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蟹生态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80372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毛蟹生态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所述养殖池底部铺设有多根输送氧气的软管,所述软管一端通过卡扣连接活塞,所述软管端面设有多个出氧口,所述软管另一端通过供氧管与增氧机相连,所述养殖池内部设有多个喂食盒,所述喂食盒通过滑块连接导轨,所述导轨两端底部分别固定连接左支架与右支架,所述滑块两端端面分别通过左缆绳与右缆绳连接左转轮与右转轮,所述左转轮与右转轮分别通过左电机与右电机,所述导轨一侧设有放置盒,所述放置盒通过滑块连接第二导轨;通过设置导轨,实现了对养殖的鱼类自动喂食,并通过设置放置盒,可在进行蟹苗放置时,对其进行适应性放置,防止直接放置时蟹苗出现问题,进而影响蟹苗的成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毛蟹生态养殖系统
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养殖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毛蟹生态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毛蟹又称河蟹、螃蟹、清水大闸蟹,学名中华绒螯蟹,毛蟹以其营养丰富、肉味鲜美而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目前毛蟹已成为各地的主要水产养殖品种,毛蟹养殖业已由追求产量的“大养蟹”向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养大蟹和养“生态蟹”转变,目前,人工养殖毛蟹的技术还后很多不足,人们对人工养蟹的经验还不完善。养殖毛蟹在不同的阶段需要的饵料不同,需要的生长环境也不同,很多技术人员在养殖毛蟹时忽视毛蟹养殖生态环境的科学设置,水草过多,致使毛蟹生存空间减少,成活率低,品质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毛蟹生态养殖系统,解决了现有养殖毛蟹时忽视毛蟹养殖生态环境的科学设置,水草过多,致使毛蟹生存空间减少,成活率低,品质下降的问题。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毛蟹生态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所述养殖池底部铺设有多根输送氧气的软管,所述软管一端通过卡扣连接活塞,所述软管端面设有多个出氧口,所述软管另一端通过供氧管与增氧机相连,所述养殖池内部种植有多种水草,所述养殖池边缘用用竹竿支撑无滴塑料薄膜作防逃墙,所述养殖池内部设有多个喂食盒,所述喂食盒通过滑块连接导轨,所述导轨两端底部分别固定连接左支架与右支架,所述滑块两端端面分别通过左缆绳与右缆绳连接左转轮与右转轮,所述左转轮与右转轮分别通过左电机与右电机,所述左电机与右电机固定连接在左支架与右支架上,所述喂食盒上方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一侧连接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位于储料筒端面上,所述储料筒放置在支架上,所述滑槽下方设有多个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底部通过出料阀连接出料管,所述导轨一侧设有放置盒,所述放置盒通过滑块连接第二导轨,所述养殖池一测设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通过电性连接增氧机、导轨与第二导轨。优选的,所述导轨数量为多个,所述导轨等距分布在养殖池边缘上。优选的,所述导轨形状为弧形,所述导轨两端高度高于导轨中部高度,所述导轨中部位于养殖池的水面下方。优选的,所述供氧管包括主管,所述主管端面连接多个支管,所述主管与增氧机相连,所述支管连接软管。优选的,所述软管内部设有出气管,所述活塞端面设有凸起,所述出气管一端与凸起转动连接,所述出气管端面设有内出气口。所述出气管另一端与支管相连,通过设置可转动的出气管,防止出气口被淤泥堵塞,不能出气。优选的,所述出气管外部套设有转轮,所述转轮通过皮带连接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联轴器连接电机,所述电机通过电性连接控制装置。优选的,所述养殖池底部使用之前使用生石灰进行处理。优选的,所述滑槽倾斜放置,所述滑槽远离储料筒一端高度低于另一端高度。优选的,所述放置盒顶部转动连接盖板,所述盖板一端顶部与拉伸装置相连,所述拉伸装置顶部与第二导轨平齐。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导轨,实现了对养殖的鱼类自动喂食,并通过设置放置盒,可在进行蟹苗放置时,对其进行适应性放置,防止直接放置时蟹苗出现问题,进而影响蟹苗的成活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导轨示意图;图3是第二导轨示意图;图4是软管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根据图中所示一种毛蟹生态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1,所述养殖池1底部铺设有多根输送氧气的软管5,所述软管5一端通过卡扣连接活塞24,所述软管端面设有多个出氧口27,所述软管5另一端通过供氧管32与增氧机35相连,所述养殖池1内部种植有多种水草,所述养殖池1边缘用用竹竿2支撑无滴塑料薄膜作防逃墙3,所述养殖池1内部设有多个喂食盒19,所述喂食盒19通过滑块连接导轨4,所述导轨4两端底部分别固定连接左支架17与右支架18,所述滑块两端端面分别通过左缆绳12与右缆绳13连接左转轮14与右转轮15,所述左转轮14与右转轮15分别通过左电机与右电机16,所述左电机与右电机16固定连接在左支架17与右支架18上,所述喂食盒19上方设有滑槽8,所述滑槽8一侧连接出料口9,所述出料口9位于储料筒6端面上,所述储料筒6放置在支架上,所述滑槽8下方设有多个出料口9,所述出料口9底部通过出料阀连接出料管10,所述导轨4一侧设有放置盒11,所述放置盒11通过滑块连接第二导轨22,所述养殖池1一测设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通过电性连接增氧机35、导轨4与第二导轨22,所述导轨4数量为多个,所述导轨4等距分布在养殖池1边缘上,所述导轨4形状为弧形,所述导轨4两端高度高于导轨4中部高度,所述导轨4中部位于养殖池1的水面下方,所述供氧管32包括主管33,所述主管33端面连接多个支管34,所述主管34与增氧机35相连,所述支管34连接软管5,所述软管5内部设有出气管23,所述活塞24端面设有凸起25,所述出气管23一端与凸起25转动连接,所述出气管23端面设有内出气口26。所述出气管23另一端与支管34相连,通过设置可转动的出气管,防止出气口被淤泥堵塞,不能出气,所述出气管23外部套设有转轮28,所述转轮28通过皮带29连接主动轮30,所述主动轮30通过联轴器连接电机31,所述电机31通过电性连接控制装置,所述养殖池1底部使用之前使用生石灰进行处理,所述滑槽8倾斜放置,所述滑槽8远离储料筒6一端高度低于另一端高度,所述放置盒11顶部转动连接盖板20,所述盖板20一端顶部与拉伸装置21相连,所述拉伸装置21顶部与第二导轨22平齐。具体使用时,在使用前可使用生石灰对养殖池水底进行处理,接着将蟹苗放置在放置盒中,通过第二导轨多次将蟹苗放置在水中,使其适应养殖池的环境,当适应后,通过拉伸装置将盖板拉起,将蟹苗放入到养殖池中,接着在喂食时,可通过导轨的运动,带动喂食盒在水中的移动,进而对其进行喂食,实现了其自动化作业。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毛蟹生态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池,所述养殖池底部铺设有多根输送氧气的软管,所述软管一端通过卡扣连接活塞,所述软管端面设有多个出氧口,所述软管另一端通过供氧管与增氧机相连,所述养殖池内部种植有多种水草,所述养殖池边缘用用竹竿支撑无滴塑料薄膜作防逃墙,所述养殖池内部设有多个喂食盒,所述喂食盒通过滑块连接导轨,所述导轨两端底部分别固定连接左支架与右支架,所述滑块两端端面分别通过左缆绳与右缆绳连接左转轮与右转轮,所述左转轮与右转轮分别通过左电机与右电机,所述左电机与右电机固定连接在左支架与右支架上,所述喂食盒上方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一侧连接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位于储料筒端面上,所述储料筒放置在支架上,所述滑槽下方设有多个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底部通过出料阀连接出料管,所述导轨一侧设有放置盒,所述放置盒通过滑块连接第二导轨,所述养殖池一测设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通过电性连接增氧机、导轨与第二导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毛蟹生态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池,所述养殖池底部铺设有多根输送氧气的软管,所述软管一端通过卡扣连接活塞,所述软管端面设有多个出氧口,所述软管另一端通过供氧管与增氧机相连,所述养殖池内部种植有多种水草,所述养殖池边缘用用竹竿支撑无滴塑料薄膜作防逃墙,所述养殖池内部设有多个喂食盒,所述喂食盒通过滑块连接导轨,所述导轨两端底部分别固定连接左支架与右支架,所述滑块两端端面分别通过左缆绳与右缆绳连接左转轮与右转轮,所述左转轮与右转轮分别通过左电机与右电机,所述左电机与右电机固定连接在左支架与右支架上,所述喂食盒上方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一侧连接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位于储料筒端面上,所述储料筒放置在支架上,所述滑槽下方设有多个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底部通过出料阀连接出料管,所述导轨一侧设有放置盒,所述放置盒通过滑块连接第二导轨,所述养殖池一测设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通过电性连接增氧机、导轨与第二导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毛蟹生态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数量为多个,所述导轨等距分布在养殖池边缘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毛蟹生态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形状为弧形,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运伍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益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