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隔离杂讯的触控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1523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隔离杂讯的触控屏,主要是装在LCD液晶显示器或CRT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前面的触控屏,在收到触摸讯号的同时也吸收了LCD或CRT所发出的电磁干扰和射频干扰,这些干扰或是杂讯直接影响触控屏的准确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去掉杂讯干扰的装置,通过在触控屏上多加一条像天线一样的导线,这条导线所吸收的杂讯与触控信号里的杂讯完全一致,在触控屏控制器中利用这条导线所收到的杂讯减去触控讯号里的杂讯以排除控制讯号中的杂讯,从而可提高触控屏的准确度。(*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学领域具有消除杂讯的触控屏,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消除液晶显示幕(LCD)或阴极射线管(CRT)背景光源所发生的杂讯,或者外部电磁干扰(EMI)的射频干扰(RFI)的触控屏。 如图1所示,为现有传统的电流式触控屏,其是由玻璃层1、导电膜层2、线性化布图3、绝缘层4、四银线导电层5及连接端子7接到控制器所构成。控制器输出四个相等的电压到该触控屏线性的四端并测量电流的变化。 当在触控屏上接触不同点时,四端电流会起不同的变化,控制器通过测量这四个电流的变化来确定所被接触的位置,详细的工作原理可参考美国专利第4,293,734号,在实际工作中,触控屏将吸收周围的杂讯,而混入这四个电流中,以致造成该触控屏无法准确反应被触摸的位置。 如图2所示,为现有传统的电压式四银触控屏,其是由玻璃层10、氧化铟锡导电层11、一组绝缘点12、绝缘层13、四银线导电层14、另一绝缘层15、另一氧化铟锡(ITO)导电层16、塑胶薄膜17及一连接端子18接至控制器所构成。在工作原理上,下层的氧化铟锡接上0-5VX轴方向的均匀电场,当触控屏被触摸,上层的氧化铟锡接触到下层的氧化铟锡以测出该点的电压值,该电压值比例即代表在触控屏上该方向位置(X轴)的比例。例如3V象征着被触摸点在60%触控屏X方向的总长度,完成这方向测量后,控制板将上层氧化铟锡转换0-5VY轴方向的均匀电场,下层氧化铟锡用来测量上层触控点的电压值以测出另一方向(Y轴)的位置,详细的工作原理可参考美国专利第3,622,105号。在实际工作中,触控屏将吸收周围的杂讯,而混入这所测量的电压中,以致造成该触控屏无法准确反应被触摸的位置。 如图3所示,为现有传统的电压式五银触控屏,其由玻璃层20、氧化铟锡导电层21、一层线性化布图29、一组绝缘点22、绝缘层23、四银线导电层24、另一绝缘层25、另一氧化铟锡导电层26、塑胶薄膜27及连接端子28接至控制器所构成。在工作原理上,下层的氧化铟锡接上0-5VX轴方向的均匀电场,当触控屏被触摸,上层的氧化铟锡接触到下层的氧化铟锡以测出该点的电压值,该电压值比例即代表在触控屏上该方向位置(X轴)的比例。例如3V象征着被触摸点在60%触控屏X方向的总长度,完成这方向测量后,控制板将下层氧化铟锡转换成0-5VY轴方向的均匀电场,下层氧化铟锡用来测量上层触控点的电压值以测出另一方向(Y轴)的位置,详细的工作原理可参考美国专利第3,798,370号。在实际工作中,触控屏将吸收周围的杂讯,而混入所测量的电压中,以致造成该触控屏无法准确反应被触摸的位置。 虽然,在前面所举的三例现有传统的触控屏中,触摸屏能便于使用者不需在按键盘上的键后即可操作电脑,但是在使用时尚有诸多缺失,原因是该种触控屏容易受液晶显示幕(LCD)或阴极射线管(CRT)背景光源所产生的杂讯,或者隔离外部电磁干扰(EMI)和射频干扰(RFI),都会造成感测位置不精确,导致电脑错误判断或辨识。例如,在触控屏上画一条直线时,此屏幕显示上则是出现一条弯弯曲曲的线条,或者在屏幕出现一键盘图案时,使用者点A键时,在屏幕则出现B字母的错误显像。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隔离杂讯的触控屏,为具有消除杂讯的检测电流式触控屏,该触控屏包括有一玻璃层、一导电膜层、一线性化布图、一绝缘层、一五银线导电层及一连接端子,其中五银线导电层中的四导线接至线性化布图的四端,另四端接至控制器,第五条导线的一端悬空,另一端同时接到控制器,所述的第五条导线印制于玻璃层的背面,上述一端悬空的第五条导线用于检测影响控制器的杂讯,控制器利用第五条导线所检测到的讯号杂讯来消除控制器杂讯的干扰,形成一具有取消杂讯的五线式检测电流式触控屏。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具有隔离杂讯的触控屏,其中所述的具有取消杂讯的检测电流式触控屏的第五条导线延伸设有一连接端。 前述的具有隔离杂讯的触控屏,其中所述的具有消除杂讯的检测电流式触控屏的第五条导线印制为矩形状的框线。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还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隔离杂讯的触控屏,为具有取消杂讯的五线检测电压式触控屏,该触控屏是由一玻璃层、一第一导电膜层、一网点层、一第一绝缘层、一五银线导电层及一第二绝缘层、一第二导电膜层、一薄膜层及一连接端子所构成,其中无银线导电层中的四条导线分别接至第一导电膜层和第二导电膜层的两端,另四端接至控制器,第五条导线的一端悬空,另一端同时接到控制器,所述的第五条导线延伸设有一连接端,该第五条导线印制于玻璃层的背面,上述一端悬空的第五条导线用于检测影响控制器的杂讯,控制器利用第五条导线所检测到的讯号杂讯来消除控制器杂讯的干扰,形成一具有取消杂讯的五线式检测电压式触控屏。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具有隔离杂讯的触控屏,其中所述的具有取消杂讯的五线检测电压式触控屏中的第五条导线印制为矩形状的框线。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隔离杂讯的触控屏,为具有取消杂讯的六线检测电压式触控屏,该触控屏是由一玻璃层、一第一导电膜层、一线性化布图层、一网点层、一第一绝缘层、一五银线导电层及一第二绝缘层、一第二导电膜层、一薄膜层及一连接端子所构成,其中无银线导电层中的四条导线接至线性化布图层的四端,另四端接至控制器,第六条导线的一端悬空,另一端同时接到控制器,第六条导线延伸设有一连接端,该导线印制于玻璃层的背面,上述一端悬空的第六条导线用于检测影响控制器的杂讯,控制器利用第六条导线所检测到的讯号杂讯来消除控制器杂讯的干扰,形成一具有取消杂讯的六线式检测电压式触控屏。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具有隔离杂讯的触控屏,其中所述的具有取消杂讯的六线检测电压式触控屏中的第六条导线天线印制为矩形状的框线。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具有隔离杂讯的触控屏,是一种具有消除液晶显示幕(LCD)或阴极射线管(CRT)背景光源所发生的杂讯,或者外部电磁干扰(EMI)的射频干扰(RFI)的触控屏,其主要是装在LCD液晶显示器或CRT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前面的触控屏,在收到触摸讯号的同时也吸收了LCD或CRT所发出的电磁干扰和射频干扰,这些干扰或是杂讯直接影响触控屏的准确度,在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了一种去掉杂讯干扰的方法,通过在触控屏上多加一条像天线一样的第五条或第六条导线,这条导线所吸收的杂讯与触控信号里的杂讯完全一致,在触控屏控制器中利用这条导线所收到的杂讯减去触控讯号里的杂讯以排除控制讯号中的杂讯,从而可提高触控屏的准确度。 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有效地避免了现有的触控屏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具有隔离杂讯的触控屏,其通过在触控屏上多加设一条像天线一样的导线装置,这条导线所吸收的杂讯与触控信号里的杂讯完全一致,在控制器中利用这些导线所收到的杂讯减去触控讯号里的杂讯以排除控制讯号中的杂讯,而能够达到所需的准确度。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且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隔离杂讯的触控屏,为具有消除杂讯的检测电流式触控屏,该触控屏包括有:一玻璃层(1)、一导电膜层(2)、一线性层(3)、一绝缘层(4)、一五导电层(5)及一排线(7),其中四导线接至线性层(3)的四端,另四端接至控制器,五导电层的导线(6)一端悬空,另一端同时接到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一端悬空的导线(6)能检测影响控制器的杂讯,控制器利用电线(6)所检测到的讯号杂讯来消除控制器杂讯的干扰,形成一具有取消杂讯的五线式检测电流式触控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隔离杂讯的触控屏,为具有消除杂讯的检测电流式触控屏,该触控屏包括有一玻璃层(1)、一导电膜层(2)、一线性化布图层(3)、一绝缘层(4)、一五银线导电层(5)及一连接端子(7),其中五银线导电层(5)中的四条导线接至线性化布图层(3)的四端,另四端接至控制器,第五条导线(6)的一端悬空,另一端同时接到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五条导线(6)印制于玻璃层(1)的背面,上述一端悬空的第五条导线(6)用于检测影响控制器的杂讯,控制器利用第五条导线(6)所检测到的讯号杂讯来消除控制器杂讯的干扰,形成一具有取消杂讯的五线式检测电流式触控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隔离杂讯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取消杂讯的检测电流式触控屏的第五条导线(6)延伸设有一连接端(6a)。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隔离杂讯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消除杂讯的检测电流式触控屏的第五条导线(6)印制为矩形状的框线。4.一种隔离杂讯的触控屏,为具有取消杂讯的五线检测电压式触控屏,该触控屏是由一玻璃层(10)、一第一导电膜层(11)、一网点层(12)、一第一绝缘层(13)、一五银线导电层(14)及一第二绝缘层(15)、一第二导电膜层(16)、一薄膜层(17)及一连接端子(18)所构成,其中五银线导电层(14)中的四条导线分别接至第一导电膜层(11)和第二导电膜层(16)的两端,另四端接至控制器,第五条导线(19)的一端悬空,另一端同时接到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启瑞
申请(专利权)人:国际竞争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VG[英属维尔京群岛]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