与稳固区,该衔接区与稳固区均采用线状结构的化纤维进行纺织成型。所述绒毛层采用绒状结构的聚酯纤维,且绒毛层与抗静电层至亲肤层共通构成的纤维编织的底部形成复合结构成型,该绒毛层与整体麂皮短绒布料进行整体成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抗静电层的设置,通过混纺结构形成状态搭配做工,对表面静电高发区形成编织结构的防护做工,以此降低静电的发生,优化使用者在干燥季节静电高发的静电发生率。2.本技术连接层的设置,通过内部结构编织与整体连接形成稳定而机构,搭配其他结构为使用者带来底料复合的底布结构,为使用者后续做工奠定基础,为使用者带来较为稳定的做工体验,优化使用体验。3.本技术保温层的设置,采用衔接结构为使用者带来较为稳定的做工体验,通过自发热结构搭配底端绒毛结构为使用者带来较为高效的御寒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中的抗静电层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图1中的连接层结构示意图。图中:1-麂皮短绒布料,2-抗静电层,21-编织层,22-抗静电丝,3-保温层,4-纺织层,5-弹性层,6-连接层,61-柔软层,62-透口,7-亲肤层,71-衔接区,72-稳固区,8-绒毛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麂皮冰花短毛绒,包括麂皮短绒布料1,抗静电层2,保温层3,纺织层4,弹性层5,连接层6,亲肤层7和绒毛层8,使用者将纤维结构通过编织结构首先进行混纺,然后将抗静电层2表面通过混纺结构在表面混纺编织层21,穿插纺织抗静电丝22形成整体结构混纺在麂皮短绒布料1的表面,然后对保温层3通过纺织结构与纺织层4、弹性层5以及连接层6进行整体纺织,将纤维结构形成整体稳定结构,然后搭配由衔接层71与稳固区72交错纺织成型的亲肤层7形成底部整体结构,在纺织为布料结构后通过加工结构整体连接绒毛层8,绒毛层8的上端需与亲肤层7紧密贴合成型,一同构成麂皮短绒布料1用底布,搭配海岛丝构成麂皮短绒布料1进行整合、穿棕、穿口以及生产复合等制作工序,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经编或围边麂皮短绒布料生产,在使用过程中,绒毛层8的内部会保证使用者的接触柔软性,确保亲肤体验,搭配化纤维结构编织而成的亲肤层7形成稳定软性结构,然后通过搭配海岛丝构成的连接层6进行整体纤维细化,形成亲肤状态,通过搭配保温层3设置的光热纤维,确保衣物的自发热结构,增加御寒能力,搭配内部的纺织层4与弹性层5共通构成小范围形变结构的面料结构,形成具有形变结构的贴合结构,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最后通过复合结构搭配抗静电层2,运用改性导电结构搭配抗静电剂形成抗静特性纤维与自身抗静电纤维形成抗静电结构,搭配麂皮短绒布料1形成稳定抗静电结构,最后在麂皮短绒面料结构表面进行磨毛植绒,形成冰花结构面料,满足后续美观性需求。利用本技术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麂皮冰花短毛绒,其特征在于:包括麂皮短绒布料(1),抗静电层(2),保温层(3),纺织层(4),弹性层(5),连接层(6),亲肤层(7)和绒毛层(8),所述麂皮短绒布料(1)的内部设置有抗静电层(2),且抗静电层(2)的一侧设置有保温层(3),该保温层(3)的内部设置有纺织层(4);所述纺织层(4)的一侧设置有弹性层(5),保温层(3)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层(6),该连接层(6)的一侧设置有亲肤层(7),其中亲肤层(7)的表面设置有绒毛层(8);所述抗静电层(2)包括编织层(21)和抗静电丝(22),且抗静电层(2)的表面设置有编织层(21),该编织层(21)的表面设置有抗静电丝(22);所述连接层(6)包括柔软层(61)和透口(62),且连接层(6)的内部设置有柔软层(61),该柔软层(61)的一端设置有透口(62);所述亲肤层(7)包括衔接区(71)和稳固区(72),且亲肤层(7)的内部设置有衔接区(71),该衔接区(71)的一端设置有稳固区(72);所述麂皮短绒布料(1)采用线状结构的超细纤维,且麂皮短绒布料(1)通过整体磨毛结构搭配底端短绒复合做工进行整体成型,该麂皮短绒布料(1)的表现设置有防水涂料与防静电涂料;所述抗静电层(2)采用线状结构的炭化导电纤维,且抗静电层(2)通过混纺结构与麂皮短绒布料(1)形成整体结构,该抗静电层(2)的表面通过编织结构设置有“X”结构的抗静电剂混合涤纶编织层(21);所述抗静电丝(22)采用线性结构的抗静电纤维丝,且抗静电丝(22)通过编织结构固定在编织层(21)的表面,该抗静电丝(22)与编织层(21)通过经编结构与抗静电层(2)形成整体结构;所述保温层(3)采用线状结构的光能发热纤维,且保温层(3)通过编织结构与抗静电层(2)的一侧形成整体结构,该保温层(3)的内部通过机械混纺结构连接有纺织层(4);所述纺织层(4)纺织层(4)采用网状结构的保暖纤维,且纺织层(4)纺织层(4)通过混纺结构与保温层(3)形成整体结构,该纺织层(4)纺织层(4)的一侧通过机械混纺有弹性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麂皮冰花短毛绒,其特征在于:包括麂皮短绒布料(1),抗静电层(2),保温层(3),纺织层(4),弹性层(5),连接层(6),亲肤层(7)和绒毛层(8),所述麂皮短绒布料(1)的内部设置有抗静电层(2),且抗静电层(2)的一侧设置有保温层(3),该保温层(3)的内部设置有纺织层(4);所述纺织层(4)的一侧设置有弹性层(5),保温层(3)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层(6),该连接层(6)的一侧设置有亲肤层(7),其中亲肤层(7)的表面设置有绒毛层(8);所述抗静电层(2)包括编织层(21)和抗静电丝(22),且抗静电层(2)的表面设置有编织层(21),该编织层(21)的表面设置有抗静电丝(22);所述连接层(6)包括柔软层(61)和透口(62),且连接层(6)的内部设置有柔软层(61),该柔软层(61)的一端设置有透口(62);所述亲肤层(7)包括衔接区(71)和稳固区(72),且亲肤层(7)的内部设置有衔接区(71),该衔接区(71)的一端设置有稳固区(72);所述麂皮短绒布料(1)采用线状结构的超细纤维,且麂皮短绒布料(1)通过整体磨毛结构搭配底端短绒复合做工进行整体成型,该麂皮短绒布料(1)的表现设置有防水涂料与防静电涂料;所述抗静电层(2)采用线状结构的炭化导电纤维,且抗静电层(2)通过混纺结构与麂皮短绒布料(1)形成整体结构,该抗静电层(2)的表面通过编织结构设置有“X”结构的抗静电剂混合涤纶编织层(21);所述抗静电丝(22)采用线性结构的抗静电纤维丝,且抗静电丝(22)通过编织结构固定在编织层(21)的表面,该抗静电丝(22)与编织层(21)通过经编结构与抗静电层(2)形成整体结构;所述保温层(3)采用线状结构的光能发热纤维,且保温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飞顾毓明吴海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桐星纺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