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炭和微生物菌群的混合施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9795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农用机械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生物炭和微生物菌群的混合施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均连通有盛料杯装置主体上端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转轴,转轴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相背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竖杆,两个竖杆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横杆,装置主体的下端连通有出料管,出料管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筒,螺筒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半球滤网,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搅拌爪;混合均匀的肥料经过出料管进入半球滤网中,此时转轴带动搅拌爪在半球滤网中旋转,从而将半球滤网中的肥料块粉碎,避免了较大颗粒的肥料堵塞出料管。大颗粒的肥料堵塞出料管。大颗粒的肥料堵塞出料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炭和微生物菌群的混合施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农用机械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生物炭和微生物菌群的混合施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混合施肥方法主要有:第一种是分批施加,先对农作物施加一种肥料,再施加另一种肥料,将肥料依次施加到农作物中,重复施肥工作,人工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第二种是先将多种肥料混合搅拌,搅拌好之后再施加到农作物中,避免多次施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但目前的混合施肥装置在出料时,无法过滤肥料中较大的颗粒块,致使施肥数量不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炭和微生物菌群的混合施肥装置,具有可均匀搅拌混合肥料且便于过滤大颗粒肥料的特点。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炭和微生物菌群的混合施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盛料杯,两个所述盛料杯的下端均连通有进料管,两个所述进料管的下端均贯穿装置主体并延伸至装置主体的内部,所述装置主体上端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相背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竖杆,两个所述竖杆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横杆,所述装置主体的下端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筒,所述螺筒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半球滤网,所述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搅拌爪,所述搅拌爪位于半球滤网的内部,所述装置主体的下端面安装有四个两两对称分布的脚轮。
[0005]为了方便调整出料管距离地面的高度,作为本技术一种生物炭和微生物菌群的混合施肥装置优选的,所述脚轮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上端与装置主体的下端面固定安装。
[0006]为了防止泥土与液压缸接触,进而达到对液压缸的防护作用,作为本技术一种生物炭和微生物菌群的混合施肥装置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和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波纹筒,所述液压缸位于伸缩波纹筒的内部。
[0007]为了方便控制两种肥料的使用量,作为本技术一种生物炭和微生物菌群的混合施肥装置优选的,两个所述进料管的外壁均安装有阀门,两个所述阀门的把手均贯穿装置主体并分别延伸至装置主体的左右两侧。
[0008]为了方便使用者查看两种原料的数量,作为本技术一种生物炭和微生物菌群的混合施肥装置优选的,两个所述盛料杯的外壁均印刷有刻度线。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1、该种生物炭和微生物菌群的混合施肥装置,预先将两种肥料分别放置在两个盛
料杯中,推动装置主体使其移动,装置移动的过程中,两种肥料进入装置主体内部,启动电机可带动两个竖杆和多个横杆转动,进而通过多个横杆将肥料搅拌均匀。
[0011]2、该种生物炭和微生物菌群的混合施肥装置,混合均匀的肥料经过出料管进入半球滤网中,此时转轴带动搅拌爪在半球滤网中旋转,从而将半球滤网中的肥料块粉碎,避免了较大颗粒的肥料堵塞出料管。
[0012]3、该种生物炭和微生物菌群的混合施肥装置,由于不同农作物种植开垦的犁沟深度不同,当脚轮位于犁沟中移动时,不能保证出料管位于播种土壤的上方,进而通过启动液压缸可带动装置主体上下移动,进而根据播种地面的高度而调整出料管的高度。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4]在附图中: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生物炭和微生物菌群的混合施肥装置剖面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A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B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盛料杯结构图。
[0019]图中,1、装置主体;101、出料管;2、盛料杯;201、进料管;202、阀门;204、刻度线;3、电机;301、转轴;302、搅拌爪;4、连接杆;401、竖杆;402、横杆;5、半球滤网;501、螺筒;6、液压缸;601、固定板;602、脚轮;7、伸缩波纹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2]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炭和微生物菌群的混合施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盛料杯2,两个盛料杯2的下端均连通有进料管201,两个进料管201的下端均贯穿装置主体1并延伸至装置主体1的内部,装置主体1上端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3,电机3的输出端安装有转轴301,转轴30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两个连接杆4相背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竖杆401,两个竖杆401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横杆402,装置主体1的下端连通有出料管101,出料管101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筒501,螺筒5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半球滤网5,转轴3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搅拌爪302,搅拌爪302位于半球滤网5的内部,装置主体1的下端面安装有四
个两两对称分布的脚轮602。
[0023]本实施例中:预先将两种肥料分别放置在两个盛料杯2中,推动装置主体1使其移动,装置移动的过程中,两种肥料进入装置主体1内部,启动电机3可带动两个竖杆401和多个横杆402转动,进而通过多个横杆402将肥料搅拌均匀,混合均匀的肥料经过出料管101进入半球滤网5中,此时转轴301带动搅拌爪302在半球滤网5中旋转,从而将半球滤网5中的肥料块粉碎,避免了较大颗粒的肥料堵塞出料管。
[002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脚轮60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601,固定板601的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有液压缸6,液压缸6的上端与装置主体1的下端面固定安装。
[0025]本实施例中:由于不同农作物种植开垦的犁沟深度不同,当脚轮602位于犁沟中移动时,不能保证出料管101位于播种土壤的上方,进而通过启动液压缸6可带动装置主体1上下移动,进而根据播种地面的高度而调整出料管101的高度。
[002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装置主体1和固定板6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炭和微生物菌群的混合施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盛料杯(2),两个所述盛料杯(2)的下端均连通有进料管(201),两个所述进料管(201)的下端均贯穿装置主体(1)并延伸至装置主体(1)的内部,所述装置主体(1)上端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安装有转轴(301),所述转轴(30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两个所述连接杆(4)相背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竖杆(401),两个所述竖杆(401)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横杆(402),所述装置主体(1)的下端连通有出料管(101),所述出料管(101)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筒(501),所述螺筒(5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半球滤网(5),所述转轴(3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搅拌爪(302),所述搅拌爪(302)位于半球滤网(5)的内部,所述装置主体(1)的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刘颖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