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爬架的踏板支撑件及建筑爬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9647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爬架的踏板支撑件及建筑爬架,用于建筑爬架的踏板支撑件包括支撑件本体,支撑件本体包括上支撑边、第一安装边、第二安装边及加强斜撑边,安装边上有安装孔,安装边的上端分别与上支撑边的两端连接,加强斜撑边的两端分别与安装边的下端连接,所述支撑件本体采用铝合金一体挤压成型。建筑爬架包括脚踏板及支撑在脚踏板两侧的支撑立杆,还包括用于建筑爬架的踏板支撑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铝合金挤压成型的支撑件,加工方便快捷,降低工人劳动强度,重量轻,可有效实现建筑爬架的轻量化目标,安装拆卸方便快捷,且支撑稳定性高;耐腐蚀性比较强,表面不需做防腐处理,到报废时,回收残值较高。回收残值较高。回收残值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爬架的踏板支撑件及建筑爬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爬架的踏板支撑件及建筑爬架,属于建筑用爬架


技术介绍

[0002]建筑用爬架又叫提升架,它是近年来开发的新型脚手架体系,主要应用于高层剪力墙式楼盘,它能沿着建筑物往上攀升或下降。这种体系使脚手架技术完全改观:一是不必翻架子;二是免除了脚手架的拆装工序,可以一次组装后一直用到施工完毕,且不受建筑物高度的限制,极大的节省了人力和材料,并且在安全角度也对于传统的脚手架有较大的改观,在高层建筑中极具发展优势。
[0003]建筑爬架是通过水平方向的脚踏板加上竖直方向的支撑立杆,构成多个四边形结构,由于其结构本身的特点带了稳定性的缺陷,其中支撑立杆包括竖杆、竖向导轨等能起到支撑脚踏板的作用部件。为了提高爬架稳定性,故需要在脚踏板的底部设置支撑件,现有的支撑件采用为矩形管型钢加工而成,需要对型钢进行锯切下料、钻孔、焊接、防腐处理、尺寸检测、焊口质量检测、扭拧及平整度检测等,重量沉,耗用人工工时多,焊接产生的烟雾、粉尘、电弧光辐射及表面防腐处理易造成环境污染及对操作者健康的损伤,虽然表面做了防腐处理,但也阻挡不了矩形管内部的腐蚀,导致现有支撑件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无需做防腐处理,安装更加方便快捷,支撑稳定可靠的用于建筑爬架的踏板支撑件及建筑爬架。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建筑爬架的踏板支撑件,包括支撑件本体,所述支撑件本体包括上支撑边、第一安装边、第二安装边及加强斜撑边,所述第一、第二安装边上分别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第二安装边的上端分别与所述上支撑边的两端连接,所述加强斜撑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边、所述第二安装边的下端连接,所述支撑件本体采用铝合金一体挤压成型。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上支撑边支撑在爬架的脚踏板的底部,通过安装孔实现支撑件在爬架上的稳定安装,加强斜撑边支撑并加强两安装边稳定性,实现对爬架的支撑;支撑件采用铝合金挤压成型,加工方便快捷,降低工人劳动强度,铝合金重量轻,可有效实现支撑件甚至建筑爬架的轻量化目标;耐腐蚀性比较强,表面不需做防腐处理,到报废时,回收残值较高。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上支撑边、第一安装边及加强斜撑边上分别设有镂空孔。
[000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满足支撑件支撑强度的前提下,进一步减轻支撑件的重量,能有效实现爬架的轻量化目标。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边与所述第二安装边的长度相等,所述支撑件本体还包括下加强边,所述下加强边连接所述第一安装边与第二安装边的下端。
[00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支撑件整体呈四边形,其内有加强斜撑边支撑,支撑面积大,提高了支撑件的支撑稳定性。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上支撑边、第一安装边、第二安装边、加强斜撑边及下加强边上分别设有镂空孔。
[00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满足支撑件支撑强度的前提下,进一步减轻支撑件的重量,能有效实现爬架的轻量化的目标。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上支撑边、第一安装边、第二安装边及下加强边呈矩形结构,所述加强斜撑边连接所述矩形结构的对角位置。
[00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支撑边、安装边及下加强边呈四边形结构,加强斜撑边设置在四边形结构的对角线位置上,提高支撑件的支撑稳定性。
[0016]进一步的,靠近所述加强斜撑边的所述第一、第二安装边上的安装孔与所述加强斜撑边之间的距离为第一、第二安装边的长度的1/3

1/2之间。
[00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加强斜撑边连接两对角位置,在连接位置处加强斜撑边与安装边距离较近,若将安装孔设置在该位置,则不利于支撑件的安装,安装孔距离对角连接位置大于三分之一位置处,加强斜撑边与安装边之间便预留了足够的螺栓安装位置,利于支撑件在爬架上的安装,安装不仅操作更加方便,而且安装更加稳定可靠。
[0018]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建筑爬架,包括脚踏板及支撑在脚踏板两侧的支撑立杆,还包括如上所述的用于建筑爬架的踏板支撑件,所述第一安装边通过其安装孔与位于脚踏板一侧的所述支撑立杆连接,所述第二安装边通过其安装孔与位于脚踏板另一侧的支撑立杆连接,所述上支撑边设置在所述脚踏板的底部。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安装边上的安装孔将该支撑件安装在脚踏板的下方,上支撑边支撑脚踏板的底部,第一、第二安装边与两侧的支撑立杆连接支撑,脚踏板支撑件采用铝合金一体挤压成型,不仅重量轻,便于建筑爬架的组装,安装拆卸方便快捷,而且支撑强度大,提高了建筑爬架的支撑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支撑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支撑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支撑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支撑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建筑爬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建筑爬架采用实施例1支撑件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技术建筑爬架采用实施例2支撑件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上支撑边;2、第一安装边;3、第二安装边;4、加强斜撑边;5、安装孔;6、镂空孔;7、下加强边;8、脚踏板;9、支撑立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实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9]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建筑爬架的踏板支撑件,包括支撑件本体,所述支撑件本体包括上支撑边1、第一安装边2、第二安装边3及加强斜撑边4,所述第一、第二安装边上分别设有安装孔5,所述第一、第二安装边的上端分别与所述上支撑边的两端连接,所述加强斜撑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边、所述第二安装边的下端连接,所述支撑件本体采用铝合金一体挤压成型。支撑件整体呈三角支撑结构,支撑稳定性高。
[0030]所述上支撑边、第一安装边及加强斜撑边上分别设有镂空孔6。在满足支撑件支撑强度的前提下,减轻重量,能有效实现爬架的轻量化目标。
[0031]实施例2,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安装边与所述第二安装边的长度相等,所述支撑件本体还包括下加强边7,所述下加强边连接所述第一安装边与第二安装边的下端。支撑件整体呈四边形支撑结构,其内有加强斜撑边支撑,支撑面积大,提高了支撑件的支撑稳定性。
[0032]所述上支撑边、第一安装边、第二安装边、加强斜撑边及下加强边上分别设有镂空孔6。在满足支撑件支撑强度的前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爬架的踏板支撑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件本体,所述支撑件本体包括上支撑边、第一安装边、第二安装边及加强斜撑边,所述第一、第二安装边上分别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第二安装边的上端分别与所述上支撑边的两端连接,所述加强斜撑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边、所述第二安装边的下端连接,所述支撑件本体采用铝合金一体挤压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边、第一安装边及加强斜撑边上分别设有镂空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边与所述第二安装边的长度相等,所述支撑件本体还包括下加强边,所述下加强边连接所述第一安装边与第二安装边的下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踏板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边、第一安装边、第二安装边、加强斜撑边及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仁怀刘学成尚厚延姜玉楷马智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活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