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气混凝土砖模板清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1951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2
本申请涉及一种加气混凝土砖模板清渣装置,包括支架,支架设置在地面上,支架的内部穿设有传送带,传送带设置在地面上,支架的顶壁上设置有用于清理模具的内侧壁上残渣的清渣组件。本申请具有较为彻底地清理模具内壁上残留的混凝土杂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气混凝土砖模板清渣装置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气混凝土砖模板清渣装置。
技术介绍
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新型墙体材料。它的原材料之一可以利用粉煤灰,粉煤灰是电厂附带的污染物,加气块可以很好的达到利废和环保的作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原理是利用硅质材料,钙质材料,另外掺入适量调节材料和少量的发气材料这些原材料经过处理,配料搅拌,浇注到模具进行发气初凝;然后对混凝土砌块进行切割并放入蒸压釜养护直到出釜堆垛装车。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浇注后模具的内壁上会沾附一些混凝土杂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较为彻底地清理模具内壁上残留的混凝土杂质,本申请提供一种加气混凝土砖模板清渣装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加气混凝土砖模板清渣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加气混凝土砖模板清渣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设置在地面上,所述支架的内部穿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设置在地面上,所述支架的顶壁上设置有用于清理模具的内壁上残渣的清渣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利用传送带将模具输送到支架的内部,然后利用清渣组件对模具的内侧壁上的残留的混凝土杂质进行清理,具有能够较为彻底地清理模具上残留的混凝土杂质的优点。优选的,所述清渣组件包括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所述第一刮板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一刮板的四个外侧壁分别与模具的四个内侧壁相贴合,所述第二刮板的长度与模具内底壁的短边长度相等,所述第二刮板的长度方向与传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垂直,所述支架的顶壁上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延伸且与第一刮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架的顶壁上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延伸且与第二刮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气缸与第二刮板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和第一气缸与第一刮板的可拆卸连接方式相同,所述第一刮板与第二刮板沿传送带的传送方向错位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传送带将模具输送到第一刮板的正下方时,启动第一气缸,带动第一刮板竖直向下移动,当第一刮板的四个外侧壁分别与模具的四个内侧壁相贴合后,第一气缸继续带动第一刮板向下移动直到与模具的内底壁相抵接,从而能够较为彻底地将模具的内侧壁上的混凝土杂质刮除到模具的底部堆积;然后再利用第一气缸将第一刮板竖直向上移动至脱离模具;随后传送带再将模具输送到模具靠近第二气缸的内侧壁与第二刮板在竖直方向上相正对时,启动第二气缸,带动第二刮板竖直向下移动至第二刮板与模具的内底壁相贴合后,继续利用传送带传送模具,此时第二刮板与模具的内底壁保持相对滑动;当第二刮板与模具远离第二气缸的内侧壁相抵接时,模具的内底壁上残留的混凝土杂质以及之前第一刮板刮除后堆积在内底壁上的混凝土杂质便被第二刮板全部刮除到模具内的一侧堆积;至此,模具内侧壁及内底壁上的大多混凝土杂质均被刮除,具有较为彻底地清理模具内壁上残留的混凝土杂质的优点。优选的,所述第一刮板上垂直自身板面设置有插接柱,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同轴线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背离第一气缸的端面上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柱与插接槽插接配合,所述套筒的侧壁上设置有抵紧螺栓,所述抵紧螺栓的长度方向与套筒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所述抵紧螺栓螺纹穿设过套筒后与插接柱相抵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插接柱与套筒插接配合,然后利用抵紧螺栓使得插接柱与套筒相对固定,从而将第一刮板安装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反向拧动抵紧螺栓,将抵紧螺栓拆下使插接柱与套筒分离,便能够将第一刮板从第一气缸上拆下;第二刮板与第二气缸的可拆卸方式同第一刮板与第一气缸的可拆卸方式相同,具有便于对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进行拆卸及更换的优点。优选的,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第一阻挡板,所述支架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插接孔,所述第一阻挡板穿过第一插接孔后与模具垂直传送带传动方向的一侧侧壁相抵接,当所述第一阻挡板与模具相抵接时,所述第一刮板与模具的内腔在竖直方向上相正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第一阻挡板插入到第一插接孔内,当传送带将模具传送至模具的一侧侧壁与第一阻挡板相抵接时,第一刮板与模具的内腔在竖直方向上相正对,然后启动第一气缸带动第一刮板竖直向下移动时,第一刮板的四个外侧壁与模具的四个内侧壁相贴合;第一阻挡板的设置,便于对第一刮板与模具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优选的,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第二阻挡板,所述支架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插接孔,所述第二阻挡板穿过第二插接孔后与模具垂直传送带传动方向的一侧侧壁相抵接,当模具与所述第一阻挡板相抵接后再与第二阻挡板相抵接时,所述第二刮板与模具一侧的内侧壁在竖直方向上相正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第二阻挡板插入到第二插接孔内,将第一阻挡板从第一插接孔内拔出后,传送带继续传送模具至第二阻挡板与模具的侧壁相抵接,此时第二刮板与模具的一侧内侧壁在竖直方向上相正对,然后启动第二气缸带动第二刮板竖直向下移动,第二刮板的板面与模具的一侧内侧壁相贴合;第二刮板的设置,便于对第二刮板与模具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优选的,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第三刮板,所述第三刮板的长度与模具内底壁的短边长度相等,所述第三刮板上设置有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三刮板,将清理后堆积在模具内一侧的混凝土杂质人工从模具内刮除出模具内;把手的设置,便于工人手持第三刮板。优选的,所述传送带的两侧均设置有抵紧条,所述抵紧条分别抵于模具垂直于传送带输送方向的一侧侧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模具在传送带上传送时,抵紧条用于对模具平行于传送方向的两侧壁抵接,具有能够较好地阻止模具在传送的过程中沿垂直于传送带传送方向滑动。优选的,所述支架的顶壁上设置有第一油泵和用于储存防锈油的储油箱,所述第一油泵的输入端与储油箱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油泵的输出端连通设置有风琴管,所述风琴管远离第一油泵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分油管,所述分油管上连通设置有多个喷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三刮板将模具内的混凝土杂质刮出模具外后,当模具被输送到分油管的正下方时,使传送带停转;然后再拉长风琴管,将分油管拉动至模具的内部;随后启动第一油泵,第一油泵将储油箱内的防锈油通过风琴管输送到分油管内,再通过分油管上的喷嘴将防锈油喷出到模具的内壁上,通过拉动风琴管能够控制喷油的位置,从而对模具内不同的位置进行喷油,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模具在使用较长时间后内壁上生锈的情况发生,具有能够较好地延长模具使用寿命的优点。优选的,所述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补油箱和第二油泵,所述补油箱和第二油泵均设置在地面上,所述第二油泵的输入端与补油箱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二油泵的输出端连通设置有补油管,所述补油管远离第二油泵的一端与储油箱的内部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向储油箱内添加防锈油时,启动第二油泵,将补油箱内的防锈油通过补油管输送到储油箱内,具有便于向储油箱内添加防锈油的优点。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利用传送带将模具输送到支架的内部,然后利用清渣组件对模具的内侧壁上的残留的混凝土杂质进行清理,具有能够较为彻底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气混凝土砖模板清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设置在地面上,所述支架(1)的内部穿设有传送带(2),所述传送带(2)设置在地面上,所述支架(1)的顶壁上设置有用于清理模具(9)的内壁上残渣的清渣组件(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气混凝土砖模板清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设置在地面上,所述支架(1)的内部穿设有传送带(2),所述传送带(2)设置在地面上,所述支架(1)的顶壁上设置有用于清理模具(9)的内壁上残渣的清渣组件(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气混凝土砖模板清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渣组件(11)包括第一刮板(111)和第二刮板(112),所述第一刮板(11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一刮板(111)的四个外侧壁分别与模具(9)的四个内侧壁相贴合,所述第二刮板(112)的长度与模具(9)内底壁的短边长度相等,所述第二刮板(112)的长度方向与传送带(2)的输送方向相垂直,所述支架(1)的顶壁上设置有第一气缸(12),所述第一气缸(12)的活塞杆竖直向下延伸且与第一刮板(111)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架(1)的顶壁上设置有第二气缸(13),所述第二气缸(13)的活塞杆竖直向下延伸且与第二刮板(11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气缸(13)与第二刮板(112)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和第一气缸(12)与第一刮板(111)的可拆卸连接方式相同,所述第一刮板(111)与第二刮板(112)沿传送带(2)的传送方向错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气混凝土砖模板清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板(111)上垂直自身板面设置有插接柱(3),所述第一气缸(12)的活塞杆的端部同轴线设置有套筒(4),所述套筒(4)背离第一气缸(12)的端面上开设有插接槽(41),所述插接柱(3)与插接槽(41)插接配合,所述套筒(4)的侧壁上设置有抵紧螺栓(42),所述抵紧螺栓(42)的长度方向与套筒(4)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所述抵紧螺栓(42)螺纹穿设过套筒(4)后与插接柱(3)相抵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气混凝土砖模板清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第一阻挡板(14),所述支架(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插接孔(15),所述第一阻挡板(14)穿过第一插接孔(15)后与模具(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阎政军林茂任韶枫李成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宏量基筑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