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管振越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0764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防护装置,包括有竖直的第一支撑管、竖直的第二支撑管和连接两个支撑管的防火帘,还包括有与第一支撑管下端可拆卸连接的固定箱和驱使第二支撑管可远离和靠近第一支撑管的移动部,所述第一支撑管上端安装有检测火苗的检测器;当检测器检测到火苗时,第二支撑管逐渐远离第一支撑管时,防火帘逐渐展开;当检测器检测不到火苗时,第二支撑管逐渐靠近第一支撑管时,防火帘逐渐合拢。在着火的车辆与其相邻车直接展开防火帘,形成防火屏障,着火这辆车的高温、火焰和喷溅物,就不容易波及到相邻的车辆,相邻车不易被污染,也不易被引燃,如此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对相邻汽车进行防护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防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无论室内、地下室或者室外的车库里,每个车位都紧挨着,人们把车停到车位上,相邻车位上的车离得比较近,如果某一辆着火,容易波及到相邻车辆,燃油车会出现着火的情况,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的时候更容易着火,相邻车辆往往都不能及时开走,且相邻汽车没有进行防护的装置,很容易被波及到。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防护装置,防止某一辆车着火后波及到相邻车辆,对相邻车辆进行防护。为实现本专利技术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汽车防护装置,包括有竖直的第一支撑管、竖直的第二支撑管和连接两个支撑管的防火帘,还包括有与第一支撑管下端可拆卸连接的固定箱和驱使第二支撑管可远离和靠近第一支撑管的移动部,所述第一支撑管上端安装有检测火苗的检测器;当检测器检测到火苗时,第二支撑管逐渐远离第一支撑管时,防火帘逐渐展开;当检测器检测不到火苗时,第二支撑管逐渐靠近第一支撑管时,防火帘逐渐合拢。通过上述设置,把本专利技术安装在相邻车位之间,如相邻车位线上,当汽车或出现高温或着火情况时,移动部带着第二支撑管远离第一支撑管,这样在相邻车之间形成一个屏障,着火这辆车的高温和喷溅物,就不容易波及到相邻的车辆,相邻车不易被污染,也不易被引燃,如此本专利技术达到对相邻汽车进行防护的作用。进一步优化地:所述第一支撑管下端开口,上端封闭;所述第一支撑管侧壁靠近第二支撑管的位置设有防火帘通过的伸缩缝,所述第一支撑管内转动连接有用于收卷防火帘的辊轴,所述防火帘靠近辊轴的一端与辊轴连接;所述固定箱内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转轴向上贯穿固定箱并与与辊轴下端连接。通过上述设置,防火帘不需要展开时,利用电动机带着辊轴转动,辊轴把防火帘卷入第一支撑管内,然后把防火帘卷起来,如此不会让防火帘露在外面,不会显得凌乱,不会阻碍车辆入库,也不用担心被大量雨水直接淋。进一步优化地:所述固定箱内安装有主控制电路板,所述主控制电路板上集成有无线模块a;所述移动部包括有接受主控制电路板指令的次控制电路板,次控制电路板上集成有无线模块b。通过上述设置,移动部被无线控制,不需要固定箱与移动部通过导线来连接,减少外部部件,这样不会出现导线被碾压而破损等问题。进一步优化地:所述移动部包括有移动箱,移动箱上端与第二支撑管下端可拆卸连接,移动箱上处于其移动方向左右两侧的外侧壁上分别安装有两个转动轮,所述移动箱内安装有驱动转动轮转动的电机。通过上述设置,转动轮与地面接触,利用电机驱动转动轮转动,如此就可以实现移动部的来回移动,使得第二支撑管可以远离和靠近第一支撑管。进一步优化地:所述防火帘为双层,其内设有能装水的容纳腔,且不透水,防火帘与第二支撑管侧壁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管下端开口,第二支撑管侧壁设有通孔;所述移动箱上壁设有通孔;所述移动箱内安装有抽水和注水的两用水泵,所述移动箱还设有装有水的水箱,所述水泵通过水管分别与水箱和容纳腔连接,连接水泵和容纳腔的水管一端与水泵连接、另一端先后通过上述的两个通孔在于容纳腔连接。通过上述设置,防火帘被展开时,水泵把水注入防火帘的容纳腔内,这样可以起到降温作用,使得防火帘在极高的温度下也不易着火,增强防护效果。进一步优化地:所述固定箱靠近移动部的一端安装有无线充电输出模块,所述移动部包括有蓄电器,所述移动部安装有与无线充电输出模块对应的无线充电接收模块。通过上述设置,移动部的蓄电器不需要通过人为去插线充电,当其电量不足时,可以通过无线充电来自动充电,减少后期维护。进一步优化地:还包括有对移动部进行导向的导轨,所述导轨包括有主轨体和主轨体上端连接的限位板;所述移动部上安装有套在导轨上沿导轨滑动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有两个对称的L型钩体,两个钩体套在导轨上。通过上述设置,移动部通过连接件勾在导轨上,移动部不易脱离导轨,使其能够按照一定方向移动,同时也使得第二支撑管不易倾倒,确保本专利技术能够更好地实现其防护作用。进一步优化地:所述导轨的限位板上远离固定箱的那端连接有朝上的挡板,所述移动部移动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相应挡板抵触的按钮。通过上述设置,当移动部移动到导轨一端,一端到极限时,相应按钮与挡板(或固定箱)互相挤压,这样电机不再转动,移动部就停下来了,不需要距离传感器来检测距离来控制,结构简单,节约成本。进一步优化地:所述主轨体两端的下侧连接有固定板d,固定板d通过螺钉与地面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固定板d通过螺钉与地面连接,便于导轨与地面连接。进一步优化地:所述第一支撑管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a,固定板a通过螺钉与固定箱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管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b,固定板b通过螺钉与移动部连接。通过上述设置,便于第一支撑管与固定箱连接与拆卸,便于第二支撑管与移动部的连接与拆卸。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有益效果是:在着火的车辆与其相邻车直接展开防火帘,形成防火屏障,着火这辆车的高温、火焰和喷溅物,就不容易波及到相邻的车辆,相邻车不易被污染,也不易被引燃,如此本专利技术达到对相邻汽车进行防护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防火帘展开一部分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支撑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支撑管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固定箱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移动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导轨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导轨的横剖示意图;图8是图6中A内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第一支撑管;11、伸出缝;12、辊轴;13、检测器;14、第一连接板;2、第二支撑管;3、防火帘;4、固定箱;41、转轴;42、固定板a;5、移动箱;51、转动轮;52、连接件;53、无线充电接收模块;54、按钮;6、导轨;61、主轨体;62、限位板;63、固定板d;64、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1-8,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一种汽车防护装置,包括有竖直的第一支撑管1、竖直的第二支撑管2和连接两个支撑管的防火帘3,还包括有与第一支撑管1下端可拆卸连接的固定箱4和驱使第二支撑管2可远离和靠近第一支撑管1的移动部,所述第一支撑管1上端安装有检测火苗的检测器13,此检测器13可以是红外检测器,如此可以扫描车辆外表的温度和扫描到火焰,如此判断出车辆是否处于高温或着火情况。所述第一支撑管1下端外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a42,固定板a42通过螺钉与固定箱4连接。移动部包括有移动箱5,所述第二支撑管2下端外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b,固定板b通过螺钉与移动箱5连接。所述固定箱4内安装有主控制电路板,所述主控制电路板上集成有无线模块a。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竖直的第一支撑管、竖直的第二支撑管和连接两个支撑管的防火帘,还包括有与第一支撑管下端可拆卸连接的固定箱和驱使第二支撑管可远离和靠近第一支撑管的移动部,所述第一支撑管上端安装有检测火苗的检测器;当检测器检测到火苗时,第二支撑管逐渐远离第一支撑管时,防火帘逐渐展开;当检测器检测不到火苗时,第二支撑管逐渐靠近第一支撑管时,防火帘逐渐合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竖直的第一支撑管、竖直的第二支撑管和连接两个支撑管的防火帘,还包括有与第一支撑管下端可拆卸连接的固定箱和驱使第二支撑管可远离和靠近第一支撑管的移动部,所述第一支撑管上端安装有检测火苗的检测器;当检测器检测到火苗时,第二支撑管逐渐远离第一支撑管时,防火帘逐渐展开;当检测器检测不到火苗时,第二支撑管逐渐靠近第一支撑管时,防火帘逐渐合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管下端开口,上端封闭;所述第一支撑管侧壁靠近第二支撑管的位置设有防火帘通过的伸缩缝,所述第一支撑管内转动连接有用于收卷防火帘的辊轴,所述防火帘靠近辊轴的一端与辊轴连接;所述固定箱内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转轴向上贯穿固定箱并与与辊轴下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内安装有主控制电路板,所述主控制电路板上集成有无线模块a;所述移动部包括有接受主控制电路板指令的次控制电路板,次控制电路板上集成有无线模块b。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移动部包括有移动箱,移动箱上端与第二支撑管下端可拆卸连接,移动箱上处于其移动方向左右两侧的外侧壁上分别安装有两个转动轮,所述移动箱内安装有驱动转动轮转动的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帘为双层,其内设有能装水的容纳腔,且不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振越林建伟蒋涵颖
申请(专利权)人:管振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