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澳洲淡水龙虾的轮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0364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澳洲淡水龙虾的轮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同一个养殖池内,3~5月养殖蓝螯螯虾,6~9月养殖红螯螯虾,9~11月养殖蓝螯螯虾。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澳洲淡水龙虾的轮养方法,将可低温养殖的蓝螯螯虾与适应高温的红螯螯虾进行轮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实现澳洲淡水龙虾一年多季养殖,充分利用养殖池塘的空间资源,提高养殖综合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澳洲淡水龙虾的轮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澳洲淡水龙虾的轮养方法。技术背景蓝螯螯虾(Cheraxdestructor)、红螯螯虾(Cheraxquadricarintus),俗称小青龙,是原产于澳大利亚的世界上最名贵的淡水经济虾类之一。我国于1992年引进后,在广东、湖北、浙江、海南、福建、江苏等地多点试养,但目前仍未形成较大规模,其关键问题是红螯螯虾原产地主要分布在年均气温32℃的昆士兰北部和达尔文等热带地区,其最适水温为24~30℃,低于10℃会造成大量死亡。因此,红螯螯虾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养殖周期较短。与之相反,蓝螯螯虾对低温的适应能力较强,可以在1~35℃范围内生存,且水温为18~26℃时可快速生长,延长养殖周期。目前,蓝螯螯虾人工养殖的成功案例较少,仅在上海金山出现小规模的养殖。然而,从消费市场来看,蓝螯螯虾每公斤价格在50澳元左右。因此,需要研究开发出澳洲淡水虾的大规模人工养殖方法,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澳洲淡水龙虾的轮养方法,其包括如下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澳洲淡水龙虾的轮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在同一个养殖池内,3~5月养殖蓝螯螯虾,6~8月养殖红螯螯虾,9~11月养殖蓝螯螯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澳洲淡水龙虾的轮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在同一个养殖池内,3~5月养殖蓝螯螯虾,6~8月养殖红螯螯虾,9~11月养殖蓝螯螯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澳洲淡水龙虾的轮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养殖池塘的建设:池塘呈长方形,池底呈漏斗形,排水设施位于池塘中心;3~5月和9~11月养殖蓝螯螯虾前,需要在池底放置塑料管作为遮蔽物;6~8月养殖红螯螯虾前,需要在池底种植沉水植物作为遮蔽物;
S2.养殖用水处理:每季虾养殖结束后,先将池底烂泥和腐殖质清除,并暴晒2~3天,随后将预先蓄留的河水打入养殖塘内,使用金碘对水体进行消毒;蓝螯螯虾养殖前使用肥水组合进行肥水;红螯螯虾养殖前使用肥水组合进行肥水;
S3.虾苗投放:红鳌螯虾和蓝螯螯虾均选择3g/尾以上的苗种进行投放,放养时雌雄分池养,红鳌螯虾的雄虾和雌虾放养密度均为4500尾/亩,蓝鳌螯虾的雄虾的放养密度为3000尾/亩,雌虾放养密度为4500尾/亩;
S4.日常管理
a.喂食:每天投喂2次,早晚投喂比例为3:7,每天投喂量为虾总体重的5-10%;
b.防逃:池塘四周使用铁皮打造防护栏;
c.水质管理:每2天换水一次,换水量约为池塘总水体的15%;水体pH值保持在8.0~8.6之间,每天夜间使用底充氧,水深为1.5~1.8m,透明度为25~30cm,氨氮和亚硝酸盐尽量接近0mg/L,水体硬度120~160mg/L;每半月使用芽孢杆菌和底好片进行调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巍巍周文宗袁泉黄伟伟孙小淋赵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