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皮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0958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皮给药装置,包括支撑壳体、弧形桥板,以及透皮给药层;所述弧形桥板的两端活动式固定于所述支撑壳体的内壁;所述透皮给药层设于所述支撑壳体的下侧;所述透皮给药层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纱布层、加热层、防渗透层以及给药涂布层;所述纱布层用于使推动的压力更加平顺;所述加热层用于药物的加热以及患者皮肤的加热;所述给药涂布层中包含有药物,用于患者的治疗;所述支撑壳体的上端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连接外接的可变负压装置;所述第二开口连接外接的可变增压装置;通过交替启动可变负压装置和可变增压装置,使得皮肤不断进行形态变化,形成呼吸效应,促进药物的吸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皮给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透皮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口服与注射药物的方法最为常用。传统给药方法普遍存在血药浓度波动,以及通过消化道吸收时易受消化液、食物等因素干扰等缺点,又有部分被肝脏破坏(首过效应),以致疗效降低,需频繁用药,剂量较大,加之有些药物对胃肠粘膜有刺激性,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注射用药需要一定技术与设备,很不方便,且注射引起疼痛,依从性差,因此,透皮给药成为优点比较明显的治疗疾病方式。“透皮技术”的概念是1974年美国首先提出的,所谓透皮技术(trandermaltherapeuticsystems,TTS)是无创伤性给药的新途径,是指在皮肤表面给药,使药物通过皮肤各层,进入人体内及循环系统产生全身或局部治疗作用的方法,是对传统皮肤用药观念的重要突破,目前这一新的领域的研究非常活跃。透皮给药技术相比其他给药方法有其独特的优点,其优点表现为:首先透皮给药不会对人体肝脏造成“首过效应”,不会对肝脏功能形成破坏,不被胃肠道内pH值、食物和药物消化液滞留时间等复杂因素影响破坏;可持续控制给药速度;用药部位在体表,中断给药方便,并且可提供较长的作用时间,降低药物毒性和不良反应,还能维持稳定而持久的血药浓度,从而提高疗效,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完善,透皮给药系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因此克服皮肤屏障作用,在不损害人体皮肤的情况下促进药物在一定时间内透皮渗透达到治疗量,是许多药物透皮给药装置研究的关键问题,透皮给药是当前医疗领域新的方向,而负压透皮给药是透皮给药领域最新的技术应用。但是,常用的透皮制剂为利于皮肤吸收,一般采用粉末状调成糊状,以加大药物本身与皮肤之间的粘结性;或采取传统的膏药形式;这些使用方法普遍存在对药物没有特殊的固定方法,使用起来比较麻烦,这种用药方式药物容易流失,容易污染衣服,特别是对行动不便的患者,缺点更为明显,且现有技术中头皮吸收为常压下进行,透皮吸收效果不好。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在透皮给药过程中防止药物流失、促进透皮吸收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透皮给药装置,以达到促进表皮对药物的吸收以及药物的防渗漏效果。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透皮给药装置,包括支撑壳体、弧形桥板,以及透皮给药层;所述弧形桥板的两端活动式固定于所述支撑壳体的内壁;所述透皮给药层设于所述支撑壳体的下侧;所述透皮给药层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纱布层、加热层、防渗透层以及给药涂布层;所述纱布层用于使推动的压力更加平顺;所述加热层用于药物的加热以及患者皮肤的加热;所述给药涂布层中包含有药物,用于患者的治疗;所述支撑壳体的上端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连接外接的可变负压装置;所述第二开口连接外接的可变增压装置;通过交替启动可变负压装置和可变增压装置,使得皮肤不断进行形态变化,在松弛-绷紧-松弛-绷紧状态中进行循环,使皮肤的毛孔和组织间隙不断张大缩小,形成呼吸效应。因此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有负压外,还有增压效果,二者可以定时轮流作用,实现药物更好的吸收。且通过压力的间歇式变化,实现皮肤表面毛孔的张开和关闭,以及表皮血流的增加,从而实现表皮对药物的吸收。且本专利技术还设有防渗透层,避免了药物容易流失,一方面可能降低药效,另一方面还可能污染衣物,影响患者使用,特别是针对自己给自己涂药不方便、行动不便的患者,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给药装置能够避免药物的流失,提高患者使用体验。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桥板为硬质材料制成,表面密布有通孔,实现气流的均匀流动,所述支撑壳体的内壁设有支架,所述弧形桥板置于所述支架上。进一步的,所述纱布层为2~4层纱布,实现气流的均匀流动。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层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原料层、棉絮层以及明胶层;所述透皮给药装置还包括密封的外袋;当去掉外袋后,棉絮层暴露在空气里,空气中的氧气通过明胶层逐渐进入原料层,实现对给药涂布层和患者皮肤的加热。进一步的,所述原料层为铁粉、活性碳、蛭石、水、盐的混合形成。进一步的,所述防渗透层包括第一防渗部、第二防渗部以及固定部;所述第一防渗部设于所述加热层的下侧;所述第二防渗部设于所述给药涂布层的外周;所述固定部一端固定所述第二防渗部,另一端用于与人体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防渗部环绕所述给药涂布层,所述第二防渗部为普通海绵、乳胶海绵、硅橡胶海绵或聚苯乙烯。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为设置于防渗圈与皮肤接触面上的压敏胶;所述弧形桥板为拱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的给药装置除了有负压外,还有增压效果,二者可以定时轮流作用,实现药物更好的吸收。且通过压力的间歇式变化,实现皮肤表面毛孔的张开和关闭,以及表皮血流的增加,从而实现表皮对药物的吸收。(2)本专利技术还设有防渗透层,避免了药物容易流失,一方面可能降低药效,另一方面还可能污染衣物,影响患者使用,特别是针对自己给自己涂药不方便、行动不便的患者,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给药装置能够避免药物的流失,提高患者使用体验。(3)本专利技术为了提高增加和负压气流的均匀度,设置了弧形桥板和纱布层,二者共同提高气流分布的均匀度,实现均匀给药。(4)本技术还设有加热层,利用氧化反应,当拆掉外袋后,所述原料层中的反应物与氧气接触,产生热能,通过明胶层,使得氧气可以缓慢的进入原料层,实现缓慢升温,使得药物能够逐渐升温,用户使用会更加舒适,且温度的上升,还能促进表皮对药物的吸收。(5)本专利技术还设有环形的第二防渗部,实现透皮给药层环外周的药物防渗透,且通过固定部的设置,使得透皮给药层能够固定在表皮上,稳定了给药部位,提高给药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给药装置的主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给药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给药装置的透皮给药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防渗部和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透皮给药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支撑壳体1、弧形桥板2,以及透皮给药层3;所述弧形桥板2的两端活动式固定于所述支撑壳体1的内壁;所述透皮给药层3设于所述支撑壳体1的下侧;结合图2所示,所述透皮给药层3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纱布层31、加热层32、防渗透层33以及给药涂布层34;所述纱布层31用于使推动的压力更加平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皮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壳体(1)、弧形桥板(2),以及透皮给药层(3);所述弧形桥板(2)的两端活动式固定于所述支撑壳体(1)的内壁;/n所述透皮给药层(3)设于所述支撑壳体(1)的下侧;/n所述透皮给药层(3)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纱布层(31)、加热层(32)、防渗透层(33)以及给药涂布层(34);/n所述纱布层(31)用于使推动的压力更加平顺;/n所述加热层(32)用于药物的加热以及患者皮肤的加热;/n所述给药涂布层(34)中包含有药物,用于患者的治疗;所述支撑壳体(1)的上端设有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所述第一开口(11)连接外接的可变负压装置;所述第二开口(12)连接外接的可变增压装置;/n通过启动可变负压装置,使得皮肤不断进行形态变化,在松弛-绷紧-松弛-绷紧状态中进行循环,使皮肤的毛孔和组织间隙不断张大缩小,形成呼吸效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皮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壳体(1)、弧形桥板(2),以及透皮给药层(3);所述弧形桥板(2)的两端活动式固定于所述支撑壳体(1)的内壁;
所述透皮给药层(3)设于所述支撑壳体(1)的下侧;
所述透皮给药层(3)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纱布层(31)、加热层(32)、防渗透层(33)以及给药涂布层(34);
所述纱布层(31)用于使推动的压力更加平顺;
所述加热层(32)用于药物的加热以及患者皮肤的加热;
所述给药涂布层(34)中包含有药物,用于患者的治疗;所述支撑壳体(1)的上端设有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所述第一开口(11)连接外接的可变负压装置;所述第二开口(12)连接外接的可变增压装置;
通过启动可变负压装置,使得皮肤不断进行形态变化,在松弛-绷紧-松弛-绷紧状态中进行循环,使皮肤的毛孔和组织间隙不断张大缩小,形成呼吸效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皮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桥板(2)为硬质材料制成,表面密布有通孔,实现气流的均匀流动,所述支撑壳体(1)的内壁设有支架,所述弧形桥板(2)置于所述支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皮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妮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