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除铊用磁性纳米矿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880905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除铊用磁性纳米矿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材料为高岭土和硫酸亚铁在常温、碱性条件下通过含浸法及铁氧磁体程序制备而来,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真空干燥后的高岭土含浸在硫酸亚铁溶液中,于密闭环境下均匀搅拌;(2)向混合溶液中鼓气,持续进行曝气,曝气期间向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使pH稳定在8.0‑10.5,并持续反应,得到磁性纳米矿石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用于通过吸附反应去除水体中的铊元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应用范围广,反应的条件简单易行,可在常温常压下吸附水体中的铊,且吸附效果极佳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除铊用磁性纳米矿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保护和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去除铊用磁性纳米矿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铊(Thallium,Tl),是一种有毒重金属元素,对人体和动物都有很大的危害。毒性研究表明,铊比许多重金属(汞、锑、砷、镍、铅、镉等)的毒性更大,可使人体细胞中毒,抑制细胞生长,染色体发生畸变。水中的铊主要以一价和三价铊的形式存在,三价铊的毒性要高于一价铊,但一价铊更加的稳定,故在自然环境中铊主要以一价的形式存在。在国内《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铊排放浓度为5μg/L,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在饮用水中建立了两种水质标准:最大污染物水平目标(MCLG)和最大污染物水平(MCLs),分别为0.5μg/L和2μg/L,污染水体中铊浓度远高于此。由于铊的毒性极高,开发一种快速、高效去除铊的新型复合材料对饮用水安全和河流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含铊废水的处理技术包含吸附法、氧化还原沉淀法、溶剂萃取法和离子交换法。吸附法是利用吸附材料的高比表面积或者特殊功能基团对水中重金属离子进行物理吸附或化学吸附。吸附法具有吸附量大、处理深度高等优势,目前应用较广的吸附材料主要有金属氧化物(含矿石)、活性炭及生物吸附剂等。氧化还原沉淀法的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使废水中呈溶解状态的重金属转变为难溶于水的重金属化合物,从而通过过滤和分离达到去除目的。常见的沉淀法主要有硫化沉淀和碱沉淀。离子交换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分离手段,该法借助于离子交换剂中的交换离子同废水中的离子进行交换,从而达到去除有害离子的目的。离子交换法是美国环境保护署推荐处理含铊废水的治理方法之一,具有去除大部分重金属、可回收金属等优势,但该法选择性不高,极易受到废水中其他碱土金属离子的干扰。吸附工艺因其便捷,易操作,适应性广,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而被认为是水处理中的最佳处理技术之一。中国专利CN107227260A公开了一种去除污水中Tl的生物吸附剂制备方法,该方法为:以去离子水洗涤收集的菌株FP-JCCW的菌丝体,自然晾干后,置于烘箱中烘至恒重,冷却后将菌丝体研磨成细粉,筛分,备用。该方法制备的生物吸附剂制作程序较为复杂、成本较高且吸附剂回收不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应用范围广,反应的条件简单易行,可在常温常压下吸附水体中的Tl,且吸附效果极佳的高效除铊用磁性纳米矿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专利技术人了解到,矿石是一种天然的材料,价廉易得,因此,本专利技术使用含浸法及铁氧磁体程序将高岭土与硫酸亚铁于常温、碱性条件下进行负载,直接生成新型磁性纳米矿石复合材料,既提高了对Tl的吸附效能,更可高效快速的将具磁性的新型纳米复合材料自水体中回收,具体方案如下:一种高效除铊用磁性纳米矿石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为高岭土和硫酸亚铁在常温、碱性条件下通过含浸法及铁氧磁体程序制备而来。一种如上所述的高效除铊用磁性纳米矿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别于传统高温合成铁氧磁体的技术,此制备方法可使铁氧磁体在常温下制备生成,并直接负载于高岭土的表面及孔洞内,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真空干燥后的高岭土含浸在硫酸亚铁溶液中,于密闭环境下均匀搅拌;(2)向混合溶液中鼓气,持续进行曝气,曝气期间向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使pH稳定在8.0-10.5,优选9.5-10.5,并持续反应,得到磁性纳米矿石复合材料。进一步地,所述的高岭土与硫酸亚铁溶液的体积质量比为(0.4-0.5)g:500mL,所述的硫酸亚铁溶液浓度为0.05-0.2mol/L。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真空干燥的时间为18-36h,所述搅拌的时间为18-36h。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反应的时间为0.5-2h。一种如上所述的高效除铊用磁性纳米矿石复合材料的应用,该复合材料用于通过吸附反应去除水体中的铊元素。进一步地,水体中的铊元素的浓度为0.005-40mg/L,优选0.5-40mg/L。进一步地,磁性纳米矿石复合材料的投加量为0.5-1.0g/L。进一步地,吸附反应pH=4.5-9.0,反应时间为2-720min。进一步地,所述的水体包括地表水、地下水、自来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或海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中,制备原材料为高岭土,价廉易得,并且新型磁性纳米矿石复合材料可在常温下进行合成,大大节约材料的制作成本;(2)本专利技术应用范围广,反应的条件简单易行,本专利技术可在常温常压下吸附水体中的Tl,且吸附效果极佳;(3)本专利技术反应速率快,制备的新型磁性纳米矿石复合材料吸附5min就可达到吸附平衡,吸附率近90%;(4)本专利技术回收效率高,新型磁性纳米矿石复合材料可以通过外加磁场进行高效(99%)快速(10s)回收,相较于传统离心、过滤的固、液分离方式操作更加方便;(5)本专利技术适用目标物范围广,除了适用于含Tl的污水,还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和自来水等环境水体;此外,新型磁性纳米矿石复合材料也可推广应用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海水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pH对高岭土、铁氧磁体(Fe3O4)及新型磁性纳米矿石复合材料的吸附影响;图2为实施例3中Tl初始浓度对高岭土、铁氧磁体(Fe3O4)及新型磁性纳米矿石复合材料的吸附影响;图3为实施例2中阳离子种类及强度对高岭土、铁氧磁体(Fe3O4)及新型磁性纳米矿石复合材料的吸附影响;图4为实施例3中高岭土、铁氧磁体(Fe3O4)及新型磁性纳米矿石复合材料对Tl的吸附动力曲线;图5为实施例4中高岭土、铁氧磁体(Fe3O4)及新型磁性纳米矿石复合材料等温吸附曲线;图6为实施例5中新型磁性纳米矿石复合材料在不同介质水体中对Tl的吸附效能;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新型磁性纳米矿石复合材料FTIR图谱;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高岭土、铁氧磁体(Fe3O4)及新型磁性纳米矿石复合材料的N2吸/脱附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各个实施例中,高效去除铊(Tl)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使用含浸法及铁氧磁体程序合成新型磁性纳米矿石复合材料;具体制备程序如下:取0.5g高岭土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24h,将真空干燥后的高岭土含浸在500mL、0.1mol/L的硫酸亚铁溶液中,于密闭环境下均匀搅拌24h。再使用空气泵向混合溶液鼓气,持续进行曝气,曝气期间向混合溶液中缓慢加入NaOH溶液,使pH稳定在10左右,持续反应1h。该方法有别于传统高温合成铁氧磁体的技术,此制备方法可使铁氧磁体在常温下制备生成,并直接负载于高岭土的表面及孔洞内。如图7所示,FTIR图谱中发现Fe-O键的特征峰值(波数509.60cm-1处),证明铁氧磁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除铊用磁性纳米矿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材料为高岭土和硫酸亚铁在常温、碱性条件下通过含浸法及铁氧磁体程序制备而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除铊用磁性纳米矿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材料为高岭土和硫酸亚铁在常温、碱性条件下通过含浸法及铁氧磁体程序制备而来。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除铊用磁性纳米矿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真空干燥后的高岭土含浸在硫酸亚铁溶液中,于密闭环境下均匀搅拌;
(2)向混合溶液中鼓气,持续进行曝气,曝气期间向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使pH稳定在8.0-10.5,并持续反应,得到磁性纳米矿石复合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除铊用磁性纳米矿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岭土与硫酸亚铁溶液的体积质量比为(0.4-0.5)g:500mL,所述的硫酸亚铁溶液浓度为0.05-0.2mol/L。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除铊用磁性纳米矿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真空干燥的时间为18-36h,所述搅拌的时间为18-36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耀仁罗鹏程孙婷婷段艳平张智博林彤钱紫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