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晓飞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护颈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0583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护颈枕头,包括枕头本体,所述枕头本体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设有向枕头本体内部凹陷的脑袋放置腔,位于脑袋放置腔正下方的枕头本体的上表面设有颈椎承托部,所述颈椎承托部向枕头本体内部凹陷形成符合人体颈部曲线的弧形,所述枕头本体的上表面以脑袋放置腔为中心左右对称各设置有一个脸部贴合区,所述脸部贴合区向枕头本体内部凹陷形成符合人体脸部曲线的弧形曲面;所述枕头本体的外表面可拆卸的套设有一枕套,在枕套与枕头本体之间放置有药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护颈枕头,不仅可以提高使用者的睡眠舒适度,同时还能保护使用者的颈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护颈枕头
本技术涉及枕头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护颈枕头。
技术介绍
枕头,是一种睡眠工具,是人们为了睡眠舒适而采用的一种填充物。人体的脊柱从医学上看,正面是一条直线,但其侧面是具有四个生理弯曲的曲线,因此为了保护颈部的正常生理弯曲,维持人们睡眠时正常的生理活动,睡觉时须采用枕头。枕头在人的睡眠中占有重要地位,合适的枕头有助于人睡得更香甜,但长期使用不合适的枕头会造成一系列慢性劳损,甚至发展成颈椎病。人的睡姿主要分为三种:仰卧、侧卧和俯卧,其中仰卧和侧卧时,人的颈椎距离床面的高度是不同的,依据国家标准GB10000-88《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的数据,我国成年人合理合适的仰卧枕高数据为4-8厘米,侧卧枕高数据为12.5-15.5厘米,每一个人的身体构造、睡姿喜好、睡感要求均存在差异,而现有的很多枕头都是四四方方的平面结构,当人睡姿发生变化时,单个枕头无法作出适于睡姿的形状调整以使人们睡眠舒适,仰卧时不能对颈椎起到支撑作用,侧卧时头部距离床面又太低或太高而造成颈椎弯曲,无法保证脊柱成一条直线,长此以往,会对人们的颈椎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护颈枕头,不仅可以提高使用者的睡眠舒适度,同时还能保护使用者的颈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内容:一种多功能护颈枕头,包括枕头本体,所述枕头本体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设有向枕头本体内部凹陷的脑袋放置腔,位于脑袋放置腔正下方的枕头本体的上表面设有颈椎承托部,所述颈椎承托部向枕头本体内部凹陷形成符合人体颈部曲线的弧形,所述枕头本体的上表面以脑袋放置腔为中心左右对称各设置有一个脸部贴合区,所述脸部贴合区向枕头本体内部凹陷形成符合人体脸部曲线的弧形曲面;所述枕头本体的外表面可拆卸的套设有一枕套,在枕套与枕头本体之间放置有药包。本技术通过在枕头本体的上表面设置脑袋放置腔和脸部贴合区,用以适于睡姿不同的使用者,喜好采用仰卧睡姿的人,将脑袋置于脑袋放置腔中,脖颈落在颈椎承托部上,颈椎承托部能够对颈部起到很好的承托作用,并且贴合颈部的弧度,有助于保护颈椎;而喜好采用侧卧睡姿的人,侧脸颊置于脸部贴合区中,此时高度适中,脊椎呈一条直线,避免了侧卧时对颈椎造成的压迫,此外,脸部贴合区的弧度与人体脸部的曲线大体一致,完美的与脸颊相贴合,能够防止侧卧时脸颊受到挤压,避免皮肤产生很多褶皱。优选的是,所述颈椎承托部的上表面分布有多个凸出于颈椎承托部表面的按摩凸起。使用者采用仰卧睡姿时,后脑勺落在脑袋放置腔中,后脖颈与颈椎承托部接触,在人体呼吸轻微动作下,按摩凸起能够促进改善人体大椎穴皮肤微循环,起到防松、按摩的作用,有助于使用者快速进入睡眠状态。优选的是,所述脑袋放置腔的凹陷深度大于脸部贴合区的凹陷深度。保证仰卧时颈椎承托部以承托颈曲,维持颈部的生理曲度,以及确保侧卧时从正面看脊椎能够保持一条直线,从侧面看是正常的S型,符合生理曲线。优选的是,所述枕套的一侧设有开放口,所述开放口上缝合有拉链。枕套与枕头本体可拆卸连接,用枕套来保护枕头本体表面整洁干净及不受到磨损,另外也方便拆洗更换枕套。优选的是,所述枕套的内侧面设有药包放置袋,所述药包置于药包放置袋内。药包中可放入一些有助于睡眠或是能杀灭细菌和螨虫的中药,进一步提高使用者的睡眠质量。优选的是,所述枕头本体采用乳胶或者记忆海绵模塑成型制成。不论是记忆海绵还是乳胶,都具有抗菌、防螨性能、对人体亲和、有弹性的特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通过在枕头本体的上表面设置脑袋放置腔和脸部贴合区,用以适于睡姿不同的使用者,喜好采用仰卧睡姿的人,将脑袋置于脑袋放置腔中,脖颈落在颈椎承托部上,颈椎承托部能够对颈部起到很好的承托作用,并且贴合颈部的弧度,有助于保护颈椎;而喜好采用侧卧睡姿的人,侧脸颊置于脸部贴合区中,此时高度适中,脊椎呈一条直线,避免了侧卧时对颈椎造成的压迫,此外,脸部贴合区的弧度与人体脸部的曲线大体一致,完美的与脸颊相贴合,能够防止侧卧时脸颊受到挤压,避免皮肤产生很多褶皱;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护颈枕头能够对使用者的睡姿进行矫正,并且外形符合人体工体力学,颈椎承托部能够贴合人体头颈部曲线,改变头颈部上气道肌肉及颌面部的骨骼结构变化,使得上呼吸道保持正常生理体位,从而保持咽部和上气道通畅,有效的减轻了打呼噜症状。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护颈枕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护颈枕头的剖视图;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枕头本体,2-脑袋放置腔,3-颈椎承托部,4-脸部贴合区,5-枕套,6-药包放置袋,7-按摩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护颈枕头,包括枕头本体1,在枕头本体1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设有向枕头本体1内部凹陷的脑袋放置腔2,位于脑袋放置腔2正下方的枕头本体1的上表面设有颈椎承托部3,颈椎承托部3向枕头本体1内部凹陷形成符合人体颈部曲线的弧形,在枕头本体1的上表面以脑袋放置腔2为中心左右对称各设置有一个脸部贴合区4,脸部贴合区4向枕头本体1内部凹陷形成符合人体脸部曲线的弧形曲面。本技术通过在枕头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脑袋放置腔2和脸部贴合区4,用以适于睡姿不同的使用者,喜好采用仰卧睡姿的人,将脑袋置于脑袋放置腔2中,脖颈落在颈椎承托部3上,颈椎承托部3能够对颈部起到很好的承托作用,并且完美贴合颈部的弧度,有助于保护颈椎;而喜好采用侧卧睡姿的人或是在睡眠途中更换成侧卧睡姿的,可将侧脸颊置于脸部贴合区4中,左侧身或是右侧身都可以,此时脖颈距离床面的高度适中,脊椎呈一条直线,避免了侧卧时对颈椎造成的压迫,此外,脸部贴合区的弧度与人体脸部的曲线大体一致,脸部置于脸部贴合区中时,能够完美的与脸颊相贴合,防止侧卧时脸颊受到挤压,避免皮肤产生很大褶皱。更进一步的,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护颈枕头能够对使用者的睡姿进行矫正,仰卧和侧卧时对颈椎都具有保护作用,并且枕头外形符合人体工体力学,颈椎承托部能够贴合人体头颈部曲线,改变头颈部上气道肌肉及颌面部的骨骼结构变化,使得上呼吸道保持正常生理体位,从而保持咽部和上气道通畅,有效的减轻了打呼噜症状。为了能够缓解颈部的酸痛和僵硬感,本实施例在颈椎承托部3的上表面分布有多个凸出于颈椎承托部3表面的按摩凸起7。按摩是一种有效缓解、治疗颈椎病的手段,通过按摩能够加快血液流通、缓解微循环障碍,当使用者是采用仰卧睡姿时,后脑勺落在脑袋放置腔中,后脖颈与颈椎承托部接触,在人体呼吸轻微动作下,按摩凸起能够促进改善人体大椎穴皮肤微循环,起到防松、按摩的作用,有助于使用者快速进入睡眠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护颈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枕头本体,所述枕头本体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设有向枕头本体内部凹陷的脑袋放置腔,位于脑袋放置腔正下方的枕头本体的上表面设有颈椎承托部,所述颈椎承托部向枕头本体内部凹陷形成符合人体颈部曲线的弧形,所述枕头本体的上表面以脑袋放置腔为中心左右对称各设置有一个脸部贴合区,所述脸部贴合区向枕头本体内部凹陷形成符合人体脸部曲线的弧形曲面;所述枕头本体的外表面可拆卸的套设有一枕套,在枕套与枕头本体之间放置有药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护颈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枕头本体,所述枕头本体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设有向枕头本体内部凹陷的脑袋放置腔,位于脑袋放置腔正下方的枕头本体的上表面设有颈椎承托部,所述颈椎承托部向枕头本体内部凹陷形成符合人体颈部曲线的弧形,所述枕头本体的上表面以脑袋放置腔为中心左右对称各设置有一个脸部贴合区,所述脸部贴合区向枕头本体内部凹陷形成符合人体脸部曲线的弧形曲面;所述枕头本体的外表面可拆卸的套设有一枕套,在枕套与枕头本体之间放置有药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护颈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椎承托部的上表面分布有多个凸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飞
申请(专利权)人:王晓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