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护理的喂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0076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儿科护理的喂药装置,包括注药筒,所述注药筒的内壁设有保温棉层,所述注药筒的表面开设有玻璃窗孔,所述玻璃窗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刻度表,所述注药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盘,所述注药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密封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调配好药液从进液口倒入注药筒内部,手动挤压滑杆将注药筒内药液从橡胶嘴处挤压出,通过喂药头使药液注射至儿童口腔中,避免直接射入咽喉处,通过保温棉层的设置对注药筒内药液保温,通过温度计对注药筒内药液温度监测,利用该结构,有效提高儿童喂药的效果,方便操作,防止在喂药过程中对儿童造成伤害,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科护理的喂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儿科护理的喂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给儿童喂药常采用药勺等工具,这样容易发生倾洒,喂药费时费力,或者通过专门的喂药装置进行喂药,目前市场上的喂药工具主要有滴管喂药器、注射喂药器和奶嘴喂药器,滴管喂药器取药的准确度不易把握,且需要多次吸取,奶嘴喂药器需要儿童吸允药液,如药液太苦,则不被儿童所接受,综上所述总结存在以下问题:
[0003]1、不便将药液快速注入儿童嘴中,药液温度需用手来感知,易烫伤儿童导致喂药效果较差,操作很是麻烦;
[0004]2、在对儿童喂药时,儿童头部容易乱动,不便对其进准定位,导致药液注射偏移洒落,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儿科护理的喂药装置,解决了不便将药液快速注入儿童嘴中,药液温度需用手来感知,易烫伤儿童导致喂药效果较差,操作很是麻烦,在对儿童喂药时,儿童头部容易乱动,不便对其进准定位,导致药液注射偏移洒落,造成浪费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儿科护理的喂药装置,包括注药筒,所述注药筒的内壁设有保温棉层,所述注药筒的表面开设有玻璃窗孔,所述玻璃窗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刻度表,所述注药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盘,所述注药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端部贯穿第一圆盘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注药筒的表面设置有温度计,所述注药筒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液口,所述注药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盘,所述第二圆盘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嘴,所述第二圆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表面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海绵垫。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玻璃窗孔的表面设置有刻度表,所述玻璃窗孔的内壁滑动连接密封塞。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塞的表面设有密封条,密封条滑动连接注药筒的内壁。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液管的表面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的表面设有防滑纹。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橡胶嘴的表面设置有喂药头,所述喂
药头对称分布在橡胶嘴的两侧。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数量为两个。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儿科护理的喂药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该儿科护理的喂药装置,通过将调配好药液从进液口倒入注药筒内部,手动挤压滑杆将注药筒内药液从橡胶嘴处挤压出,通过喂药头使药液注射至儿童口腔中,避免直接射入咽喉处,通过保温棉层的设置对注药筒内药液保温,通过温度计对注药筒内药液温度监测,利用该结构,有效提高儿童喂药的效果,方便操作,防止在喂药过程中对儿童造成伤害,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
[0017]2、该儿科护理的喂药装置,使儿童嘴巴含住橡胶嘴,通过固定杆连接夹板,转动夹板使两个夹板放置儿童脸颊两侧,利用弹簧的弹性回弹,使夹板夹住儿童脸颊,通过该结构,有效使儿童在喂药时的精准定位,防止儿童头部乱动,药液洒出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喂药装置正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喂药装置左视图。
[0021]图中:1、注药筒;2、保温棉层;3、玻璃窗孔;4、刻度表;5、第一圆盘;6、密封塞;7、滑杆;8、限位块;9、拉环;10、温度计;11、进液管;12、阀门;13、进液口;14、第二圆盘;15、橡胶嘴;16、喂药头;17、固定杆;18、连接杆;19、夹板;20、海绵垫;21、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
[0024]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儿科护理的喂药装置,包括注药筒1,注药筒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保温棉层2,注药筒1的表面开设有玻璃窗孔3,玻璃窗孔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刻度表4,注药筒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盘5,注药筒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密封塞6,密封塞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7,滑杆7的端部贯穿第一圆盘5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限位块8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拉环9,注药筒1的表面设置有温度计10,注药筒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进液管11,进液管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液口13,注药筒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盘14,第二圆盘1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嘴15,第二圆盘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7,固定杆17的表面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8,连接杆18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夹板19,夹板1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海绵垫20。
[0025]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将调配好药液从进液口13倒入注药筒1内部,手动挤压滑杆7
将注药筒1内药液从橡胶嘴15处挤压出,通过喂药头16使药液注射至儿童口腔中,避免直接射入咽喉处,通过保温棉层2的设置对注药筒1内药液保温,通过温度计10对注药筒1内药液温度监测,利用该结构,有效提高儿童喂药的效果,方便操作,防止在喂药过程中对儿童造成伤害,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使儿童嘴巴含住橡胶嘴15,通过固定杆17连接夹板19,转动夹板19使两个夹板19放置儿童脸颊两侧,利用弹簧21的弹性回弹,使夹板19夹住儿童脸颊,通过该结构,有效使儿童在喂药时的精准定位,防止儿童头部乱动,药液洒出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0026]具体的,玻璃窗孔3的表面设置有刻度表4,玻璃窗孔3的内壁滑动连接密封塞6。
[0027]本实施例中,通过玻璃窗孔3的设置,方便对注药筒1内放置的药液观察,利用刻度表4对喂药量进行度量把控。
[0028]具体的,密封塞6的表面设有密封条,密封条滑动连接注药筒1的内壁。
[0029]本实施例中,通过密封塞6表面的密封条,有效提高注药筒1内部药液存储的密封性,防止药液渗漏。
[0030]具体的,进液管11的表面设置有阀门12,阀门12的表面设有防滑纹。
[0031]本实施例中,通过。
[0032]具体的,橡胶嘴15的表面设置有喂药头16,喂药头16对称分布在橡胶嘴15的两侧。
[0033]本实施例中,通过喂药头16的设置,防止药液直接喷射至儿童咽喉处,对儿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科护理的喂药装置,包括注药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药筒(1)的内壁设有保温棉层(2),所述注药筒(1)的表面开设有玻璃窗孔(3),所述玻璃窗孔(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刻度表(4),所述注药筒(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盘(5),所述注药筒(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密封塞(6),所述密封塞(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7),所述滑杆(7)的端部贯穿第一圆盘(5)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所述限位块(8)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拉环(9),所述注药筒(1)的表面设置有温度计(10),所述注药筒(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进液管(11),所述进液管(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液口(13),所述注药筒(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盘(14),所述第二圆盘(1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嘴(15),所述第二圆盘(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7),所述固定杆(17)的表面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8),所述连接杆(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秀状陈玉科农彩梅莫淑艳罗小米
申请(专利权)人: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