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促进卧床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康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促进卧床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胃肠动力不足或者肠功能紊乱常导致人体发生腹胀、消化不良、便秘等不适症状。现代医学认为按照肠道解剖位置,大肠始于右下腹,终于左下腹。那么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摩腹部则可以增加腹腔压力,刺激肠道,促进消化功能,缓解腹胀、便秘等症状。在医院,经常接诊一些胃肠疾病的患者,对于胃肠疾病的患者,通过手部对腹部的揉捏、按压等按摩方式,可以有效缓解病人的痛苦,而上述操作通常是护理人员来操作,劳动强度大且赶到不及时,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另外一些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需要局部加压止血,临床上常使用用沙袋、绷带等进行加压,但是绷带、沙袋常导致加压位置受力不均、不方便、易移位等。目前对卧床患者肠胃功能康复的措施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或者过手部对腹部的揉捏、按压等按摩方式,依靠人工按摩的方式费事费力,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因为需要一种促进卧床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康复装置来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促进卧床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康复装置,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两侧对称设置有滑轨(2),所述滑轨(2)内滑动连接有调节块(3),所述调节块(3)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柱(4),且两侧支撑柱(4)之间设置有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升降板(6),所述支撑柱(4)内部设置有安装腔(7),所述安装腔(7)内设置有升降装置(8),所述升降装置(8)与升降板(6)连接,所述安装板(5)底部设置有滑槽(9),所述滑槽(9)内左右对称滑动连接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底部通过连接柱(18)固定连接有按摩装置(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卧床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康复装置,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两侧对称设置有滑轨(2),所述滑轨(2)内滑动连接有调节块(3),所述调节块(3)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柱(4),且两侧支撑柱(4)之间设置有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升降板(6),所述支撑柱(4)内部设置有安装腔(7),所述安装腔(7)内设置有升降装置(8),所述升降装置(8)与升降板(6)连接,所述安装板(5)底部设置有滑槽(9),所述滑槽(9)内左右对称滑动连接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底部通过连接柱(18)固定连接有按摩装置(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卧床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2)外侧设置有一列固定孔(12),所述支撑柱(4)底部设置有固定板(13),所述固定板(13)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4),所述螺纹杆(14)与固定孔(12)螺纹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卧床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8)包括升降丝杆(81),所述升降丝杆(81)底部连接有旋转电机(82),所述升降丝杆(81)上螺纹连接有丝杆螺母(83),所述丝杆螺母(83)一侧通过连接板(84)与升降板(6)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卧床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5)上等距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孔(15),所述第一定位孔(15)内设置有定位销(16),所述滑块(10)上方设置有第二定位孔(17),所述第二定位孔(17)与定位销(16)的下部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卧床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装置(11)包括传动框体(111),所述连接柱(18)与传动框体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框体(111)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套筒(1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振双,张丽君,蔡西国,邹丽丽,曹留栓,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