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脑系统的显示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80031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器及相关装置。该显示器包含有一显示图形画面的主显示区,其具有多行及多列的显像单元,各显像单元用来依据一对应的像素数据来显示该图形画面的一部分。该显示器主显示区中又划分出多个较小的子显示区做为显示用区块(tile),各区块亦具有多行及多列的显像单元;各区块显像单元的行数及列数分别小于该主显示区的行数及列数的显像单元;而该显示器接收序列传输的像素数据后,可以将相邻的像素数据显示于一相同的区块。(*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器及相关装置,尤指一种将显示区域划分为多个区块,并以区块为单位进行扫描显像的显示器及相关装置。
技术介绍
显示器可说是电脑系统最重要的人机界面之一。显示器能将电脑系统重要的消息、数据与数据以图形画面显示给用户;而显示器也能做为图形用户界面(GUI,Graphic User Interface);让用户能简单直觉地操控电脑系统。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要以视觉方式来呈现,像是电脑辅助设计(CAD,Computer Aided Design)、与远端网络进行图像通讯、展现电脑数据模拟结果、或是电脑系统要与用户进行视觉实时互动(real-time interaction),都需要性能更好的显示器;因此显示器及电脑系统中的相关配合装置(像是显示卡),都是现代信息业界研发的重点。请参考图1。图1为一熟知显示器20用于一电脑系统10的功能方块图。电脑系统10中设有中央处理器12、北桥电路14A、南桥电路14B、外围装置14C及显示卡16。显示器20则以一主显示区22来显示图形画面。中央处理器12用来控制电脑系统10的运作;北桥电路14A用来控制中央处理器12与显示卡16之间的信息传输,南桥电路14B则用来控制中央处理器12透过北桥电路14A与外围装置14C的信息传输。外围装置14C可以包括输入装置(如键盘、鼠标)及储存装置(如光盘机、硬盘)等。而透过显示卡16,中央处理器12则能将数据资料以图形方式显示于显示器20。而显示卡16中则设有一处理电路18A及一存储器18B(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当然,现在有些北桥电路14A已将处理电路18A整合为一,处理电路18A所使用的存储器18B就是电脑系统10主机板上的系统存储器。在显示器20中,主显示区22设有多行及多列呈矩阵排列的显像单元A;以及用来控制这些显像单元A的控制器24。如图1所示,由左至右排列(也就是沿箭头25的方向)的多个显像单元A可划分为一行,图1最上方的一行可标示为行Rp(0),次一行则标示为行Rp(1),以此类推;若主显示区22中设有M行,则图1中最下方的一行则可标示为列Rp(M-1)。当主显示区22要显示一图形画面时,各显像单元A就能依据一对应的像素数据来显示该图形画面的一部分(也就是该图形画面的一个像素);综合各显像单元所显示的,就能在主显示区22中组合出完整的图形画面。为了要控制主显示区22显示的内容,存储器18B中设有多个存储单元D,每一个存储单元D对应于一个显像单元A,各存储单元D用来储存一笔像素数据。当电脑系统10要以主显示区22显示一图形画面时,会先将对应于该图形画面的数据暂存于存储器18B中,处理电路18A会进一步依照中央处理器12的控制读取存储器18B中的数据,并进行图像处理以解算出对应的像素数据,再将各像素数据回写至存储器18B的各个存储单元D中。这些组成该图形画面的多笔像素数据会再透过处理电路18A,依序将这些像素数据一笔一笔地传输至控制器24。在熟知的显示器20中,控制器24在接收到序列的像素数据后,会依据这些像素数据逐列控制各个显像单元,以便在主显示区22中将该图形画面显示出来。为进一步说明熟知显示器20中控制器24控制各显像单元D的情形,请继续参考图2A(并同时参考图1)。图2A为熟知显示器20中显像单元控制顺序的示意图。为了清楚标示控制器24控制各显像单元显像的顺序,各显像单元A另以括号内数字足标表示顺序。就如图2A中所示,当控制器24要依据一笔一笔的像素数据控制各显像单元A显像时,会依据第一笔数据控制显像单元A(0)显像、再依据次一笔数据控制显像单元A(1)显像,依此类推。设若主显示区22中设有N列显像单元,则控制器24会先根据N笔像素数据依序控制显像单元A(0)、A(1)等等显像单元,直到行Rp(0)的所有N个显像单元(直到显像单元A(N-2)、A(N-1))都依序显像。接下来控制器2 4会根据后续的N笔像素数据控制次一行(也就是行Rp(1))的N个显像单元显像(依照顺序,也就是显像单元A(N)、A(N+1)直到显像单元A(2N-2)、A(2N-1))。控制器24逐行逐行地控制各行中的每个显像单元显像,直到行Rp(M-2)的显像单元A((M-2)*N)至显像单元A(M-1)*N-1)、以及最后一行由左至右的显像单元A(M-1)*N)至显像单元A(M*N-2)、A(M*N-1),完成对主显示区22中所有M*N个显像单元的显像控制。根据上述这种由左至右、逐行控制的方式,控制器24就能根据一笔一笔的像素数据控制对应的显像单元显像。如前所述,显示卡16中的处理电路18A除了将像素数据依序传输至控制器24,也会分担中央处理器12的工作,先进行图像处理以产生各显像单元的像素数据。以图像处理的观点来说,主显示区22中相邻显像单元的像素数据彼此也会有较为密切的连带关系,可大略视为一个整体。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形下,在一图形画面中,相邻显像单元显示出来的颜色、亮度也会相差不多。举例来说,在电脑模拟图像(CG,Computer Graphics)的领域中,反锯齿化(anti-alias)就是将图形画面中对比强烈的边界适当地添加颜色、亮相相近的渐层,以便使图形画面看起来更为悦目。因为相邻显像单元的像素数据在图像处理时连带关系较为密切,以相邻显像单元形成一区块来做为图像处理的基本单位,可以使图像处理更有效率地进行。请参考图2B(并同时参考图1及图2A)。图2B为相邻显像单元形成一图像处理基本区块的示意图;如同图2A一般,图2B中各显像单元A是以括号中的数字足标来代表各显像单元受控显像的顺序。假设以Mt行、Nt列的多个相邻显像单元来形成一区块(Mt、Nt分别小于主显示区22的总行数M及总列数N),则主显示区22区块划分后的情形就如图2B所示。其中第一个区块可标示为区块Tp(0),由行Rp(0)至Rp(M-1)每行的前Nt个显像单元形成(所以总共有Mt*Nt个显像单元)。同理,第二个区块(标示为Tp(1)),则由行Rp(0)至Rp(Mt-1)的次Nt个显像单元形成,其中包括行Rp(0)的显像单元A(Nt)至A(2Nt-1)等等,直到行Rp(Mt-1)的显像单元A((Mt-1)*N+Nt)至显像单元A((Mt-1)*N+2Nt-1))。最后,M行N列的主显示区22应该能划分出(M*N)/(Mt*Nt)个区块,最后一个区块(也就是标示为Tp((M*N)/(Mt*Nt)-1)的区块),是由行Rp(M-Mt)至Rp(M-1),各行最后Nt个显像单元形成,其中包括有行Rp(M-Mt)的显像单元A((M-Mt+1)*N-Nt)至A((M-Mt+1)*N-1),以及行Rp(M-1)的显像单元A(M*N-Nt)至A(M*N-1)。如同前面所讨论过的,电脑系统10中的处理电路18A会存取存储器18B中的像素数据以进行图像处理,再读取存储器18B中各像素的数据,一笔一笔传输至控制器24,使控制器24能依照图2A中的顺序来使各显像单元显像。由于存储器18B中各存储单元用来储存一对应显像单元的像素数据,各存储单元的配置(allocation)也会影响处理电路18A对存储器18B各像素数据的存取效率。请参考图3A(并一并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一电脑系统的显示器,其包含有: 一屏幕,该屏幕设有一主显示区,用来显示一图形画面;该主显示区中设有排列为多行及多列矩阵的多个显像单元,每一显像单元用来依据一像素数据以显示该图形画面的一部分;该主显示区中预设的多个显像单元排列为一矩阵的子显示区,该子显示区中显像单元的行数(numbet of rows)小于该主显示区显像单元的行数,该子显示区中显介单元的列数(number of columns)小于该主显示区显像单元的列数; 该电脑系统包含有: 一存储器,其具有多个依序排列的第一存储单元及多个依序排列的第二存储单元,各第二存储单元用来储存该子显示区中一显像单元的像素数据;各第一存储单元用来储存该主显示区中不属于该子显示区的显像单元的像素数据;其中该存储器于任何两个第二存储单元间未设有任何第一存储单元;以及 一处理电路,用来将该存储器中各存储单元的像素数据依序传输出去;其中当该处理电路在传输相邻两个第二存储单元的两笔像素数据时,不会在该两笔第二存储单元像素数据间传输第一存储单元的像素数据; 而该显示器另包含有: 一控制器,电连于该屏幕与该处理电路之间,用来将该处理电路传来的像素数据传输至对应的显像单元;其中该控制器可将该多笔第二存储单元像素数据传输至该子显示区的显像单元,以便使该子显示区中的多个显像单元得以显示出对应的图形画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景祥
申请(专利权)人: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