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诊断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0822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诊断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两端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置有放卷轴,所述第二端设置有收卷轴;所述收卷轴包括固定架、第一转动轴和定位件,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两端为中空结构,第一转动轴两端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通过轴承与固定架连接;所述定位件包括中心块和翼板,多个所述翼板围绕所述中心块设置,所述翼板的一端设置有斜边,多个翼板的斜边围绕形成锥面;多个所述斜边形成的锥面可以嵌入到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中空结构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利于收卷轴的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地将废旧的床布从诊断床上取下。收卷轴和放卷轴固定也更加稳定,可以有效避免床布的跑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诊断床
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诊断床。
技术介绍
目前,医院各科室都配置有诊断床,很多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换药、复查都是在诊断床上完成的。但是,不同的病人使用同一张床单,会出现病情的交叉感染,不便于对病人病情的诊断治疗。若每个病人都更换一张新的床单,比较浪费资源和时间。为了避免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公告号为CN204654983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超声科诊断床,该诊断床虽然起到一定效果,但仍存在以下问题,回收的床布回收清理不方便。公告号为CN203315079U的使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带紫外消毒分体式换床单机,在更换床布时,床布容易跑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诊断床。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诊断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两端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置有放卷轴,所述第二端设置有收卷轴;所述收卷轴包括固定架、第一转动轴和定位件,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两端为中空结构,第一转动轴两端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通过轴承与固定架连接;所述定位件包括中心块和翼板,多个所述翼板围绕所述中心块设置,所述翼板的一端设置有斜边,多个翼板的斜边围绕形成锥面;多个所述斜边形成的锥面可以嵌入到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中空结构中。上述新型诊断床,在床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放卷轴和收卷轴,放卷轴上缠绕有无纺布一次性床单。在床体的第一端安装放卷轴,在第二端安装收卷轴。当需要更换床单时,通过选择收卷轴,即可将床体上的床单收卷到收卷轴上,而重新将放卷轴上的床单铺在床体上。收卷轴是通过定位件固定在固定架上的。固定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通孔,在通孔上固定轴承。轴承再与定位件连接。定位件由中心块和翼板组成,中心块可以是圆柱形也可以是立方形。翼板垂直于中心块的表面设置。中心块也包括两端,计作前端和后端,前端与第一转动轴相接,后端与轴承相接。翼板靠近中心块前端设置为斜边,当定位件与第一转动轴连接时,翼板的斜边抵住中空的第一转动轴。多个翼板的斜边形成一个锥面,当定位件与第一转动轴连接时,锥面嵌入第一转动轴的中空结构中,起到防止第一转动轴晃动的作用。使用时,将第一转动轴的一端的中空结构套在一个定位件的翼板上,然后再将另一端套在两位一个定位件上的翼板上即可,安装简单,拆卸也方便。优选地,一个或两个所述定位件的中心块设置有弹簧,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中空结构内设置有抵块,当所述第一转动轴固定于所述定位件上时,所述弹簧抵向所述抵块。为了进一步稳定第一转动轴,在一个或两个定位件的中心块设置弹簧,在第一转动轴的一端或两端中空结构内设置低块,当第一转动轴套在定位件上时,弹簧被压缩,从而时定位件与第一转动轴连接更加稳定。拆卸时,先压缩弹簧,拆卸第一转动轴不含一端以后,再拆含有弹簧的一端,拆卸也更加方便。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轴设置有转动手柄,所述转动手柄与所述定位件连接。为了更方便转动第一转轴,设置转动手柄。转动手柄与定位件连接,转动手柄时可以驱动第一转动轴转动,从而起到收卷床布的作用。优选地,所述放卷轴通过连接杆与所述床体连接;所述连接杆一端固定于所述床体,另一端设置有回钩槽;所述放卷轴包括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两端设置有紧固螺栓。放卷轴通过连接杆固定于床体上,连接杆设置有回钩槽。第二转动轴的两端设置有紧固螺栓,使用时,将第二转动轴从回钩槽的开口处放入回钩槽中,然后通过拧紧紧固螺栓,起到固定第二转动轴的作用。优选地,所述床体设置有头枕区,所述头枕区底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床体铰接。在床体上设置头枕区,头枕区的高度要高于床体的其他部分,如此设置,可以使患者更加舒适。而且头枕区底部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与床体铰接,可以通过旋转支撑架使头枕区升起,有利于患者坐起身体。优选地,所述床体设置有储物格。在床体的底部设置有储物格,可以放置一次性手套等医疗工具,更有便于对患者的检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诊断床,通过在收卷轴两端增设一个定位件,定位件通过斜边与第一转动轴连接,再通过弹簧进一步稳定收卷轴。如此,更有利于收卷轴的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地将废旧的床布从诊断床上取下。收卷轴和放卷轴固定也更加稳定,可以有效避免床布的跑偏。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诊断床立体示意图;图2本技术实施例诊断床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实施例中收卷轴拆分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实施例中定位件结构示意图;图5本技术实施例中放卷轴拆分结构示意图;图6本技术实施例中定位件与第一转动轴配合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床体,11-第一端,12-第二端,13-头枕区,14-支撑架,2-放卷轴,21-第二转动轴,22-紧固螺栓,3-收卷轴,31-固定架,311-通孔,32-第一转动轴,33-定位件,331-中心块,332-翼板,333-斜边,34-轴承,35-弹簧,36-抵块,37-转动手柄,4-连接杆,41-回钩槽,5-储物格。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种新型诊断床,包括床体1,所述床体1的两端为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所述第一端11设置有放卷轴2,所述第二端12设置有收卷轴3;所述收卷轴3包括固定架31、第一转动轴32和定位件33,固定架31为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通孔311,通孔311内设置轴承34。所述第一转动轴32的两端为中空结构,第一转动轴32两端设置有定位件33,所述定位件33通过轴承34与固定架31连接;所述定位件33包括中心块331和翼板332,多个所述翼板332围绕所述中心块331设置,所述翼板332的一端设置有斜边333,多个翼板332的斜边333围绕形成锥面;多个所述斜边333形成的锥面可以嵌入到所述第一转动轴32的中空结构中。靠近转动手柄37的定位件33的中心块331设置有弹簧35,所述第一转动轴32的中空结构内设置有抵块36,当所述第一转动轴32固定于所述定位件33上时,所述弹簧35抵向所述抵块36。第一转动轴32设置有转动手柄37,所述转动手柄37与所述定位件33连接。所述放卷轴2通过连接杆4与所述床体1连接;所述连接杆4一端固定于所述床体1,另一端设置有回钩槽41;所述放卷轴2包括第二转动轴21,所述第二转动轴21两端设置有紧固螺栓22。所述床体1设置有头枕区13,所述头枕区13底部设置有支撑架14,所述支撑架14与所述床体1铰接。所述床体1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诊断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所述床体(1)的两端为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所述第一端(11)设置有放卷轴(2),所述第二端(12)设置有收卷轴(3);所述收卷轴(3)包括固定架(31)、第一转动轴(32)和定位件(33),所述第一转动轴(32)的两端为中空结构,第一转动轴(32)两端设置有定位件(33),所述定位件(33)通过轴承(34)与固定架(31)连接;所述定位件(33)包括中心块(331)和翼板(332),多个所述翼板(332)围绕所述中心块(331)设置,所述翼板(332)的一端设置有斜边(333),多个翼板(332)的斜边(333)围绕形成锥面;多个所述斜边(333)形成的锥面可以嵌入到所述第一转动轴(32)的中空结构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诊断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所述床体(1)的两端为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所述第一端(11)设置有放卷轴(2),所述第二端(12)设置有收卷轴(3);所述收卷轴(3)包括固定架(31)、第一转动轴(32)和定位件(33),所述第一转动轴(32)的两端为中空结构,第一转动轴(32)两端设置有定位件(33),所述定位件(33)通过轴承(34)与固定架(31)连接;所述定位件(33)包括中心块(331)和翼板(332),多个所述翼板(332)围绕所述中心块(331)设置,所述翼板(332)的一端设置有斜边(333),多个翼板(332)的斜边(333)围绕形成锥面;多个所述斜边(333)形成的锥面可以嵌入到所述第一转动轴(32)的中空结构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诊断床,其特征在于,一个或两个所述定位件(33)的中心块(331)设置有弹簧(35),所述第一转动轴(32)的中空结构内设置有抵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华燊家具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