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地鱼类资源调查用捕捉地笼
本技术属于湿地资源调查
,具体涉及一种湿地鱼类资源调查用捕捉地笼。
技术介绍
海南岛湿地共有滨海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人工湿地5大类25型,湿地类型十分丰富。红树林和珊瑚礁湿地是海南岛最重要的湿地类型,海南岛拥有中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湿地,占全国红树林面积的82%。虽然全岛人工湿地面积持续扩大,但是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城市不断扩张,再加上人为耕作破坏、水体污染等因素影响,天然湿地面积萎缩,据统计,有35%以上的天然湿地面临着被开垦和改造的威胁。从长期保护的角度考虑,有必要利用现代化研究方法对海南岛湿地进一步深入研究,例如景观格局变化与空间优化模拟的研究方向,其从本质上理解也是利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来解决土地合理利用的问题,从而揭示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的真正动因及作用机制,进而提出相应的生态保护与恢复策略。湿地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是景观格局变化与空间优化模拟研究工作的重要一环,在湿地生态环境综合评价过程中,需要获取动物多样性指标数据,而鱼类是湿地生态环境中数量相对较多的动物,通常在鱼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地鱼类资源调查用捕捉地笼,包括支撑框架(1)、连接框架(2)、网面(3)、网筒(4)、卡扣(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框架(1)、连接框架(2)均为方形框架,所述的支撑框架(1)正、反面分别设有方形凹槽(6),所述的网面(3)设于支撑框架(1)内,所述的支撑框架(1)有多个,且从左到右依次等间距排列,所述的网筒(4)分别设于两相邻支撑框架(1)之间,网筒(4)两端的连接框架(2)分别嵌入对应的支撑框架(1)的方形凹槽(6)中,使相邻两个支撑框架(1)与网筒(4)组成一捕鱼区间,每一捕鱼区间左边的支撑框架(1)的中心设有捕鱼孔,捕鱼孔与喇叭状捕鱼倒须口(7)的较大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地鱼类资源调查用捕捉地笼,包括支撑框架(1)、连接框架(2)、网面(3)、网筒(4)、卡扣(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框架(1)、连接框架(2)均为方形框架,所述的支撑框架(1)正、反面分别设有方形凹槽(6),所述的网面(3)设于支撑框架(1)内,所述的支撑框架(1)有多个,且从左到右依次等间距排列,所述的网筒(4)分别设于两相邻支撑框架(1)之间,网筒(4)两端的连接框架(2)分别嵌入对应的支撑框架(1)的方形凹槽(6)中,使相邻两个支撑框架(1)与网筒(4)组成一捕鱼区间,每一捕鱼区间左边的支撑框架(1)的中心设有捕鱼孔,捕鱼孔与喇叭状捕鱼倒须口(7)的较大一端连接,喇叭状捕鱼倒须口(7)的较小一端位于捕鱼区间内,所述的支撑框架(1)的正、反面分别设有卡扣(5),卡扣(5)将方形凹槽(6)中的连接框架(2)卡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地鱼类资源调查用捕捉地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框架(1)的两侧分别设有挂环(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地鱼类资源调查用捕捉地笼,其特征在于拉绳的端部设有挂钩,挂钩与挂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毅青,陈宗铸,雷金睿,陈小花,李苑菱,吴庭天,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海南省红树林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