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替换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0597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替换组件,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替换组件,包括由第一前支架和第二前支架组装而成的前支架组件以及内外夹组;多个内外夹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前支架的下方且位于所述第二前支架的上方,第一前支架上设置有击发组件,第二前支架的下方设置有推进组件;击发组件由前推片、击发连接件和击发弹片组成;推进组件包括推钉槽组件与短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替换组件作为耗材配合手柄组件使用,其与手柄组件的组装和拆卸方便,可以实现内外夹组的连续多次击发,从而避免了手术过程中止血施夹钳来回进出穿刺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替换组件
本专利技术医疗器械的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替换组件。
技术介绍
在微创腹腔镜手术中使用的止血夹,目前有金属材料,不可吸收材料,还有可吸收材料。它们都可以封扎人体内管状组织,防止液体泄漏,起到止血和结扎的作用。金属材料如不锈钢夹、钛夹,由于不能在人体内吸收,停留时间过长,可能会引起异物反应,或者对组织的刺激,产生炎症、疼痛等并发症,还会影响X射线的检查;不可吸收材料不会影响X射线的检查,但是同样会对组织造成刺激,不能停留在体内,使用完之后必需随着残端一起从体内取出;相比之下,可吸收材料具有降解吸收,不产生异物反应,不影响X射线的检查等优势。可吸收材料按照结构又可分为两类:一类为V形结构的结扎夹;还有一类为具有独立的内夹和外夹构成的双层结构止血结扎夹。用于施放结扎夹的器械叫做施夹钳,主要分为重复使用的单发施夹钳和连发施夹钳这两类,V型夹已经有连发施夹钳结构。临床上使用双层结构施夹钳属于重复使用的单发施夹钳,当夹闭血管时,施夹钳前端只能放一个血管夹,使用完成后,需要取出体外重新安装钳头,手术时间加长,影响手术效率。遇到需要连续止血的情况,往往会因为更替血管夹,使患者额外丢失血液,影响手术视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替换组件。本专利技术的可替换组件,包括由第一前支架和第二前支架组装而成的前支架组件,多个由内夹和外夹组成的内外夹组;所述多个内外夹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前支架的下方且位于所述第二前支架的上方,所述第一前支架上设置有击发组件,所述第二前支架的下方设置有推进组件;所述击发组件由前推片、击发连接件和击发弹片组成;所述推进组件包括推钉槽组件与短杆,所述推钉槽组件由推钉槽和推钉块组件构成,而所述推钉块组件包括推钉块和扭簧。其中,所述内夹包括内夹本体和位于内夹本体后端的内夹尾部,所述内夹尾部的上下端均为平面结构;所述外夹包括外夹本体和外夹尾部,所述外夹尾部的前端设置有尾部斜面和外夹凹槽部。其中,所述前推片包括前推片本体和连接片,所述前推片本体的后端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连接片的后端设置有连接槽;所述击发弹片包括弹片基体,所述弹片基体的前端设置有击发部;所述前推片本体和弹片基体分别与所述击发连接件焊接固定。其中,所述第一前支架的前端设置有第一钳头,所述第一前支架上设置有多个外夹定位槽,所述第一前支架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定位凸柱,所述第一钳头内设置与所述击发部配合的导向斜面、与所述外夹配合的第一配合斜面和与所述内夹配合的第一配合平面;所述第一钳头内设置有与所述击发部配合的轨迹筋,所述轨迹筋的后端设置有后导向面槽,所述轨迹筋的前端设置有前导向斜面。其中,所述第二前支架的前端设置有第二钳头,所述第二钳头内设置与所述外夹配合的第二配合斜面和与所述内夹配合的第二配合平面;所述第二前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推钉槽配合的滑道,所述滑道的两侧设置有滑道槽孔,所述第二前支架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定位凹槽,所述第二前支架的后端设置端部孔道,并且所述后端侧壁上设置有起始定位孔和旋转定位孔。其中,所述后端侧壁上设置有与手柄组件配合的凸起推动端。其中,所述推钉槽包括相对平行的侧壁,所述侧壁上设置有销钉孔,所述侧壁的外端设置有凸柱,而所述推钉槽的后端设置有后端孔;所述推钉块包括柱体,所述柱体侧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挡边,所述柱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挡边,所述柱体的轴向设置有贯通的销钉孔,而所述柱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导向滑槽;推块扭簧缠绕在所述推钉块的柱体上,并且所述推块扭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挡边上,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扭簧安装在所述推钉块上构成推钉块组件;所述推钉块组件通过销钉安装在所述推钉槽内构成推钉槽组件。其中,所述短杆包括前杆体和后杆体,所述前杆体上具有平面,并且所述前杆体的前端设置有前端孔,所述后杆体的后端设置有卡接槽口,所述前杆体和所述后杆体之间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推钉槽的凸柱与所述第二前支架的滑道槽孔对齐并推送从而将所述推钉槽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前支架的滑槽上;所述短杆从所述第二前支架的端部孔道插入,并将所述短杆的前端孔与所述推钉槽的后端孔对齐并用销钉连接,所述推钉槽组件与所述短杆组装后构成所述推进组件。其中,所述定位凸柱压入所述定位凹槽内将所述第一前支架和第二前支架装配,然后装入钳杆保险;钳杆腔体从转配钳杆保险的一侧插入将所述第一前支架和第二前支架构成的前支架组件包裹并固定,所述扭簧的自由端抵靠在所述钳杆腔体的内壁上。其中,所述可替换组件还包括钳杆保险,所述钳杆保险包括钳杆本体,所述钳杆本体的前端设置有伸出端,所述伸出端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前支架的后端侧壁配合的球形凸起,所述钳杆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短杆配合的方形凸起,所述钳杆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前推片配合的弧形凸起;在初始状态,所述球形凸起与起始定位孔配合,所述方形凸起与短杆的限位槽干涉,所述弧形凸起与所述前推片的限位凹槽干涉;在旋转后的状态,所述球形凸起与所述旋转定位孔配合,所述方形凸起与所述短杆的限位槽不干涉,所述弧形凸起与所述前推片的限位凹槽不发生干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可替换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可替换组件作为耗材配合手柄组件使用,其与手柄组件的组装和拆卸方便,可以实现内外夹组的连续多次击发,从而避免了手术过程中止血施夹钳来回进出穿刺器。附图说明图1为连发止血施夹钳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的可替换组件的结构主视图。图2b为本专利技术的可替换组件的结构俯视图。图2c为本专利技术的可替换组件的结构分解图。图3为可替换组件中的前推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可替换组件中的击发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可替换组件中击发弹片的结构示意图。图6a为可替换组件中的第一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b为可替换组件中的第一前支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可替换组件中的第二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可替换组件中推钉槽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可替换组件中推钉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可替换组件中短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1a为可替换组件中的外夹结构示意图。图11b为可替换组件中的内夹结构示意图。图11c为可替换组件中的内外夹结构主视图。图11d为可替换组件中的内外夹结构俯视图。图11e为可替换组件中的内外夹作用后结构示意图。图12为可替换组件中的钳杆保险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可替换组件中的击发组件的装配示意图。图14a为可替换组件中击发组件与第一前支架的装配示意图。图14b为可替换组件中内外夹组与第一前支架的装配示意图。图15a为可替换组件中推钉块与扭簧的装配示意图。图15b为可替换组件中推钉块与推钉槽的装配示意图。图15c为可替换组件中推钉槽与第二前支架的装配示意图。图15d为可替换组件中推进组件与第二前支架的装配示意图。图15e为可替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替换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第一前支架和第二前支架组装而成的前支架组件,多个由内夹和外夹组成的内外夹组;所述多个内外夹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前支架的下方且位于所述第二前支架的上方,所述第一前支架上设置有击发组件,所述第二前支架的下方设置有推进组件;所述击发组件由前推片、击发连接件和击发弹片组成;所述推进组件包括推钉槽组件与短杆,所述推钉槽组件由推钉槽和推钉块组件构成,而所述推钉块组件包括推钉块和扭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替换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第一前支架和第二前支架组装而成的前支架组件,多个由内夹和外夹组成的内外夹组;所述多个内外夹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前支架的下方且位于所述第二前支架的上方,所述第一前支架上设置有击发组件,所述第二前支架的下方设置有推进组件;所述击发组件由前推片、击发连接件和击发弹片组成;所述推进组件包括推钉槽组件与短杆,所述推钉槽组件由推钉槽和推钉块组件构成,而所述推钉块组件包括推钉块和扭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替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夹包括内夹本体和位于内夹本体后端的内夹尾部,所述内夹尾部的上下端均为平面结构;所述外夹包括外夹本体和外夹尾部,所述外夹尾部的前端设置有尾部斜面和外夹凹槽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替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推片包括前推片本体和连接片,所述前推片本体的后端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连接片的后端设置有连接槽;所述击发弹片包括弹片基体,所述弹片基体的前端设置有击发部;所述前推片本体和弹片基体分别与所述击发连接件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替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支架的前端设置有第一钳头,所述第一前支架上设置有多个外夹定位槽,所述第一前支架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定位凸柱,所述第一钳头内设置与所述击发部配合的导向斜面、与所述外夹配合的第一配合斜面和与所述内夹配合的第一配合平面;所述第一钳头内设置有与所述击发部配合的轨迹筋,所述轨迹筋的后端设置有后导向面槽,所述轨迹筋的前端设置有前导向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替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支架的前端设置有第二钳头,所述第二钳头内设置与所述外夹配合的第二配合斜面和与所述内夹配合的第二配合平面;所述第二前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推钉槽配合的滑道,所述滑道的两侧设置有滑道槽孔,所述第二前支架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定位凹槽,所述第二前支架的后端设置端部孔道,并且所述后端侧壁上设置有起始定位孔和旋转定位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替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侧壁上设置有与手柄组件配合的凸起推动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飞刘宗树马靖瑶陈凡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助畅运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