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足癣的中成药液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0702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6
一种治疗足癣的中成药液及其制作方法,所述中成药液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八角茴香15‑20份、白矾10‑12份、雄黄6‑8份、黄芪16‑18份、桑白皮20‑25份、白醋20‑30份、黄连8‑1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治疗足癣的中成药液采用中药材为原料,提取抑菌、杀菌成分有效灭杀引起足癣的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等真菌,副作用小,适合长期使用,有利于根治足癣,避免复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足癣的中成药液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成药
,具体为一种治疗足癣的中成药液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足癣是癣病中最常见的浅部真菌病,俗称脚气,按主要的临床表现可分为水疱鳞屑型、浸渍糜烂型及角化过度型;足趾间会出现脱皮、浸渍、糜烂,或者脚侧出现许多水疱。足癣主要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以及絮状表皮癣菌等感染引起,足癣的全球自然人群发病率在10%以上,欧洲的平均发病率约14%,其他大部分地区的发病率为18%~39%,足癣占皮肤浅表真菌感染疾病的1/3以上,足癣的治疗目标是清除病原菌,快速解除症状、防止复发;现阶段常见的足癣治疗药物多为咪康唑和酮康唑等外用软膏或喷雾,这类药物能够快速杀死表层真菌,因此在足癣治疗期间见效快,但是足癣易复发,需要长期使用药物抑制,才能彻底清楚真菌,降低复发风险,但是咪康唑和酮康唑等药物不宜长期使用,长期使用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有时发生严重的肝毒性)、男性乳房增大、血小板减少等副作用,因此不能适合长期使用。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包括丸、散、膏、丹各种剂型,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过千百年医疗实践创造、总结的有效方剂的精华。一般来讲,良好的安全性是中成药的优点之一,随着科技发展,中药的性味、功能、用法用量、毒性、配伍宜忌等方面能力取得巨大进步,中成药的安全性和副作用大大降低,满足长期使用的需求。由此可见,提供一种适合长期使用、根除真菌、避免复发的足癣中成药液及其制作方法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治疗足癣的中成药液采用中药材为原料,提取抑菌、杀菌成分有效灭杀引起足癣的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等真菌,副作用小,适合长期使用,有利于根治足癣,避免复发。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治疗足癣的中成药液,所述中成药液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八角茴香15-20份、白矾10-12份、雄黄6-8份、黄芪16-18份、桑白皮20-25份、白醋20-30份、黄连8-10份。进一步的,所述中成药液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八角茴香17份、白矾11份、雄黄7份、黄芪17份、桑白皮22份、白醋25份、黄连9份。一种中成药液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提取八角茴香油,取八角茴香果实粉碎并浸泡于乙醇溶液,之后将浸泡过的碎末研磨,通过离心分离机进行固液分离,保留离心液,将离心液蒸馏浓缩,蒸馏回收乙醇,在浓缩液中加入二倍体积的乙酸乙酯充分搅拌、冷沉,冷沉之后将上清液与沉淀物分离,将上清液减压蒸馏浓缩,蒸馏回收乙酸乙酯,蒸干水分得八角茴香油。步骤二:制备高纯度雄黄,将雄黄矿石湿法粉碎,制成矿浆,边搅拌边在矿浆中加入稀盐酸,制成雄黄粉混悬液,倾出上层混悬液,将底部残留的少量杂质弃去;向混悬液中加入乙醇,搅拌,弃去浮沫,滤除酸醇;加入纯水,充分搅拌,过滤,然后再加入纯水,反复洗2~3遍,至洗液变中性,将洗液干燥得高纯度雄黄。步骤三:提取黄芪甲苷,将黄芪根粉碎,用水提取;合并水提液,用碱处理,过滤或离心,滤液或上清液直接加入大孔吸附树脂柱上洗去糖类、盐类、酚酸类成分,再以乙醇洗去一部分水溶性杂质;最后以乙醇洗脱黄芪甲苷成分,离心得沉淀,该沉淀用稀乙醇重结晶,得黄芪甲苷。步骤四:制备桑白皮提取物,将桑白皮洗净高温煎煮;在渣液混合液中加入食用乙醇,搅拌后渣液分离,包括渣体压榨的渣液分离后得药液,将药液澄清;将澄清药液蒸馏器中进行蒸馏浓缩,在稀糊药液中加入淀粉、砂糖、膨松剂,再加热搅拌均匀成为药泥面料;将药泥面料继续干燥、振荡、粉碎成干燥的膨松颗粒。步骤五:提取黄连素,取黄连切碎,研磨成粉状,加入乙醇,装上回流冷凝管,重复提取三次,合并滤液,抽滤,用真空泵减压下蒸出乙醇,加入醋酸,加热溶解,抽滤以除去不溶物,然后于溶液中滴加浓盐酸至溶液浑浊为止,放置过夜,有黄色针状体的黄连素析出,抽滤,结晶用蒸馏水洗涤两次,再用丙酮洗涤两次得粗品;粗品加入90℃热水中刚好溶解,趁热抽滤,调pH为1,静置12h,抽滤得精品,在50℃的烘箱中烘干。步骤六:融合获取中成药液,将八角茴香油、高纯度雄黄、黄芪甲苷、桑白皮提取物和黄连素混合,以醋酸为溶剂制成中成药液。再者,本专利技术治疗足癣的中成药液采用中药材为原料,提取抑菌、杀菌成分有效灭杀引起足癣的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等真菌,副作用小,适合长期使用,有利于根治足癣,避免复发。【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验结果表。【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足癣的中成药液及其制作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
技术实现思路
,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专利技术中。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
技术实现思路
和范围内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技术。为了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治疗足癣的中成药液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八角茴香15-20份、白矾10-12份、雄黄6-8份、黄芪16-18份、桑白皮20-25份、白醋20-30份、黄连8-10份;优选的,八角茴香17份、白矾11份、雄黄7份、黄芪17份、桑白皮22份、白醋25份、黄连9份;八角茴香为木兰科植物八角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散寒,理气,止痛的功效;主治寒疝腹痛,腰膝冷痛、胃寒呕吐,脘腹疼痛,寒湿脚气;果实主含黄酮类化合物,内有:槲皮素-3-O-鼠李糖甙-槲皮素-3-O-葡萄糖甙、槲皮素3-O-半乳糖甙、槲皮素-3-O-木糖甙、槲皮素、山柰酚、山柰酚-3-O-葡萄糖甙、山柰酚-3-O-半乳糖甙、山柰酚-3芸香糖甙。还含有机酸类化合物,内有羟基桂皮酸、羟基本甲酸等;又含挥发油,其中主成分是反式茴香脑,还有对丙烯基苯基异戊烯醚、樟烯、月桂烯等,对人型结核杆菌及枯草杆菌有抑制作用,醇提取物在体外对革兰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白喉杆菌等)和革兰阴性菌(如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霍乱弧菌及伤寒、副伤寒、痢疾杆菌等),以及常见致病真菌均有抑制作用。白矾,为硫酸盐类明矾石族矿物明矾石经加工提炼制成的结晶;外用具有解毒杀虫,燥湿止痒的功效;内服具有止血止泻,祛痰开闭的功效;主治疥癣、湿疹瘙痒、疮疡、久泻久痢、吐衄下血、中风痰厥、癫狂痫等,体外试验证明明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红色毛癣菌、肺炎链球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福氏及志贺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对羊毛状小孢子菌和红色毛癣菌、白色念珠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雄黄,为简单硫化物类雄黄族矿物雄黄,主含二硫化二砷,0.12%雄黄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须癣毛癣菌有100%的杀灭作用。黄芪为豆科黄芪属植物蒙古黄芪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足癣的中成药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成药液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八角茴香15-20份、白矾10-12份、雄黄6-8份、黄芪16-18份、桑白皮20-25份、白醋20-30份、黄连8-1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足癣的中成药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成药液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八角茴香15-20份、白矾10-12份、雄黄6-8份、黄芪16-18份、桑白皮20-25份、白醋20-30份、黄连8-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足癣的中成药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成药液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八角茴香17份、白矾11份、雄黄7份、黄芪17份、桑白皮22份、白醋25份、黄连9份。


3.一种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中成药液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提取八角茴香油,取八角茴香果实粉碎并浸泡于乙醇溶液,之后将浸泡过的碎末研磨,通过离心分离机进行固液分离,保留离心液,将离心液蒸馏浓缩,蒸馏回收乙醇,在浓缩液中加入二倍体积的乙酸乙酯充分搅拌、冷沉,冷沉之后将上清液与沉淀物分离,将上清液减压蒸馏浓缩,蒸馏回收乙酸乙酯,蒸干水分得八角茴香油。
步骤二:制备高纯度雄黄,将雄黄矿石湿法粉碎,制成矿浆,边搅拌边在矿浆中加入稀盐酸,制成雄黄粉混悬液,倾出上层混悬液,将底部残留的少量杂质弃去;向混悬液中加入乙醇,搅拌,弃去浮沫,滤除酸醇;加入纯水,充分搅拌,过滤,然后再加入纯水,反复洗2~3遍,至洗液变中性,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成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康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