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微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0754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脑微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包括电刺激部分和细胞培养部分,所述电刺激部分包括刺激电路和刺激电极,所述刺激电极为可植入刺激电极,一部分刺激电极作为正极,另一部分刺激电极作为负极,所述刺激电路产生电流传到刺激电极,通过外界液体环境导电,将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所述细胞培养部分包括外轮廓以及设置在所述外轮廓上表面的至少三个腔室,第一腔室用于培养干细胞,第二腔室作为出液口,第三腔室作为进液口,腔室之间通过微流控通道相连。上述脑微器件及其制造方法使得干细胞和电刺激共同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微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脑微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脑卒中就是俗称的中风。它是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严重的脑卒中可能会造成永久性神经损伤,如果医治不及时可能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目前治疗脑卒中的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但是无论如何治疗都只能让患者的病治好,而受损的脑神经却无法恢复,所以脑卒中的致残率极高。如何使运动机能受损的病人恢复运动功能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对于脑卒中的后遗症目前的康复手段主要是神经发育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神经发育法主要是通过日常活动中健侧肢体的使用,增加患体的运动时间,防止“习惯性废用”的形成。而神经肌肉电刺激是通过电流刺激诱发肌肉收缩,采用表皮刺激的途径来刺激肌肉收缩,以此来恢复受损肌肉的运动功能。这些复建的手段都是通过不同的手段增强突触前后激活的同步性,这种同步性的改变可以帮助神经结构变化,加快神经环路的重建,恢复受损的运动机能。但是,这些方法手段单一,电刺激控制方式单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脑微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刺激部分和细胞培养部分,所述电刺激部分包括刺激电路和刺激电极,所述刺激电极为可植入刺激电极,一部分刺激电极作为正极,另一部分刺激电极作为负极,所述刺激电路产生电流传到刺激电极,通过外界液体环境导电,将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所述细胞培养部分包括外轮廓以及设置在所述外轮廓上表面的至少三个腔室,第一腔室用于培养干细胞,第二腔室作为出液口,第三腔室作为进液口,腔室之间通过微流控通道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微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刺激部分和细胞培养部分,所述电刺激部分包括刺激电路和刺激电极,所述刺激电极为可植入刺激电极,一部分刺激电极作为正极,另一部分刺激电极作为负极,所述刺激电路产生电流传到刺激电极,通过外界液体环境导电,将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所述细胞培养部分包括外轮廓以及设置在所述外轮廓上表面的至少三个腔室,第一腔室用于培养干细胞,第二腔室作为出液口,第三腔室作为进液口,腔室之间通过微流控通道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微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激电极呈锥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微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激电极采用外镀金属层的有机硅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微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激电路输出双相方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脑微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激电路输出正负双相幅值为1V,单向脉冲持续时间为200μs,正负方波的延迟为100μs,频率为50Hz的方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微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培养部分还包括微流控制泵,所述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上设置有贯通的孔,用于插入导管,所述微流控制泵与所述导管相连,控制流入第三腔室液体和流出第二腔室液体的流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涛李倩康博栋杨艺马娟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