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功能新型便携式智能手环,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中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开口端固接有防水布;所述安装槽中靠近腕带的一侧固接有活塞缸;所述活塞缸中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一侧固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远离活塞的一端设有直齿,且该端固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内侧转动连接有辊轮;所述安装槽中转动连接有一号齿轮,且一号齿轮与活塞杆上的直齿啮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电机驱动一号齿轮正反转,带动活塞杆和支架往复运动,从而使得辊轮在防水布表面反复滚压,由于防水布与人体皮肤接触,进而提供按摩手腕的效果,有助于缓解压力,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了智能手环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新型便携式智能手环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设备
,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功能新型便携式智能手环。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使用无线传输的可穿戴设备备受关注。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手环、智能戒指、智能手表等。而智能手环因为体积较小,佩戴方便,越来越受消费者的喜欢。智能手环或者智能戒指以及智能手表可以记录用户日常生活中的锻炼、睡眠、还有饮食等实时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与手机、平板、ipodtouch同步,起到通过数据指导健康生活的作用。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智能手环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9112169988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智能手环,包括壳体、盖体、金属边框、塑料板、主天线和寄生天线,盖体设置于壳体顶部,金属边框嵌套于壳体上,塑料板内设于壳体与盖体之间,主天线以及寄生天线均设置于塑料板面向所述盖体一侧。主天线和寄生天线耦合连接,寄生天线与金属边框耦合连接。该专利技术用于解决智能手环的天线辐射性能受限的技术问题。上述技术中,智能手环只能提供读取时间、记录锻炼、饮食和睡眠等功能,不具备按摩的额外功能,其实用性没有按摩手环的实用性高。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新型便携式智能手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智能手环只能提供读取时间、记录锻炼、饮食和睡眠等功能,不具备按摩的额外功能,其实用性没有按摩手环的实用性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多功能新型便携式智能手环。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新型便携式智能手环,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两侧固接有腕带;所述本体中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开口端与人体皮肤接触,且开口端固接有防水布;所述安装槽中靠近腕带的一侧固接有活塞缸;所述活塞缸中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靠近缸盖的一侧固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远离活塞的一端设有直齿,且该端固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内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辊轮;所述安装槽中靠近活塞杆的位置转动连接有一号齿轮,且一号齿轮由马达驱动;所述一号齿轮与活塞杆上的直齿啮合;工作时,现有技术中的智能手环只能提供读取时间、记录锻炼、饮食和睡眠等功能,不具备按摩的额外功能,其实用性没有按摩手环的实用性高;此时本专利技术通过电机驱动一号齿轮正反转,带动活塞杆和支架往复运动,从而使得辊轮在防水布表面反复滚压,由于防水布与人体皮肤接触,进而提供按摩手腕的效果,有助于缓解压力,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了智能手环的实用性。优选的,所述一号齿轮一半有齿一半无齿;所述活塞与活塞缸底端之间固接有一号弹簧;工作时,通过电机驱动一号齿轮单一方向运转,当一号齿轮有齿的一半啮入时,活塞杆向靠近支架的方向滑动,当一号齿轮无齿的一半转到对应位置时,活塞杆在一号弹簧拉力的作用下复位,从而电机无需正反转便可实现辊轮对手腕的滚压,减少电机控制电路,简化结构,节约成本,同时提高滚压稳定性。优选的,所述活塞中开设有阻尼孔,且阻尼孔将活塞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通;工作时,通过电机驱动一号齿轮单一方向运转旋转,当一号齿轮有齿的一半啮入时,活塞杆向靠近支架的方向滑动,当一号齿轮无齿的一半转到对应位置时,活塞杆在一号弹簧拉力的作用下复位,此时活塞缸无杆腔的气体只能通过阻尼孔流入有杆腔,进而延缓了活塞杆的复位,增加了滚压时间。优选的,所述活塞杆为弹性材料;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上固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限位板,且限位板与活塞杆平行设置;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轨道,且轨道为波浪形;所述转轴延伸至轨道中并与之滑动连接;工作时,由于转轴在波浪形的轨道中滑动,使得辊轮在滚压过程中,对手腕皮肤的贴紧程度不同,故而辊轮的滚压力道时刻都在发生变化,提高了手腕处的舒适度,进一步缓解压力,促进血液循环。优选的,所述安装座中开设有滑槽;所述限位板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滑槽中;所述限位板的一侧固接有齿条;所述本体侧壁中转动连接有主动杆;所述主动杆的一端延伸至本体外并固接有调整螺母,另一端延伸至安装槽中并固接有二号齿轮,且二号齿轮与齿条啮合;工作时,通过转动调整螺母,带动二号齿轮旋转,进而通过齿条带动限位板在滑槽中滑动,以此来调整限位板与防水布之间的距离,进而调整辊轮对手腕的滚压力道,以适用于不同的人群,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调节,进一步提高了智能手环的实用性。优选的,所述辊轮外表面圆周均布有凸块,且凸块为半球形;工作时,凸块的设置可以提高辊轮与防水布之间的摩擦,同时提高按摩效果,进一步缓解压力,促进血液循环。优选的,所述支架内侧固接有一号弹性条;所述一号弹性条远离支架的一端固接有撞球,且撞球抵压在辊轮外表面上;工作时,辊轮转动过程中,撞球在弹性条的作用下紧贴在辊轮表面,当撞球与凸块接触时,弹性条的弹力增大,当撞球与凸块脱离时,撞球敲打辊轮表面,附加振动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手腕处的舒适度。优选的,所述辊轮为中空结构;所述辊轮中靠近轴线的位置固接有挡块;所述凸块之间的辊轮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中固接有弹性片,且弹性片为弧形结构;所述弹性片朝内的一侧固接有一号连杆;所述一号连杆延伸至辊轮中的一端铰接有二号连杆,且一号连杆与二号连杆之间固接有二号弹簧;所述二号连杆远离一号连杆的一端固接有撞锤,且二号连杆抵压在挡块上;工作时,当撞球与凸块接触时,弹性条的弹力增大,当撞球与凸块脱离时,撞球敲打弹性片,此时弹性片向内弯曲,带动一号连杆向内移动,进而二号连杆以挡块为支点进行转动,撞锤敲打辊轮内壁,进一步提高振动的效果,提高手腕处的舒适度。优选的,所述凸块中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侧壁上固接有二号弹性条;所述二号弹性条远离空腔侧壁的一端固接有重力球;工作时,撞球敲打弹性片,弹性片向内弯曲,带动一号连杆向内移动,进而二号连杆以挡块为支点进行转动,撞锤敲打辊轮内壁时产生振动,进而重力球在二号弹性条的作用下上下摆动,敲打凸块内壁,进一步提高振动的效果,缓解压力,促进血液循环。优选的,所述凸块中固接有气囊,且气囊的部分表面位于空腔中;所述凸块中开设有滑孔,且滑孔的一端与气囊连通,另一端与凸块外部连通;所述滑孔中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靠近气囊的一侧与滑孔侧壁之间固接有橡胶条;所述滑块远离橡胶条的一侧固接有外伸杆;工作时,重力球在二号弹性条的作用下上下摆动并敲打气囊,气囊中的气体进入滑孔中并推动滑块向外滑动,进而外伸杆向外移动,通过防水布挤压手腕处的皮肤,进一步提高按摩效果,提高智能手环的实用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新型便携式智能手环,通过电机驱动一号齿轮正反转,带动活塞杆和支架往复运动,从而使得辊轮在防水布表面反复滚压,由于防水布与人体皮肤接触,进而提供按摩手腕的效果,有助于缓解压力,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了智能手环的实用性。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新型便携式智能手环,通过电机驱动一号齿轮单一方向运转,当一号齿轮有齿的一半啮入时,活塞杆向靠近支架的方向滑动,当一号齿轮无齿的一半转到对应位置时,活塞杆在一号弹簧拉力的作用下复位,从而电机无需正反转便可实现辊轮对手腕的滚压,减少电机控制电路,简化结构,节约成本,同时提高滚压稳定性。...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新型便携式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两侧固接有腕带(2);所述本体(1)中开设有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的开口端与人体皮肤接触,且开口端固接有防水布(4);所述安装槽(3)中靠近腕带(2)的一侧固接有活塞缸(5);所述活塞缸(5)中滑动连接有活塞(6);所述活塞(6)靠近缸盖的一侧固接有活塞杆(7);所述活塞杆(7)远离活塞(6)的一端设有直齿,且该端固接有支架(8);所述支架(8)内侧通过转轴(9)转动连接有辊轮(10);所述安装槽(3)中靠近活塞杆(7)的位置转动连接有一号齿轮(11),且一号齿轮(11)由马达驱动;所述一号齿轮(11)与活塞杆(7)上的直齿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新型便携式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两侧固接有腕带(2);所述本体(1)中开设有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的开口端与人体皮肤接触,且开口端固接有防水布(4);所述安装槽(3)中靠近腕带(2)的一侧固接有活塞缸(5);所述活塞缸(5)中滑动连接有活塞(6);所述活塞(6)靠近缸盖的一侧固接有活塞杆(7);所述活塞杆(7)远离活塞(6)的一端设有直齿,且该端固接有支架(8);所述支架(8)内侧通过转轴(9)转动连接有辊轮(10);所述安装槽(3)中靠近活塞杆(7)的位置转动连接有一号齿轮(11),且一号齿轮(11)由马达驱动;所述一号齿轮(11)与活塞杆(7)上的直齿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新型便携式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齿轮(11)一半有齿一半无齿;所述活塞(6)与活塞缸(5)底端之间固接有一号弹簧(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新型便携式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6)中开设有阻尼孔(13),且阻尼孔(13)将活塞缸(5)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新型便携式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7)为弹性材料;所述安装槽(3)的侧壁上固接有安装座(14);所述安装座(14)上设有限位板(15),且限位板(15)与活塞杆(7)平行设置;所述限位板(15)上开设有轨道(16),且轨道(16)为波浪形;所述转轴(9)延伸至轨道(16)中并与之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新型便携式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4)中开设有滑槽(17);所述限位板(15)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滑槽(17)中;所述限位板(15)的一侧固接有齿条(18);所述本体(1)侧壁中转动连接有主动杆(19);所述主动杆(19)的一端延伸至本体(1)外并固接有调整螺母(20),另一端延伸至安装槽(3)中并固接有二号齿轮(21),且二号齿轮(21)与齿条(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林威,
申请(专利权)人:唐林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