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鲵养殖用随机抽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0351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鲵养殖用随机抽取装置,包括厢型网筒,厢型网筒的后端缝纫有密封网盖,厢型网筒内设有若干呈间隔分布的隔网帘,相邻的隔网帘之间以及隔网帘与相邻的厢型网筒的侧边之间均形成诱捕仓,诱捕仓的前端设有锥型网筒,锥型网筒的两端均呈开口状态,厢型网筒上表面且对应诱捕仓中部的部分开设有填料口,厢型网筒上表面且对应诱捕仓后端的部分依次间隔开设有逃生孔及取出孔,取出孔所在的厢型网筒的筒体上缝纫有拉链环带,厢型网筒通过拉链环带连接有密封盖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对大鲵群体中大鲵个体的抽取,且能够确保所捕捞的大鲵个体的随机性,有利于进行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鲵养殖用随机抽取装置
本技术涉及大鲵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大鲵养殖用随机抽取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侵占以及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使得现有的大鲵多为人工进行养殖,在人工进行大鲵养殖的过程中,当需要检测大鲵的生长指标时,对每一个大鲵个体均进行生长指标的检测的可行性较低,因此人们会对大鲵群体中的一部分个体进行生长指标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预估大鲵群体的生长指标,在为了保证预估的大鲵群体的生长指标的准确性的情况下,需要确保获取的大鲵个体的随机性。然而传统用于大鲵的捕捞装置在捕捞大鲵的过程中,针对捕捞获得的大鲵个体,存在着大鲵个体的捕捞的随机性较差的缺点。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大鲵养殖用随机抽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大鲵养殖用随机抽取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鲵养殖用随机抽取装置,包括厢型网筒,所述厢型网筒外部上表面的两侧缝纫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另一侧连接有呈竖直状态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侧底部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鲵养殖用随机抽取装置,包括厢型网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厢型网筒(1)外部上表面的两侧缝纫有连接带(3),所述连接带(3)的另一侧连接有呈竖直状态的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下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5),所述厢型网筒(1)的后端缝纫有密封网盖(2),所述厢型网筒(1)的前端呈开口状态,所述厢型网筒(1)内设有若干呈间隔分布的隔网帘(7),所述隔网帘(7)的侧边与相对应的厢型网筒(1)的内表面以及密封网盖(2)的内表面相连接,相邻的所述隔网帘(7)之间以及隔网帘(7)与相邻的厢型网筒(1)的侧边之间均形成诱捕仓(701),所述诱捕仓(701)的前端设有锥型网筒(8),所述锥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鲵养殖用随机抽取装置,包括厢型网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厢型网筒(1)外部上表面的两侧缝纫有连接带(3),所述连接带(3)的另一侧连接有呈竖直状态的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下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5),所述厢型网筒(1)的后端缝纫有密封网盖(2),所述厢型网筒(1)的前端呈开口状态,所述厢型网筒(1)内设有若干呈间隔分布的隔网帘(7),所述隔网帘(7)的侧边与相对应的厢型网筒(1)的内表面以及密封网盖(2)的内表面相连接,相邻的所述隔网帘(7)之间以及隔网帘(7)与相邻的厢型网筒(1)的侧边之间均形成诱捕仓(701),所述诱捕仓(701)的前端设有锥型网筒(8),所述锥型网筒(8)的两端均呈开口状态,且所述锥型网筒(8)的前端开口的直径大于锥型网筒(8)后端开口的直径,所述锥型网筒(8)前端的端部与对应的厢型网筒(1)前端的内表面、隔网帘(7)前端的表面之间相缝纫连接,所述锥型网筒(8)中端的外表面连接有间隔分布的连接绳(9),所述连接绳(9)的另一端连接至对应的厢型网筒(1)的筒体上或隔网帘(7)的帘体上,所述厢型网筒(1)上表面且对应诱捕仓(701)中部的部分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鲁刘欣
申请(专利权)人: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