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紫萱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内窥镜头影像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0649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内窥镜头影像监测装置,包括内窥镜主体,内窥镜头,操作台,内窥镜头通过中空的纤维软管与内窥镜主体的缩径装置连接,内窥镜头内设有无线传输器、成像头以及防雾LED灯,内窥镜头底部设有设有若干柔性装置,柔性装置通过细钢丝绳与传动装置连接,传动装置可通过细钢丝绳控制内窥镜头旋转及调整方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内窥镜头影像监测装置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可通过对内窥镜头角度的调节来提高拍摄精度,减少无效拍摄提高数据的有效量,并通过无线传输将数据信息及时反馈至显示单元,通过计算机控制单元调节拍摄频率,提高了诊断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内窥镜头影像监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内窥镜
,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内窥镜头影像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内窥镜是工学和医学上的一种监测装置,它集中了人体工程领域、机械领域、光学领域、数学领域以及现代电子、软件等于一体,通常设置有成像模块、光学镜头、照明加热装置、机械装置等,内窥镜可以经口腔进入胃内或经其他天然孔道进入体内,从而可以看到X射线不能显示的病变,在临床医学上有非常大的贡献。目前常见的内窥镜有硬质镜和弹性软镜两种,硬质镜为棱镜光学系统,成像清晰,可配多个工作通道,选取多个视角;弹性软镜为光导纤维光学系统,最大特点是镜头部分可被术者操纵改变方向,扩大应用的范围,但成像效果不如硬质镜效果好。专利CN208837883U公开了一种医用旋转转动内窥镜装置,软管转动连接转轮,转轮固定连接第二导体,第二导体的一端安装摄像头,转动转轮,即可带动摄像头在胃内旋转,不需软管转动即可转动摄像头,提高病人的舒适性,但转动角度局限,影响了成像效果;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成像效果好,能够有效监测体内状况的内窥镜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内窥镜头影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内窥镜主体(1),所述内窥镜主体(1)包括传动装置(11),所述传动装置(11)前端顺次连接有固定装置(12)、缩径装置(13),传动装置(11)内周向设有若干贯穿传动装置(11)的滑槽(112),每个所述滑槽(112)内部均设有一组传动杆(111),所述传动杆(111)前端连接有细钢丝绳(114),其末端延伸至滑槽(112)外部,/n内窥镜头(2),所述内窥镜头(2)通过中空的纤维软管(4)与缩径装置(13)连接,所述内窥镜头(2)背面周向设有与所述细钢丝绳(114)数量位置相对应的柔性装置(28),细钢丝绳(114)依次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内窥镜头影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窥镜主体(1),所述内窥镜主体(1)包括传动装置(11),所述传动装置(11)前端顺次连接有固定装置(12)、缩径装置(13),传动装置(11)内周向设有若干贯穿传动装置(11)的滑槽(112),每个所述滑槽(112)内部均设有一组传动杆(111),所述传动杆(111)前端连接有细钢丝绳(114),其末端延伸至滑槽(112)外部,
内窥镜头(2),所述内窥镜头(2)通过中空的纤维软管(4)与缩径装置(13)连接,所述内窥镜头(2)背面周向设有与所述细钢丝绳(114)数量位置相对应的柔性装置(28),细钢丝绳(114)依次贯穿固定装置(12)、缩径装置(13)以及纤维软管(4)并与所对应的柔性装置(28)内部连接,用于控制柔性装置(28)的收缩调节内窥镜头(2)的角度,
操作台(3),所述操作台(3)通过连杆(5)与传动装置(11)末端面中心连接,操作台(3)上方通过伸缩杆(6)连接显示单元(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内窥镜头影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12)外侧的每个传动杆(111)末端设有挡块(113),所述挡块(113)的截面积不小于滑槽(112)的截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内窥镜头影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径装置(13)内前端设有收缩环(131),且收缩环(131)上设有供细钢丝绳(114)穿过的通孔,缩径装置(13)和固定装置(12)均内部中空且其轴心周线处设有转轴(122),所述转轴(122)一端与收缩环(131)中心处连接,其另一端周向设有多组与所述细钢丝绳(114)数量位置相对应的连接杆(123),每个所述连接杆(123)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紫萱
申请(专利权)人:李紫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