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移植通气管埋设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0303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苗木移植通气管埋设结构及施工方法,通气管埋设结构包括设于待移植苗木的种植坑底部的排气管、以及设于该排气管上方且围设于该种植坑周围的环状通气管,该环状通气管管壁开设有与该种植坑连通的多个第一开孔,该环状通气管上部连通有第一立管,该第一立管的顶端延伸出地面,该环状通气管下部与该排气管连通,该排气管与市政管道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增设由开设有第二开孔的排气管、第一立管、第二立管以及环状通气管组成的通气管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苗木种植后易造成种植穴内严重积水,排水不畅,导致乔木根系在水中浸泡时间过长,根系呼吸困难而死亡,以及有害气体不能及时排出,苗木成活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苗木移植通气管埋设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领域,特指一种苗木移植通气管埋设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和园林绿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树木移植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与绿地景观、提高城市绿化质量等方面。现有树木移植施工技术基本上以土球移植法为主,土球移植法的优点在于移植方法简单,成活率高。但乔木种植后易造成种植穴内严重积水,排水不畅,导致乔木根系在水中浸泡时间过长,根系呼吸困难而死亡,以及有害气体不能及时排出等问题,成活率低,损耗成本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苗木移植通气管埋设结构及施工方法,所述苗木移植通气管埋设结构及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苗木种植后易造成种植穴内严重积水,排水不畅,导致乔木根系在水中浸泡时间过长,根系呼吸困难而死亡,以及有害气体不能及时排出,苗木成活率低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苗木移植通气管埋设结构,包括设于待移植苗木的种植坑底部的排气管、以及设于该排气管上方且围设于该种植坑周围的环状通气管,该环状通气管管壁开设有与该种植坑连通的多个第一开孔,该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苗木移植通气管埋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待移植苗木的种植坑底部的排气管、以及设于所述排气管上方且围设于所述种植坑周围的环状通气管,所述环状通气管管壁开设有与所述种植坑连通的多个第一开孔,所述环状通气管上部连通有第一立管,所述第一立管的顶端延伸出地面,所述环状通气管下部与所述排气管连通,所述排气管与市政管道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苗木移植通气管埋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待移植苗木的种植坑底部的排气管、以及设于所述排气管上方且围设于所述种植坑周围的环状通气管,所述环状通气管管壁开设有与所述种植坑连通的多个第一开孔,所述环状通气管上部连通有第一立管,所述第一立管的顶端延伸出地面,所述环状通气管下部与所述排气管连通,所述排气管与市政管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苗木移植通气管埋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的管壁开设有与所述种植坑连通的多个第二开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苗木移植通气管埋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连通有第二立管,所述第二立管的顶端延伸出地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苗木移植通气管埋设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种植坑周围设有超挖区域,在所述种植坑内填充有结构间隙土与种植土,所述超挖区域填充有结构间隙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苗木移植通气管埋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和环状通气管上均套设有过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苗木移植通气管埋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坑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种植坑间隔设置,且两个以上所述种植坑的排气管相互串接。


7.一种苗木移植通气管埋设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阳李赟房晓宇颜卫东路杨帆余士华曹刘明徐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