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耙组件及灭茬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9660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对称耙组件及灭茬耙,所述对称耙组包括主耙架、中耙架组件、左折叠耙架组件、右折叠耙架组件,所述左折叠耙架组件包括左折叠耙架和设置在所述左折叠耙架上的前、后两排耙片总成,所述右折叠耙架组件包括右折叠耙架和设置在所述右折叠耙架上的前、后两排耙片总成,所述中耙架组件包括中耙架和设置在所述中耙架上的耙片总成,所述左折叠耙架组件和所述右折叠耙架组件以可折叠的方式连接在所述主耙架的左、右两侧;左右耙架以及前后耙架上的耙片对称设计,无侧向牵引力,动力发挥的更充分,降低油耗;所述中耙架的前排位置设有两个背对背倾斜布置且在牵引力方向上相偏移的耙片,更充分的进行灭茬,防止遗漏灭茬。茬。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称耙组件及灭茬耙


[0001]本技术涉及带圆盘状工作部件的耙,具体涉及对称耙组件及灭茬耙。

技术介绍

[0002]根据目前国家环保政策的要求,不允许焚烧秸秆,而秸秆作为一种生物质能源,可对其进行综合利用,机械化秸秆还田便是对秸秆进行综合利用的方式之一。
[0003]灭茬耙在机械化秸秆还田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申请号为 CN201910494823.7,专利技术名称为“单体快速灭茬液压折叠耙”的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单体快速灭茬液压折叠耙,包括主牵引梁、主框架、耙地总承、碎土滚总承、行走轮和深度调节轮,主牵引梁与主框架销轴连接,加强梁和主框架之间设有前后两个支撑加强板,后部的支撑加强板上部的加强梁折弯后与主框架后部横梁连接固定,在主框架后部设有油缸支架,其油缸支架的一个角与主框架的后面角部焊接,其油缸支架的上角与行走地轮油缸销轴连接,其油缸支架的另一角与行走地轮支架销轴连接,在行走地轮支架下面设有行走轮;加强梁两端的耳部分别通过销轴与液压折叠油缸相连,主框架的两侧与左主框架和右主框架连接;液压折叠油缸分别与左主框架和右主框架连接,起到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对称耙组件,包括主耙架、中耙架组件、左折叠耙架组件、右折叠耙架组件,所述左折叠耙架组件包括左折叠耙架和设置在所述左折叠耙架上的前、后两排耙片总成,所述右折叠耙架组件包括右折叠耙架和设置在所述右折叠耙架上的前、后两排耙片总成,所述中耙架组件包括中耙架和设置在所述中耙架上的耙片总成,所述左折叠耙架组件和所述右折叠耙架组件以可折叠的方式连接在所述主耙架的左、右两侧,所述中耙架组件设置在所述主耙架的下方;其特征在于:站在牵引力方向向后看所述耙片总成,位于所述左折叠耙架前排的耙片的凹状侧面倾斜地朝向外侧且朝向前方,位于所述右折叠耙架前排的耙片的凹状侧面倾斜地朝向外侧且朝向前方,位于所述左折叠耙架后排的耙片的凹状侧面倾斜地朝向内侧且朝向前方,位于所述右折叠耙架后排的耙片的凹状侧面倾斜地朝向内侧且朝向前方;所述中耙架的前排设有背对背布置且在牵引力方向上相偏移的第一耙片和第二耙片,以耙片的凸状侧面为背,以耙片的凹状侧面为面,所述第一耙片和所述第二耙片的凹状的侧面倾斜地朝向外侧且朝向前方;所述前排耙片与所述后排耙片交错排列,所述前排耙片包括设置在左折叠耙架、右折叠耙架和中耙架上的前排的耙片总成;所述后排的耙片总成包括设置在左折叠耙架、中耙架和右折叠耙架后排的耙片总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称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耙片和所述第二耙片位于同一个耙片总成上,或所述第一耙片和所述第二耙片位于同一个耙片固定座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称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耙架的前排还对称设置有第三耙片,所述第三耙片位于所述第一耙片和第二耙片的外侧,所述第三耙片的凹状的侧面倾斜地朝向外侧且朝向前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称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折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洪鑫王林峰朱海涛陈广陈少良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博登泰科工业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