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EBV抗原的T细胞受体以及该T细胞受体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20923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识别EBV抗原的T细胞受体以及该T细胞受体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T细胞受体(TCR)包含含有可变区的α链和/或含有可变区的β链,α链的可变区包含含有氨基酸序列为AVVNNNDMR(SEQ ID NO:3)的互补决定区3(CDR3);和/或β链的可变区包含含有ASSPGRWYEQY(SEQ ID NO:6)的互补决定区3(CDR3)。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TCR能够与EBV抗原短肽特异性结合,转导了所述TCR的T细胞能够被特异性激活并且对靶细胞具有很强的杀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识别EBV抗原的T细胞受体以及该T细胞受体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尤其涉及一种识别EBV抗原的T细胞受体以及该T细胞受体的应用。
技术介绍
EBV(Epstein–Barrvirus)又名人类4型疱疹病毒(humanherpesvirus4),是一种双链DNA病毒。人类是EBV的唯一宿主,在全球成年人口中大约有>90%携带此病毒。EBV的传染途径是经唾液接触传播。大多数初次感染都发生在幼年时期,且通常是没有或只有非特异性症状,而在青少年晚期或成人时期的感染会导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一旦感染发生,EBV通常潜伏存在于外周的淋巴细胞中,使得被感染者成为终生EBV携带者。携带EBV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没有严重的后果,只要病毒一直处于潜伏的非激活状态。但是在极少数情况下,潜伏的病毒被激活,会导致慢性活动性感染(chronicactiveinfection)以及一些上皮、间质、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的发生,如鼻咽癌、胃癌、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lymphoma)、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lymphoma)等。流行病学研究显示,90%的鼻咽癌、10%胃癌、40%霍奇金淋巴瘤以及95%流行性伯基特淋巴瘤患者呈现EBV阳性。值得一提的是,鼻咽癌的发病率在中国南部及东南亚地区很高(特别是广东男性),每10万人中有30例发病,而在全世界范围内则只有每10万人<1例的发病率,且100%的未分化型鼻咽癌(最常见的类型)以及大多数分化型鼻咽癌都是EBV阳性。EBV在恶性肿瘤细胞中通常处于潜伏状态,是指在体内有持续的病毒感染但是没有活动性病毒复制释放的状态。EBV可以在记忆性B细胞以及上皮细胞中潜伏。目前认为,在EBV急性感染恢复后的个体中每一百万个B细胞中就有一个携带EBV基因组。EBV在潜伏期时仅表达有限的蛋白质和RNA,这也是其逃避免疫监视的机制之一。潜伏期表达的EBV蛋白包括:EBV核抗原(EBVnuclearantigen,EBNA)-1,2,3,EBNAleaderprotein(EBNA-LP)以及潜伏期膜蛋白(latentmembraneprotein,LMP)-1,2。EBV有三种形式的潜伏期(I,II,III),在不同细胞(或肿瘤)中,通常以不同形式的潜伏期存在。LMP2A蛋白在潜伏期II和潜伏期III中表达,在胃癌、鼻咽癌以及霍奇金淋巴瘤中均可以检测到LMP2A的表达。尽管正常B细胞中也携带有EBV,但是数量较低(每一百万个B细胞中有一个携带EBV基因组),这使得我们可以通过针对EBV抗原的T细胞治疗来杀伤EBV相关的肿瘤。目前,过继转移EBV特异性的T细胞的方法已被成功应用于预防移植后淋巴增生性疾病以及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特异性T细胞免疫治疗是指利用针对肿瘤抗原的特异性T细胞来杀伤肿瘤细胞的方法,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由于肿瘤局部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存在,病人体内的自身T细胞杀伤肿瘤的功能有限。因此,人们试图通过对T细胞进行基因改造的方法提高其杀伤肿瘤的能力。TCR-T和CAR-T均为基因修饰过的细胞治疗药物,通过转入的T细胞受体(Tcellreceptor,TCR)或嵌合抗原受体(CAR)基因与相应靶点结合后,即可激活T细胞,利用T细胞释放的颗粒酶、穿孔素、细胞因子等清除肿瘤细胞;但TCR-T和CAR-T的显著的不同点在于:CAR-T的靶点是细胞表面的膜蛋白,而TCR-T的靶点则是抗原短肽-MHC复合物(peptide-majorhistocompatibilitycomplex,pMHC)。TCR识别的靶点是“抗原短肽-MHC分子复合物”。与抗体抗原表位的概念类似,能够被TCR识别的抗原短肽-MHC复合物被称为T细胞抗原表位,如同抗原和抗体的关系。TCR同时具有MHC限制性,能够特异性识别某一特定MHC递呈的短肽。MHC具有多态性,目前已发现的人类MHC(又称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eukocyteantigen,HLA)等位基因数量超过15000个,且特定HLA在不同人群中的出现频率有很大差异,中国人群中最常见的HLA类型为A1101。现有研究表明EBVLMP2A抗原短肽SSCSSCPLSK-A1101的复合物可以作为TCR识别的靶点。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分离出对EBVLMP2A抗原短肽具有特异性的TCR,以及将该TCR转导T细胞来获得对EBVLMP2A抗原短肽具有特异性的T细胞,从而使他们在T细胞免疫治疗中发挥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识别EBV抗原的T细胞受体以及该T细胞受体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TCR能够与EBV抗原短肽特异性结合,转导了所述TCR的T细胞能够被特异性激活并且对靶细胞具有很强的杀伤作用。本专利技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1.一种T细胞受体(TCR),其中,所述TCR包含含有可变区的α链和/或含有可变区的β链,α链的可变区包含含有氨基酸序列为AVVNNNDMR(SEQIDNO:3)的互补决定区3(CDR3);和/或β链的可变区包含含有ASSPGRWYEQY(SEQIDNO:6)的互补决定区3(CDR3)。2.根据项1所述的T细胞受体(TCR),其中,所述TCR能够与SSCSSCPLSK-HLAA1101复合物结合。3.根据项1或2所述的T细胞受体(TCR),其中,所述α链的可变区包含氨基酸序列为DSVNN(SEQIDNO:1)的互补决定区1(CDR1);和/或氨基酸序列为IPSGT(SEQIDNO:2)的互补决定区2(CDR2)。4.根据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T细胞受体(TCR),其中,所述β链的可变区包含氨基酸序列为MGHRA(SEQIDNO:4)的互补决定区1(CDR1);和/或氨基酸序列为YSYEKL(SEQIDNO:5)的互补决定区2(CDR2)。5.根据项1-4中任一项所述的T细胞受体(TCR),所述α链的可变区还包括第一先导序列;和/或所述β链的可变区还包括第二先导序列。6.根据项1-5中任一项所述的T细胞受体(TCR),其中,所述α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9所示或者与SEQIDNO:9具有至少90%序列相同性的氨基酸序列,和/或所述β链的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0所示或者与SEQIDNO:10具有至少90%序列相同性的氨基酸序列。7.根据项1-6中任一项所述的T细胞受体(TCR),其中,所述α链还包含α恒定区和/或所述β链还包含β恒定区,优选的,所述恒定区为小鼠恒定区或人恒定区。8.根据项1-7中任一项所述的T细胞受体(TCR),其中,所述TCR是分离的或纯化的或者是重组的。9.根据项1-8中任一项所述的T细胞受体(TCR),其中,所述TCR是人的。10.根据项1-9中任一项所述的T细胞受体(TCR),其中,所述TCR是单克隆的。11.根据项1-10中任一项所述的T细胞受体(TCR),其中,所述TCR是单链。12.根据项1-11中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T细胞受体(TCR),其中,所述TCR包含含有可变区的α链和/或含有可变区的β链,α链的可变区包含含有氨基酸序列为AVVNNNDMR(SEQ ID NO:3)的互补决定区3(CDR3);和/或/nβ链的可变区包含含有ASSPGRWYEQY(SEQ ID NO:6)的互补决定区3(CDR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细胞受体(TCR),其中,所述TCR包含含有可变区的α链和/或含有可变区的β链,α链的可变区包含含有氨基酸序列为AVVNNNDMR(SEQIDNO:3)的互补决定区3(CDR3);和/或
β链的可变区包含含有ASSPGRWYEQY(SEQIDNO:6)的互补决定区3(CDR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细胞受体(TCR),其中,所述TCR能够与SSCSSCPLSK-HLAA1101复合物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T细胞受体(TCR),其中,所述α链的可变区包含氨基酸序列为DSVNN(SEQIDNO:1)的互补决定区1(CDR1);和/或
氨基酸序列为IPSGT(SEQIDNO:2)的互补决定区2(CDR2)。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T细胞受体(TCR),其中,所述β链的可变区包含氨基酸序列为MGHRA(SEQIDNO:4)的互补决定区1(CDR1);和/或
氨基酸序列为YSYEKL(SEQIDNO:5)的互补决定区2(CDR2)。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T细胞受体(TCR),所述α链的可变区还包括第一先导序列;和/或
所述β链的可变区还包括第二先导序列。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T细胞受体(TCR),其中,所述α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9所示或者与SEQIDNO:9具有至少90%序列相同性的氨基酸序列,和/或所述β链的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0所示或者与SEQIDNO:10具有至少90%序列相同性的氨基酸序列。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T细胞受体(TCR),其中,所述α链还包含α恒定区和/或所述β链还包含β恒定区,优选的,所述恒定区为小鼠恒定区或人恒定区。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T细胞受体(TCR),其中,所述TCR是分离的或纯化的或者是重组的。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T细胞受体(TCR),其中,所述TCR是人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T细胞受体(TCR),其中,所述TCR是单克隆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T细胞受体(TCR),其中,所述TCR是单链。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T细胞受体(TCR),其中,所述TCR包含两条链。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T细胞受体(TCR),其中,所述TCR为细胞结合的形式或为可溶的形式,优选为可溶的形式。


14.一种核酸分子,其中,所述核酸分子包含编码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TCR或者所述TCR的α链或β链。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兵陈琳张建功李红乐寇贺丹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肿瘤医院广州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