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0412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雾化器包括主壳体、雾化组件、旋转底座、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雾化器在需要正常启动工作时,仅需转动旋转底座,带动第二密封件转动至与注液口错开的第一位置,即可通过注液口注液,注液液完成后再转动旋转底座,使第二密封件转动至封闭注液口且打开进气孔的第二位置,则可正常使用气溶胶发生装置。而雾化器在不需要正常启动工作时,仅需转动旋转底座,使第二密封件转动至封闭注液口且封闭雾化腔的进气孔的第三位置,则可防止儿童启动雾化器工作。这样,雾化器兼具注液口和进气儿童防护功能,避免儿童轻易打开注液口接触、误食气溶胶形成基质,防止儿童轻易启动或使用气溶胶发生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本技术属于模拟吸烟
,特别地,涉及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气溶胶发生装置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仿真香烟电子产品,其主要包括电源装置和雾化器,其中雾化器包括储液件和雾化组件,储液件为雾化组件的发热体提供气溶胶形成基质,通过电源装置对雾化组件的发热体进行供电,使发热体在电驱动下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产生烟雾,以供用户吸食而达到模拟吸烟的效果。当前,雾化器仅具有注液口儿童锁结构设计或者进气口儿童锁结构设计,仅能单一避免儿童接触、误食溶胶形成基质或者单一防止儿童正常使用气溶胶发生装置。这样,由于雾化器不兼具注液口儿童锁结构设计和进气口儿童锁结构设计,就难以实现全面地对儿童进行安全防护,使得气溶胶发生装置容易对儿童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兼具注液口儿童防护功能和进气儿童防护功能的雾化器,既可避免儿童轻易打开注液口接触、误食气溶胶形成基质,又可防止儿童轻易启动或使用气溶胶发生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主壳体,内部设有储液腔、雾化腔、进液孔和进气孔,所述储液腔与所述雾化腔分隔设置,所述进液孔连通所述储液腔与所述雾化腔,所述主壳体的顶端还设有出烟口,所述主壳体中设有连通所述雾化腔与所述出烟口的导烟通道,所述主壳体的侧壁上还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雾化腔,用于将由所述进气口进入的外部空气引入至所述雾化腔;雾化组件,设置于所述雾化腔中,用于雾化由所述进液孔进入所述雾化腔中的气溶胶形成基质;旋转底座,转动设置于所述主壳体的底端;第一密封件,密封装配于所述主壳体的底端开口中,所述第一密封件上设有连通所述储液腔的注液口;以及第二密封件,设置于所述旋转底座上,用于封闭所述注液口和/或所述进气孔,所述第二密封件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进气孔的进气通道;其中,所述旋转底座转动时,可带动所述第二密封件旋转至与所述注液口错开的第一位置、封闭所述注液口且所述进气通道连通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进气孔的第二位置,以及封闭所述注液口且封闭所述进气孔的第三位置。进一步地,所述雾化组件包括贯穿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的雾化管、固定设置于所述雾化管的底端口中的密封绝缘件、设于所述雾化管中并固定于所述密封绝缘件上的发热件和套设于所述发热件的外侧以将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渗透至所述发热件的吸液件,所述进液孔与所述进气孔分别连通所述雾化管的内部,所述雾化管的顶端口与所述导烟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密封件上设有供所述雾化管的底端穿过的第一穿过孔。进一步地,所述主壳体中设有连通所述雾化管的顶端口与所述出烟口的导烟管,所述导烟管的管腔形成所述导烟通道,所述主壳体内部于所述雾化管及所述导烟管之外的部分形成所述储液腔。进一步地,所述导烟管的远离所述出烟口的一端设有套孔,所述雾化管的顶端插装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套孔中。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底座设有安装孔,所述雾化管的底端可转动地插装于所述安装孔中,以使所述旋转底座可绕所述雾化管的中轴线转动。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中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套于所述雾化管的底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密封件为弹性密封垫,所述旋转底座上设有容置槽,所述弹性密封垫容置并固定于所述容置槽中,且所述弹性密封垫上设有供所述雾化管的底端穿过的第二穿过孔。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密封垫朝向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一面上且靠近所述弹性密封垫的边缘处凸设有第一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密封件朝向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一面上且对应所述注液口的位置凸设有第二密封圈。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设计兼具注液口儿童防护功能和进气儿童防护功能的雾化器,既可避免儿童轻易打开注液口接触、误食气溶胶形成基质,又可防止儿童轻易启动雾化器工作的气溶胶发生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所述的雾化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雾化器在需要正常启动工作时,仅需转动旋转底座,带动第二密封件转动至与注液口错开的第一位置,即可方便地通过注液口向雾化器的储液腔中注液,注液液完成后再转动旋转底座,使第二密封件转动至封闭注液口且打开进气孔的第二位置,第二密封件与第一密封件通过过盈配合对注液口进行封盖,同时外部空气可通过进气孔进入雾化腔内,使得雾化腔中的雾化组件能够正常工作,则用户可正常使用气溶胶发生装置进行模拟吸烟。而雾化器在不需要正常启动工作时,仅需转动旋转底座,使第二密封件转动至封闭注液口且封闭雾化腔的进气孔的第三位置,第二密封件与第一密封件通过过盈配合对注液口进行封盖,同时使外部空气无法通过进气孔进入雾化腔内,雾化腔中的雾化组件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可有效防止儿童启动雾化器工作,儿童也就无法正常使用气溶胶发生装置进行模拟吸烟。这样,雾化器兼具注液口儿童防护功能和进气儿童防护功能,既可避免儿童轻易打开注液口接触、误食气溶胶形成基质,又可防止儿童轻易启动或使用气溶胶发生装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爆炸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密封件与旋转底座的分解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雾化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主壳体;11-进气口;12-出烟口;13-底端开口;14-导烟管;15-套孔;16-第二限位台阶;2-雾化组件;21-雾化管;211-缩颈段;212-第一限位台阶;22-密封绝缘件;23-发热件;231-引脚;24-吸液件;25-导电柱;3-旋转底座;31-安装孔;32-容置槽;4-第一密封件;41-注液口;42-第一穿过孔;5-第二密封件;51-进气通道;52-第二穿过孔;53-第一密封圈;54-第二密封圈;6-储液腔;7-雾化腔;71-进气孔;72-进液孔;8-导烟通道;9-连接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壳体,内部设有储液腔、雾化腔、进液孔和进气孔,所述储液腔与所述雾化腔分隔设置,所述进液孔连通所述储液腔与所述雾化腔,所述主壳体的顶端还设有出烟口,所述主壳体中设有连通所述雾化腔与所述出烟口的导烟通道,所述主壳体的侧壁上还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雾化腔,用于将由所述进气口进入的外部空气引入至所述雾化腔;/n雾化组件,设置于所述雾化腔中,用于雾化由所述进液孔进入所述雾化腔中的气溶胶形成基质;/n旋转底座,转动设置于所述主壳体的底端;/n第一密封件,密封装配于所述主壳体的底端开口中,所述第一密封件上设有连通所述储液腔的注液口;以及/n第二密封件,设置于所述旋转底座上,用于封闭所述注液口和/或所述进气孔,所述第二密封件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进气孔的进气通道;/n其中,所述旋转底座转动时,可带动所述第二密封件旋转至与所述注液口错开的第一位置、封闭所述注液口且所述进气通道连通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进气孔的第二位置,以及封闭所述注液口且封闭所述进气孔的第三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壳体,内部设有储液腔、雾化腔、进液孔和进气孔,所述储液腔与所述雾化腔分隔设置,所述进液孔连通所述储液腔与所述雾化腔,所述主壳体的顶端还设有出烟口,所述主壳体中设有连通所述雾化腔与所述出烟口的导烟通道,所述主壳体的侧壁上还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雾化腔,用于将由所述进气口进入的外部空气引入至所述雾化腔;
雾化组件,设置于所述雾化腔中,用于雾化由所述进液孔进入所述雾化腔中的气溶胶形成基质;
旋转底座,转动设置于所述主壳体的底端;
第一密封件,密封装配于所述主壳体的底端开口中,所述第一密封件上设有连通所述储液腔的注液口;以及
第二密封件,设置于所述旋转底座上,用于封闭所述注液口和/或所述进气孔,所述第二密封件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进气孔的进气通道;
其中,所述旋转底座转动时,可带动所述第二密封件旋转至与所述注液口错开的第一位置、封闭所述注液口且所述进气通道连通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进气孔的第二位置,以及封闭所述注液口且封闭所述进气孔的第三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贯穿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的雾化管、固定设置于所述雾化管的底端口中的密封绝缘件、设于所述雾化管中并固定于所述密封绝缘件上的发热件和套设于所述发热件的外侧以将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渗透至所述发热件的吸液件,所述进液孔与所述进气孔分别连通所述雾化管的内部,所述雾化管的顶端口与所述导烟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密封件上设有供所述雾化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伟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派腾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