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1090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设备,包括除尘箱体、升降推杆一和升降座,所述除尘箱体顶部通过合页连接有顶盖,所述除尘箱体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所述升降座,所述升降座为底部开口的方框结构,所述升降座下方设置有中间隔板,所述中间隔板与所述除尘箱体通过卡槽连接,所述中间隔板上方中部通过螺钉连接有抽尘风机。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不使用时,可以将雾化喷头和吸尘箱体收整在除尘箱体内部,大大减小了设备的体积,便于运输携带,通过在吸尘箱体顶部设置雾化喷头,可以将雾化喷头与外部的高压水管进行连接,通过雾化喷头将高压水源雾化后喷出,到达高效降尘的目的,增强降尘的效率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设备
本技术涉及除尘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设备。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在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尘,需要用到除尘设备来净化建筑施工工地周边的空气。但是现有的建筑施工用除尘设备大都为固定结构,体积较大,不便于运输和携带,同时,在除尘时,大都通过抽尘进行除尘,除尘效率和效果较差,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建筑施工用除尘设备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设备,解决了现有的建筑施工用除尘设备大都为固定结构,体积较大,不便于运输和携带,以及在除尘时,大都通过抽尘进行除尘,除尘效率和效果较差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设备,包括除尘箱体、升降推杆一和升降座,所述除尘箱体顶部通过合页连接有顶盖,所述除尘箱体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所述升降座,所述升降座为底部开口的方框结构,所述升降座下方设置有中间隔板,所述中间隔板与所述除尘箱体通过卡槽连接,所述中间隔板上方中部通过螺钉连接有抽尘风机,所述抽尘风机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升降推杆一,所述升降推杆一与所述中间隔板以及所述升降座均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升降座顶部通过螺钉连接有吸尘箱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进行除尘作业时,开启所述顶盖,通过所述升降推杆一动作,带动所述吸尘罩以及所述升降座沿着所述除尘箱体的内壁向上运动,使得所述吸尘箱体伸出到顶部进行除尘作业,在不使用时,可以将所述吸尘箱体收整在所述除尘箱体内部,大大减小了设备的体积,便于运输携带。进一步的,所述除尘箱体下方四角处通过螺钉连接有万向轮,所述除尘箱体一侧壁上设置有侧盖,所述侧盖与所述除尘箱体通过合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万向轮可以方便此除尘设备的移动,所述侧盖可以方便对此除尘设备进行清理清扫作业。进一步的,所述除尘箱体与所述侧盖相邻一侧壁上通过螺钉连接有操作开关,所述操作开关上方设置有手把,所述手把与所述除尘箱体焊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手把可以方便此除尘设备的移动。进一步的,所述抽尘风机的输出端穿过所述中间隔板后设置有集尘袋,所述集尘袋与所述抽尘风机的输出端捆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所述集尘袋将此除尘设备吸收的灰尘集中收集,便于后续集中处理。进一步的,所述抽尘风机进风端设置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与所述抽尘风机通过卡箍连接,所述连接软管穿过所述升降座后与所述吸尘箱体通过卡箍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软管可以确保所述吸尘箱体能够正常的进行升降运动。进一步的,所述吸尘箱体包括设置在所述吸尘箱体外壁以及顶部的吸尘罩、设置在所述吸尘罩内部的过滤网、设置在所述吸尘箱体底部的升降支撑底座、设置在所述升降支撑底座上方的升降推杆二、设置在所述升降推杆二顶部的升降导柱和设置在所述升降导柱顶部的雾化喷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过滤网用来过滤此除尘设备吸附的较大颗粒,防止对此除尘设备造成损坏。进一步的,所述雾化喷头具有自旋转功能,所述雾化喷头与所述升降导柱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升降导柱与所述过滤网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推杆二与所述升降导柱以及所述升降支撑底座均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升降支撑底座与所述吸尘箱体焊接,所述吸尘罩与所述吸尘箱体焊接,所述过滤网与所述吸尘罩通过螺钉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所述升降推杆二推动所述雾化喷头从所述吸尘箱体内部伸出,将所述雾化喷头与外部的高压水管进行连接,可以通过所述雾化喷头将高压水源雾化后喷出,到达高效降尘的目的,增强降尘的效率和效果。(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现有的建筑施工用除尘设备大都为固定结构,体积较大,不便于运输和携带问题,本技术在不使用时,可以将雾化喷头和吸尘箱体收整在除尘箱体内部,大大减小了设备的体积,便于运输携带;2、为解决现有的建筑施工用除尘设备在除尘时,大都通过抽尘进行除尘,除尘效率和效果较差的问题,本技术通过在吸尘箱体顶部设置雾化喷头,可以将雾化喷头与外部的高压水管进行连接,通过雾化喷头将高压水源雾化后喷出,到达高效降尘的目的,增强降尘的效率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设备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设备的主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设备中吸尘箱体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设备中吸尘箱体的主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除尘箱体;2、万向轮;3、侧盖;4、顶盖;5、手把;6、操作开关;7、升降座;8、吸尘箱体;801、吸尘罩;802、过滤网;803、升降支撑底座;804、升降推杆二;805、升降导柱;806、雾化喷头;9、连接软管;10、抽尘风机;11、升降推杆一;12、中间隔板;13、集尘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设备,包括除尘箱体1、升降推杆一11和升降座7,除尘箱体1顶部通过合页连接有顶盖4,除尘箱体1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升降座7,升降座7为底部开口的方框结构,升降座7下方设置有中间隔板12,中间隔板12与除尘箱体1通过卡槽连接,中间隔板12上方中部通过螺钉连接有抽尘风机10,抽尘风机10两侧均设置有升降推杆一11,升降推杆一11与中间隔板12以及升降座7均通过螺钉连接,升降座7顶部通过螺钉连接有吸尘箱体8,可以在进行除尘作业时,开启顶盖4,通过升降推杆一11动作,带动吸尘罩801以及升降座7沿着除尘箱体1的内壁向上运动,使得吸尘箱体8伸出到顶部进行除尘作业,在不使用时,可以将吸尘箱体8收整在除尘箱体1内部,大大减小了设备的体积,便于运输携带。除尘箱体1下方四角处通过螺钉连接有万向轮2,除尘箱体1一侧壁上设置有侧盖3,侧盖3与除尘箱体1通过合页连接,万向轮2可以方便此除尘设备的移动,侧盖3可以方便对此除尘设备进行清理清扫作业。除尘箱体1与侧盖3相邻一侧壁上通过螺钉连接有操作开关6,操作开关6上方设置有手把5,手把5与除尘箱体1焊接,手把5可以方便此除尘设备的移动。抽尘风机10的输出端穿过中间隔板12后设置有集尘袋13,集尘袋13与抽尘风机10的输出端捆接,可以通过集尘袋13将此除尘设备吸收的灰尘集中收集,便于后续集中处理。抽尘风机10进风端设置有连接软管9,连接软管9与抽尘风机10通过卡箍连接,连接软管9穿过升降座7后与吸尘箱体8通过卡箍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尘箱体(1)、升降推杆一(11)和升降座(7),所述除尘箱体(1)顶部通过合页连接有顶盖(4),所述除尘箱体(1)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所述升降座(7),所述升降座(7)为底部开口的方框结构,所述升降座(7)下方设置有中间隔板(12),所述中间隔板(12)与所述除尘箱体(1)通过卡槽连接,所述中间隔板(12)上方中部通过螺钉连接有抽尘风机(10),所述抽尘风机(10)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升降推杆一(11),所述升降推杆一(11)与所述中间隔板(12)以及所述升降座(7)均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升降座(7)顶部通过螺钉连接有吸尘箱体(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尘箱体(1)、升降推杆一(11)和升降座(7),所述除尘箱体(1)顶部通过合页连接有顶盖(4),所述除尘箱体(1)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所述升降座(7),所述升降座(7)为底部开口的方框结构,所述升降座(7)下方设置有中间隔板(12),所述中间隔板(12)与所述除尘箱体(1)通过卡槽连接,所述中间隔板(12)上方中部通过螺钉连接有抽尘风机(10),所述抽尘风机(10)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升降推杆一(11),所述升降推杆一(11)与所述中间隔板(12)以及所述升降座(7)均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升降座(7)顶部通过螺钉连接有吸尘箱体(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箱体(1)下方四角处通过螺钉连接有万向轮(2),所述除尘箱体(1)一侧壁上设置有侧盖(3),所述侧盖(3)与所述除尘箱体(1)通过合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箱体(1)与所述侧盖(3)相邻一侧壁上通过螺钉连接有操作开关(6),所述操作开关(6)上方设置有手把(5),所述手把(5)与所述除尘箱体(1)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尘风机(10)的输出端穿过所述中间隔板(12)后设置有集尘袋(13),所述集尘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子东高慧峰刘保官卢峰廖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实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