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袋栽香菇培养料配方
本专利技术涉及香菇培养
,尤其是指一种袋栽香菇培养料配方。
技术介绍
香菇属担子菌纲、伞菌目、口蘑科、香菇属,起源于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菇,也是我国久负盛名的珍贵食用菌。我国最早栽培香菇,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香菇也是我国著名的药用菌。历代医药学家对香菇的药性及功用均有著述。香菇肉质肥厚细嫩,味道鲜美,香气独特,营养丰富,是一种食药同源的食物,具有很高的营养、药用和保健价值。袋栽香菇培养料(基)是采用各种原料和辅料,根据香菇菌丝生长和发育过程所需要的木质素,纤维素,淀粉,糖类等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以及微量的矿物质等全部营养,按一定比例进行科学搭配制成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一种袋栽香菇培养料配方,配方为:阔叶树木屑8%~79%,麦麸或米槐20%,石1%~2%;阔叶树木屑7%~80%,麦麸或米糠5%,玉米粉3%~5%,石膏1%~2%;料水比均为:1~1.2调pH5.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袋栽香菇培养料配方,其特征在于:配方为:/n(1)阔叶树木屑8%~79%,麦麸或米槐20%,石1%~2%;/n(2)阔叶树木屑7%~80%,麦麸或米糠5%,玉米粉3%~5%,石膏1%~2%;/n料水比均为:1~1.2,调pH5.5-6.52;/n配制方法按配方比例准确称好主料和辅料,反复搅拌均匀适量加水,达到适宜的料水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袋栽香菇培养料配方,其特征在于:配方为:
(1)阔叶树木屑8%~79%,麦麸或米槐20%,石1%~2%;
(2)阔叶树木屑7%~80%,麦麸或米糠5%,玉米粉3%~5%,石膏1%~2%;
料水比均为:1~1.2,调pH5.5-6.52;
配制方法按配方比例准确称好主料和辅料,反复搅拌均匀适量加水,达到适宜的料水比。
2.一种袋栽香菇培养料配方,其特征在于:生产工艺流程为:
(1)装袋:栽培香菇专用薄膜筒,有低压聚乙烯聚丙烯和高压聚乙烯三种,其筒宽12厘米、15厘米、15.5厘米、16厘米,各地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型号的塑料筒料,截成50-55厘米的袋子,装料前先将一端用线扎口,用火融封;培养料配制好后,要在当天装完灭菌,装袋不论手工还是机械分装,都要求装紧实,以用手托起时不留指凹为度;
(2)灭菌:培养基灭菌有高压蒸汽灭菌和常压蒸汽灭菌两种途径,高压蒸汽灭菌工作压力1.4公斤/厘米”,温度126℃,保持1.5~2.0小时,常压蒸汽灭菌温度达100℃,保持10~12小时,灭菌过程应根据所用塑料袋的耐热性而采用相应的灭菌方式;
(3)冷却:灭菌后的菌袋及时搬进冷却室内,按井袋交叉排叠,让袋温散热冷却,待袋内温度下降时8℃时方可转入接种工序;
(4)接种:打穴接种严格按无菌操作技术要求进行,接种室要求在接种前做到“两次消毒”即空室先消毒,料袋进入后再消毒一次,打穴时,先擦去袋面残留物,用打洞器在袋面等距离打穴,再翻至背面错开,接种穴口径1.5厘米,深2厘米,为了使穴内周围平整,最好用与穴口粗细相同的木制,穴后要立即接种;接种时用接种刀挖去菌种表层菌膜,挖除上层老菌丝,用接种器从菌种瓶内取菌种,迅速地通过酒精灯火焰移入接种穴内,尽量接满穴;菌种接入穴后,立即用胶布将穴口密封;打穴、接种、贴胶布要连续进行,流水作业;一般750毫升菌瓶的菌种,可接20~25袋。
(5)菌丝培养;培养室使用前要消毒,室温控制在27℃左右,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不应高于70%,送进发菌室的袋子,应以井字形堆叠,依次重叠10层为一堆,堆与堆之间要留出通风道,袋子的接种穴要朝向袋距空间,不可互相压叠,接种后3~5天内,培养室的温度要控制在27℃左右,接种后4~5天后,应把室温降25℃左右;培养5~7天后要进行一次翻堆,认真检查发菌情况和菌袋是否有杂菌感染,污染袋及时处理60~90天菌丝可长满全袋。
(6)脱袋排场:经过发菌室适温培静60~70天可以脱袋,但时间并不是决定脱袋的标准,脱袋要适期,主要看袋壁周围菌丝体是否膨胀、皱褶、隆起瘤状物占整个袋面2/3,手握菌袋的瘤状菌丝体,有弹性松软感,而不是很硬,在接种穴四周有微棕褐色出现,;脱袋最好在气温22℃以下,无风的晴天或阴天进行;雨天刮风、气温高25℃以上不宜脱袋,菌棒排放在菇床的竹木条横杆地面成70℃80℃夹角,呈倾斜状。
(7)菌筒转色:在脱袋排场后如环境条件适需要8~12天,若气温低则向后拖延3~5天,脱袋后5~6天,菌棒表面长满浓白色的气生菌丝时,要抖动薄膜,每天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以增加氧气和光照,拉大菌棒表面的干湿差。
(8)变温催菇:通常7~8天菌丝开始转色,此时应增加通风次数与时间,每天喷水几次,加快转色。转色的温度屿~22℃为最适,如果脱袋后处2C以下的低温或处于28℃以上的高温,均会造成转色困难,因此要注意控制温度。
3.一种袋栽香菇培养料配方,其特征在于:出菇管理方式为;
(1)整理菇床:室外菇场确定后,首先开沟作畦;可立放香菇菌棒8~9个;畦高15厘米,长度以10~15米为宜;畦与畦之间设人行道,人行道宽10厘米;动工时先开好浸水沟,长度视场地而定;
(2)设排菌架:菌棒不能平放在哇床上,多采用“鱼鳞式”的斜排法,必须在菇床上搭好架架子的搭法是先沿菇边每隔0.5米处打1根木桩,桩的粗细为5~7厘米,长50厘米,打入土20厘米,然后用木棍或竹竿,顺着菇床边架在木桩上,形成平行杆;在杆上,每隔10厘米钉上一支铁钉,钉头留出木杆2厘米;最后靠钉头横放上长度比菇10米的木条或竹竿,供排放香菇菌棒用。
(3)搭遮阳棚遮阳棚的大小与菇场的大小一醺直径在2厘米以上的毛竹作柱子,每根长3~2.5米,埋入地下0.5米,柱与柱间横距1米,直距3米,横梁用直径8厘米左右的竹子,每条横梁放在柱子上端的叉口中,用铁丝绑紧,最后再作直梁;遮阳程度以三分阳、七分阴为宜。
(4)催菇:白天盖严薄膜保温保晨气温最低时掀开薄膜随风降温,从而造成较大的昼夜温差和干湿差;每次揭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保兵,
申请(专利权)人:光山县季發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