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验箱用内部支撑框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1211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试验箱用内部支撑框体结构,试验箱包括箱体,在箱体内的放置腔内设置有支撑框体,支撑框体包括至少四个支撑组,其中每两个支撑组相对设置构成放置物件的限位结构,物件放置在两个限位结构间,支撑组中的上支杆的一端可转动地固定在侧箱壁上侧,另一端固定有第一限位杆,下支杆的一端可转动地固定在侧箱壁下侧,另一端固定有转动轴,连接杆的一端固定有滑块,滑块套设在上支杆上并与其滑动配合,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转动轴相连,在转动轴上还固定有第二限位杆,活动限位块上具有楔形面,活动限位块的楔形面紧贴抵触下支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低,丰富了试验箱的功能性,能够适应不同的检测试验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试验箱用内部支撑框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试验箱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试验箱用内部支撑框体结构。
技术介绍
恒温恒湿试验箱用于检测材料在多种环境下的性能,试验各种材料耐热、耐寒、耐干、耐湿性能,适合电子、电器、通讯、仪表、车辆、塑胶制品、金属、食品、化学、建材、医疗、航天等制品检测质量之用。现有的恒温恒湿试验箱其内部空间基本无框架结构,或者是通过可拆卸地承载盘结构来丰富其内部试验空间,以满足不同的实验要求,但传统的箱体内部结构设计不能解决的问题在于无法实现对于箱式制品的全面检测,比如说无法进行悬置,承载盘也无法解决这一问题,而如果在箱体内设置悬架又会影响内部空间,使得箱体的功能性及适应性下降。因此,如何调整试验箱内部的结构来克服上述缺陷,就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试验箱用内部支撑框体结构,其结构简单,造价低,不会过度占用试验箱内部空间,丰富了试验箱的功能性,能够适应不同的检测试验需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试验箱用内部支撑框体结构,试验箱包括箱体,在所述箱体内的放置腔内设置有支撑框体,待检测的物件放置在所述支撑框体处,所述支撑框体包括至少四个结构基本相同的支撑组,所述至少四个支撑组中每两个支撑组相对设置构成放置物件的限位结构,所述物件放置在两个限位结构间;其中,所述支撑组包括上支杆、下支杆、设置在上支杆和下支杆之间的连接杆、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和活动限位块,所述上支杆的一端可转动地固定在侧箱壁上侧,另一端固定有第一限位杆,所述下支杆的一端可转动地固定在侧箱壁下侧,另一端固定有转动轴,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套设在所述上支杆上并与其滑动配合,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轴相连,在所述转动轴上还固定有所述第二限位杆,所述活动限位块上具有楔形面,所述活动限位块放置在所述箱体底部并且楔形面紧贴抵触所述下支杆。对于上述技术方案,申请人还有进一步的优化措施。可选地,所述支撑框体具有收纳状态和工作状态,所述转动轴处设置有用于锁定转动的锁止装置,所述锁止装置用于切换所述支撑框体的状态,收纳状态下,所述上支杆、下支杆以及连接杆贴靠所述箱体的侧箱壁设置;工作状态下,所述上支杆、下支杆倾斜于所述侧箱壁设置,所述连接杆竖直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呈水平状态。可选地,转动轴的旋转角度为固定值,为45°。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杆与所述上支杆间的角度为135°。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的支撑框体结构,设置于试验箱箱体内部,其采用的是整体可收纳的结构,收纳完成后支撑框体中的各个支撑组紧贴试验箱箱壁,这样子就不会影响试验箱的其他功能,而在将支撑组打开锁定后即可完成工作状态下的结构设置,待检测的物件比如说箱式器材、橡胶制件等放置于支撑框体上,底部悬置,能够更好地完成对于物件的全面检测,提高检测准确性。可以说,本申请的试验箱用内部支撑框体结构虽然结构简单,但却能够有效丰富试验箱的功能性,能够适应于不同的检测试验需求。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试验箱用内部支撑框体结构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为图1所示试验箱用内部支撑框体结构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箱体,2、支撑组,21、上支杆,22、下支杆,23、连接杆,24、第一限位杆,25、第二限位杆,3、活动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本实施例描述了一种试验箱用内部支撑框体结构,如图1、图2所示,试验箱包括箱体1和其他功能组件(如电气控制柜、冷凝器、蒸发器等等,不是本申请涉及要点,因而图中未示出),在所述箱体1内的放置腔内设置有支撑框体,待检测的物件放置在所述支撑框体处,待检测的物件为橡胶之间,基本呈长方体状。具体说来,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支撑框体包括四个结构基本相同的支撑组2,所述四个支撑组2中每两个支撑组2相对设置构成放置物件的限位结构,前部的限位结构卡合在待检测橡胶物件的前部两侧,而后部的限位结构卡合在待检测橡胶物件的后部两侧,所述物件放置在两个限位结构间,构成对于物件的悬置制成。就一个支撑组2的结构来进行具体结构阐述。所述支撑组2包括上支杆21、下支杆22、设置在上支杆21和下支杆22之间的连接杆23、第一限位杆24、第二限位杆25和活动限位块3,所述上支杆21的一端可转动地固定在侧箱壁上侧,另一端固定有第一限位杆24,所述下支杆22的一端可转动地固定在侧箱壁下侧,另一端固定有转动轴27,所述连接杆23的一端固定有滑块26,所述滑块26套设在所述上支杆21上并与其滑动配合,所述滑块26为圆环状,滑块26下部通过销轴与所述连接杆23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连接杆23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轴27相连,在所述转动轴27上还固定有所述第二限位杆25,所述活动限位块3上具有楔形面,所述活动限位块3放置在所述箱体1底部并且楔形面紧贴抵触所述下支杆22。前后两个限位结构处分别设置活动限位块3,能够对下支杆进行有效支撑。本实施例中,采用的转动轴27的旋转角度为45°,转动轴27上的第二限位杆25会随着转动轴27旋转,在工作状态下第二限位杆25与下支杆22的角度为135°;所述第一限位杆24与所述上支杆21间的角度为135°。所述支撑框体具有收纳状态和工作状态,所述转动轴27处设置有用于锁定转动的锁止装置,所述锁止装置用于切换所述支撑框体的状态,收纳状态下,所述上支杆21、下支杆22以及连接杆23贴靠所述箱体1的侧箱壁设置,活动限位块3也从箱体1中取出,不占用箱体1内部空间;工作状态下,所述上支杆21、下支杆22倾斜于所述侧箱壁设置,所述连接杆23竖直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杆24和第二限位杆25呈水平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试验箱用内部支撑框体结构,试验箱包括箱体,在所述箱体内的放置腔内设置有支撑框体,待检测的物件放置在所述支撑框体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体包括至少四个结构基本相同的支撑组,所述至少四个支撑组中每两个支撑组相对设置构成放置物件的限位结构,所述物件放置在两个限位结构间;其中,所述支撑组包括上支杆、下支杆、设置在上支杆和下支杆之间的连接杆、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和活动限位块,所述上支杆的一端可转动地固定在侧箱壁上侧,另一端固定有第一限位杆,所述下支杆的一端可转动地固定在侧箱壁下侧,另一端固定有转动轴,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套设在所述上支杆上并与其滑动配合,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轴相连,在所述转动轴上还固定有所述第二限位杆,所述活动限位块上具有楔形面,所述活动限位块放置在所述箱体底部并且楔形面紧贴抵触所述下支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验箱用内部支撑框体结构,试验箱包括箱体,在所述箱体内的放置腔内设置有支撑框体,待检测的物件放置在所述支撑框体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体包括至少四个结构基本相同的支撑组,所述至少四个支撑组中每两个支撑组相对设置构成放置物件的限位结构,所述物件放置在两个限位结构间;其中,所述支撑组包括上支杆、下支杆、设置在上支杆和下支杆之间的连接杆、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和活动限位块,所述上支杆的一端可转动地固定在侧箱壁上侧,另一端固定有第一限位杆,所述下支杆的一端可转动地固定在侧箱壁下侧,另一端固定有转动轴,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套设在所述上支杆上并与其滑动配合,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轴相连,在所述转动轴上还固定有所述第二限位杆,所述活动限位块上具有楔形面,所述活动限位块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新波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科唯美特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