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加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0542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加液装置,包括:储液器,具有用于容纳溶液的储液腔,和与储液腔相通的储液器出口;出液器,可分离地安装在储液器上,出液器具有缓存腔和分别与缓存腔相通的出液器进口和出液器出口;第一单向阀,设于储液器出口处以控制储液腔的溶液单向流出储液器出口;第二单向阀,设于出液器进口处以控制储液腔的溶液单向流入出液器进口;出液器装设于储液器上时,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分别自动打开以连通储液器出口和出液器进口,使得储液腔内的溶液流至缓存腔中;出液器与储液器相分离时,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分别自动关闭储液器出口和出液器进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现有大容积瓶子不容易移动的问题,结构简单,功能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加液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加液装置。
技术介绍
市面上一些出液的瓶子,例如盛装沐浴露、洗发露或洗衣液的瓶子等,对于容积较大的这些瓶子,盛装的溶液多而重,在使用时不容易移动,而如果将瓶子容积设计较小,对于大家庭而言,需要经常补充溶液,比较麻烦,或者经常需要更换新的小包装产品,比较不合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加液装置,其有效解决了现有大容积瓶子不容易移动的问题,结构简单,功能可靠。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加液装置,包括:储液器,具有用于容纳溶液的储液腔,和与所述储液腔相通的储液器出口;出液器,可分离地安装在所述储液器上,所述出液器具有缓存腔和分别与所述缓存腔相通的出液器进口和出液器出口;第一单向阀,设于所述储液器出口处以控制所述储液腔的溶液单向流出所述储液器出口;第二单向阀,设于所述出液器进口处以控制所述储液腔的溶液单向流入所述出液器进口;所述出液器装设于所述储液器上时,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二单向阀分别自动打开以连通所述储液器出口和所述出液器进口,使得所述储液腔内的溶液流至所述缓存腔中;所述出液器与所述储液器相分离时,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二单向阀分别自动关闭所述储液器出口和所述出液器进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加液装置,通过设置可分离的储液器和出液器,出液器装设于所述储液器上时,储液器自动对出液器进行补充溶液,出液器从储液器上取下时,出液器进口和储液器出口自动关闭以避免溶液流出,从而使用时只需要移动出液器,无需移动储液器,使用更容易,有效解决了现有大容积瓶子不容易移动的问题,结构简单,功能可靠。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储液腔的上部设有连通所述储液腔和外界空气的第一通气孔,所述缓存腔的上部设有连通所述缓存腔和外界空气的第二通气孔。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可确保储液器的储液腔和出液器的缓存腔中的气压与大气保持一致,使得储液腔的溶液能够顺利地流入缓存腔中。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储液器还设有储液器进口,所述储液器进口设于所述储液腔的顶部,所述储液器出口设于所述储液腔的底部。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储液器进口通过一端盖盖接,所述端盖上开设有一连通所述储液腔和外界空气的第一通气孔。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储液器出口设于所述储液腔的底部,所述出液器进口设于所述缓存腔的底部,所述储液腔的满液位高于所述出液器进口,从而使得储液腔中的溶液能在压力差作用下流入出液器进口。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单向阀或所述第二单向阀上设有顶杆,所述出液器装设于所述储液器上时,所述顶杆的两端分别顶抵于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二单向阀以分别打开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二单向阀分别包括阀芯和驱动所述阀芯复位的弹性件。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顶杆,以同时打开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二单向阀,结构简单。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出液器还包括设于所述缓存腔中的出液泵,所述缓存腔中的液体通过所述出液泵喷出所述出液器出口。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出液器还包括压头,所述压头与所述出液泵联动,通过按压所述压头以控制所述出液泵工作。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储液器出口处形成有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单向阀设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中,通过一与所述储液器出口固定连接的压块将所述第一单向阀限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中。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出液器进口处形成有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二单向阀设于所述第二容置腔中,通过一与所述出液器进口固定连接的卡块将所述第二单向阀限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中,所述出液器进口和所述储液器出口之间形成密封接通。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更容易理解,将通过参考在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更详细地描述上文简要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可以理解这些附图只描绘了本专利技术的典型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认为是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通过附图以附加的特性和细节描述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自动加液装置的立体结构图,此时,出液器装在储液器上;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自动加液装置的立体结构图,此时,出液器从储液器上取下;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自动加液装置的立体爆炸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自动加液装置在出液器与储液器未安装到位时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自动加液装置在出液器与储液器安装到位时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自动加液装置的端盖的立体结构图。图中附图标记分别是:10-储液器;11-储液腔;12-储液器进口;13-储液器出口;14-第一通气孔;15-端盖;151-密封件;16-压块;20-出液器;21-缓存腔;22-出液器进口;23-出液器出口;24-第二通气孔;26-出液泵;27-压头;28-卡块;30-第一单向阀;31-第一阀芯;32-第一弹性件;33-顶杆;40-第二单向阀;41-第二阀芯;42-第二弹性件;50-Y形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在下文的讨论中,给出了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本专利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特定的示例中,为了避免与本专利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尽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本专利技术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请查阅图1至图6,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自动加液装置,包括储液器10、出液器20、第一单向阀30和第二单向阀40等。其中,储液器10具有用于容纳溶液的储液腔11,和与储液腔11相通的储液器出口13;出液器20可分离地安装在储液器10上,出液器20具有缓存腔21和分别与缓存腔21相通的出液器进口22和出液器出口23;第一单向阀30设于储液器出口13处以控制储液腔11的溶液单向流出储液器出口13;第二单向阀40设于出液器进口22处以控制储液腔11的溶液单向流入出液器进口22。出液器20装设于储液器10上时,第一单向阀30和第二单向阀40分别自动打开以连通储液器出口13和出液器进口22,使得储液腔11内的溶液流至缓存腔21中;出液器20与储液器10相分离时,第一单向阀30和第二单向阀40分别自动关闭储液器出口13和出液器进口22,从而避免储液腔11内的溶液和缓存腔21中的溶液流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加液装置,通过设置可分离的储液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储液器,具有用于容纳溶液的储液腔,和与所述储液腔相通的储液器出口;/n出液器,可分离地安装在所述储液器上,所述出液器具有缓存腔和分别与所述缓存腔相通的出液器进口和出液器出口;/n第一单向阀,设于所述储液器出口处以控制所述储液腔的溶液单向流出所述储液器出口;/n第二单向阀,设于所述出液器进口处以控制所述储液腔的溶液单向流入所述出液器进口;/n所述出液器装设于所述储液器上时,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二单向阀分别自动打开以连通所述储液器出口和所述出液器进口,使得所述储液腔内的溶液流至所述缓存腔中;所述出液器与所述储液器相分离时,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二单向阀分别自动关闭所述储液器出口和所述出液器进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液器,具有用于容纳溶液的储液腔,和与所述储液腔相通的储液器出口;
出液器,可分离地安装在所述储液器上,所述出液器具有缓存腔和分别与所述缓存腔相通的出液器进口和出液器出口;
第一单向阀,设于所述储液器出口处以控制所述储液腔的溶液单向流出所述储液器出口;
第二单向阀,设于所述出液器进口处以控制所述储液腔的溶液单向流入所述出液器进口;
所述出液器装设于所述储液器上时,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二单向阀分别自动打开以连通所述储液器出口和所述出液器进口,使得所述储液腔内的溶液流至所述缓存腔中;所述出液器与所述储液器相分离时,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二单向阀分别自动关闭所述储液器出口和所述出液器进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腔的上部设有连通所述储液腔和外界空气的第一通气孔,所述缓存腔的上部设有连通所述缓存腔和外界空气的第二通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器还设有储液器进口,所述储液器进口设于所述储液腔的顶部,所述储液器出口设于所述储液腔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器进口通过一端盖盖接,所述端盖上开设有一连通所述储液腔和外界空气的第一通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加液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凯郑志鹏肖庭敏历林忠尹艳梅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暖洋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