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巴戟天的组织培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组织培养
,具体而言,涉及巴戟天的组织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巴戟天(MorindaofficinalisHow)为茜草科(Rubiaceae)植物,是著名的“四大南药”之一。其干燥根入药,具有强健筋骨、滋补肾阳、祛风除湿的功效。同时巴戟天还具有广泛的保健功效,可以在凉果、汤料、食材等大量使用。近年来,巴戟天的需求量逐渐增加;目前巴戟天主要通过无性繁殖的方法如扦插繁殖进行栽培和种植,该方法简单、成活率高,但无性繁殖为病毒的积累创造了条件,造成巴戟天种质退化、病害较多、产量降低和质量下降。相关技术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间接器官发生途径进行巴戟天的组织培养,利用巴戟天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通过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从而获得巴戟天的组培苗;但是,通过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获得巴戟天的组培苗的方式,遗传稳定性不佳,容易发生变异,不利于保持药用植物的特定性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巴戟天的组织培养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采用巴戟天的藤茎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巴戟天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取消毒、清洗过的巴戟天藤茎作为外植体;/n接种所述外植体于腋芽诱导培养基,每天光照,待腋芽长出;/n将所述腋芽接种于丛生芽诱导培养基,每天光照,待丛生芽长出;/n将所述丛生芽接种于生根诱导培养基,每天光照,待根系长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巴戟天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取消毒、清洗过的巴戟天藤茎作为外植体;
接种所述外植体于腋芽诱导培养基,每天光照,待腋芽长出;
将所述腋芽接种于丛生芽诱导培养基,每天光照,待丛生芽长出;
将所述丛生芽接种于生根诱导培养基,每天光照,待根系长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巴戟天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植体接种于所述腋芽诱导培养基时,每天光照的强度为1100-1300lx,每天光照的时长为11-13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巴戟天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腋芽接种于所述丛生芽诱导培养基时,每天光照的强度为1100-1300lx,每天光照的时长为11-13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巴戟天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丛生芽接种于所述生根诱导培养基时,每天光照的强度为1100-1300lx,每天光照的时长为11-13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巴戟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平,冯冲,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