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透水混凝土的堤坝生态护坡植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9616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透水混凝土的堤坝生态护坡植草结构,属于生态护坡植草结构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植被层被雨水或风浪冲刷后,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从下到上依次包括素土夯实层、过滤层、混凝土层和植被层,所述植被层上设置有多个框架结构,在每个框架结构内设置有多个L型结构,以及设置在L型结构上用于种植植物的土壤层;所述L型结构包括横向结构和竖向结构,横向结构的一端与框架结构内的混凝土层相固定,另一端与竖向结构相连接,所述横向结构的两侧分别与框架结构的两侧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堤坝生态防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堤坝生态防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堤坝生态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透水混凝土的堤坝生态护坡植草结构


[0001]一种基于透水混凝土的堤坝生态护坡植草结构,用于堤坝生态防护,属于生态护坡植草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堤坝护坡是保护堤坝上下游坡使其免受自然力破坏的一项重要设施。
[0003]堤坝护坡的型式一般有上游护坡:种植草皮、干砌石、堆石、浆砌石、混凝土预制块、混凝土板或钢筋混凝土板及框格填石护坡等;70年代以来已开始研究试用沥青混凝土护坡,采用土壤水泥护坡,并开始应用土工纺织物护坡。下游护坡采用碎石或卵石护坡、堆石、干砌石、框格填石护坡及草皮护坡等。上游护坡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坝坡被风浪冲刷、水流淘刷、冰凌破坏、坝体冻胀、雨水冲蚀及动植物破坏等。下游护坡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雨水冲蚀、坝体冻胀及动植物的破坏等,并防止无粘性土被风吹散。
[0004]现有技术中,开始采用生态堤防进行护坡,生态堤防(即堤坝生态护坡植草结构)是恢复河流湖泊护岸的自然性,或使之具备“可渗透性”的人工堤防,既保证了堤防与河流之间的水体交换,又为鱼类、鸟类、两栖类、昆虫类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等问题;
[0005]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生态堤防依次包括素土夯实层、过滤层、混凝土层和植被层;在有些方案中,通过设置通孔来防止植被层的水分流失,在有些方案中,通过设置通水槽来防止素土夯实层中水分的流失,但现有技术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0006]一、植被层被雨水或风浪冲刷后,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0007]二、采用设置通水槽的方式来防止素土夯实层的水分流失,其结构复杂。
>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透水混凝土的堤坝生态护坡植草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植被层被雨水或风浪冲刷后,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10]一种基于透水混凝土的堤坝生态护坡植草结构,从下到上依次包括素土夯实层、过滤层、混凝土层和植被层,所述植被层上设置有多个框架结构,在每个框架结构内设置有多个L型结构,以及设置在L型结构上用于种植植物的土壤层;
[0011]所述L型结构包括横向结构和竖向结构,横向结构的一端与框架结构内的混凝土层相固定,另一端与竖向结构相连接,所述横向结构的两侧分别与框架结构的两侧相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L型结构为加筋的混凝土,L型结构通过加强筋与框架结构进行加固。
[0013]进一步,沿防护坡的倾斜方向的左右两侧,所述框架结构上设置有穿设在各 L型结构的横向结构上的渗水管,所述渗水管的低端穿设出框架结构,所述渗水管上设置有多个渗水孔。
[0014]进一步,所述渗水管包括内管和套设在内管外的外管,位于低端一侧的内管与外管密封连接;
[0015]所述渗水孔包括设置在内管上的内渗水孔和设置在外管上的外渗水孔;
[0016]所述内管和外管间设置有过滤外渗水孔进入的浑浊液体中的泥沙的过滤层。
[0017]进一步,所述内渗水孔设置在内管的高端一侧,对应各L型结构与框架结构所形成的区域,外管上都设置有外渗水孔。
[0018]进一步,两两框架结构之间的间隔距离为5cm

10cm。
[0019]进一步,所述横向结构与混凝土层相垂直,所述竖向结构与横向结构的角度为100
°‑
135
°

[0020]进一步,所述混凝土层为透水混凝土层。
[0021]进一步,所述框架结构为方形框架结构或圆形框架结构或多边形框架结构。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3]一、本技术的防护坡依次包括素土夯实层、过滤层、混凝土层和植被层,并且植被层上设置有框架结构和L型结构,通过各L型结构与框架结构相配合来铺设土壤层,并在土壤层上种植植物,通过L型结构对各区域内的土壤层进行分区域保护,即可通过竖向结构可抗风浪和雨水冲击,并且竖向结构可减少风浪的冲击力度,还可防止部分土壤被风浪和雨水带走;
[0024]二、本技术中的L型结构为加筋的混凝土,并通过加强筋与框架结构进行加固,目的是为了提高L型结构的抗冲击力;
[0025]三、本技术中渗水管和渗水孔的设置是为了能将框架结构内聚集的水快速排出去,防止雨后或风浪冲击后水量过多,影响植物的生长;
[0026]四、本技术将渗水管设置为双层结构,并通过过滤层进行泥土过滤,减少排出的水的浑浊程度,即可防止土壤流失;
[0027]五、本技术中内渗水孔设置在内管的高端一侧,浑浊的液体可在内管和外管之间先过滤沉淀再从上端溢出,使溢出的水的含土量减少;
[0028]六、两两框架之间设置间距,一是为了能通过各间距形成排水通道,二是通过两两框架结构间的间距让框架结构的边缘或间距成为维护人员的踩踏点,防止踩踏植物,影响植物的生长;
[0029]七、本技术中竖向结构与横向结构的角度为100
°‑
135
°
,目的是为了能让植物有更多的生长空间,并且能便于维护人员能站立,对各框架结构内的结构和植物等进行维护;
[0030]八、本技术的混凝土层为透水混凝土层,即可通过透水混凝土层减少素土夯实层中水分的流失。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该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32]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技术中框架结构设置设置L型结构和渗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3为本技术中渗水管的示意图;
[0035]图4为本技术中内渗水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3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透水混凝土的堤坝生态护坡植草结构,从下到上依次包括素土夯实层(1)、过滤层(2)、混凝土层(3)和植被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层(4)上设置有多个框架结构(5),在每个框架结构(5)内设置有多个L型结构(6),以及设置在L型结构(6)上用于种植植物的土壤层;所述L型结构(6)包括横向结构(7)和竖向结构(8),横向结构(7)的一端与框架结构(5)内的混凝土层(3)相固定,另一端与竖向结构(8)相连接,所述横向结构(7)的两侧分别与框架结构(5)的两侧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透水混凝土的堤坝生态护坡植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结构(6)为加筋的混凝土,L型结构(6)通过加强筋(9)与框架结构(5)进行加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透水混凝土的堤坝生态护坡植草结构,其特征在于:沿防护坡的倾斜方向的左右两侧,所述框架结构(5)上设置有穿设在各L型结构(6)的横向结构(7)上的渗水管(10),所述渗水管(10)的低端穿设出框架结构(5),所述渗水管(10)上设置有多个渗水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透水混凝土的堤坝生态护坡植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管(10)包括内管(11)和套设在内管(11)外的外管(12),位于低端一侧的内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国冯芮张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