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态光散射毛细管样品池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9511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动态光散射毛细管样品池检测装置,包括激光发射器、毛细管以及光电检测器,其中,激光发射器的入射激光光束垂直于毛细管外立面入射,光电检测器的光纤头位于与激光光束水平垂直的方向;所述毛细管内壁和外壁截面均为正方形,内壁截面的正方形边长不大于1mm;毛细管两端均为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满足极微量样品测试需求,包括最低样品量需求为3μL,正常样品量需求为5μL的情况,可有效抑制大颗粒,尤其是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态光散射毛细管样品池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动态光散射检测技术,具体为一种动态光散射毛细管样品池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纳米粒度仪基于动态光散射技术,使用一束激光照亮样品,通过光电检测器检测悬浮在液体中颗粒的布朗运动造成的散射光的波动。原始的散射光光强随时间的波动信号通过相关性计算得到体系的相关曲线,进而通过不同的数学模型,如累积法或者多指数法得到颗粒的粒径和粒径分布。
[0003]通常来说,纳米粒度仪可以有效检测约1纳米至1000纳米粒径范围内的颗粒体系,具有测试速度快、范围宽、重复性及准确性好等特点,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0004]目前的纳米粒度仪广泛使用的样品池设计为内径10
×
10mm的方形样品池,正常样品量需求为1

3mL,无法有效满足用户对于微量样品的测试需求。市场中也存在一些微量样品池,其对于样品量需求可以降低至 30

50μL,但是价格昂贵,加样过程中容易产生气泡,不利于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微量样品池加样过程中容易产生气泡、微量样品池不易清洗以及无法满足5μL以下微量样品的测试需求等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动态光散射毛细管样品池检测装置,包括激光发射器、毛细管以及光电检测器,其中,激光发射器的入射激光光束垂直于毛细管外立面入射,光电检测器的光纤头位于与激光光束水平垂直的方向。
[0008]所述毛细管内壁和外壁截面均为正方形,内壁截面的正方形边长不大于1mm;毛细管两端均为开口。
[0009]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及优点:
[0010]1.本技术动态光散射毛细管样品池检测装置光程低,可以进一步抑制高浓度、高浊度样品的多重光散射效应,得到更加准确的粒径结果。
[0011]2.本技术可以满足极微量样品测试需求,包括最低样品量需求为 3μL,正常样品量需求为5μL的情况,通过利用毛细管壁效应,有效抑制大颗粒,尤其是1

10μm范围内大颗粒的沉降效应,使得大颗粒的检测结果更为准确,重复性更好。
[0012]3.本技术成本较低,毛细管可以重复利用,使用方便,用户可以将毛细管一端直接插入样品液面下,利用毛细管壁效应将样品直接吸入毛细管内,加样过程中不会产生气泡。
[0013]4.本技术备具有很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推广应用后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广泛应用于精密的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及其它产品中,主要应用于医疗卫
生、生物制药、农业科研、环境保护等研究应用领域。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新型动态光散射毛细管样品池光路立体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新型动态光散射毛细管样品池光路水平方向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新型毛细管样品池结构图。
[0017]其中,1为毛细管,2为样品,3为激光,5为散射光,6为光电检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
[0019]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动态光散射毛细管样品池检测装置,包括激光发射器、毛细管1以及光电检测器,其中,激光发射器的入射激光光束垂直于毛细管1外立面入射,光电检测器的光纤头位于与激光3光束水平垂直的方向。
[0020]如图3所示,毛细管内壁和外壁截面均为正方形,内壁截面的正方形边长不大于1mm;毛细管两端均为开口。
[0021]本实施例中,毛细管1做为样品池,其内壁和外壁截面均为正方形设计,内壁截面的正方形边长不大于1mm。毛细管1两端均为开口设计,方便样品加入和清洗。
[0022]使用毛细管样品池进行动态光散射测试的光路图如图1~2所示,入射激光3光束垂直于样品池外立面入射,穿过毛细管1的管壁,照射至样品2 上;光电检测器(或者连接检测器的光纤头)位于和激光3光束水平垂直的方向,使于光电检测器的光纤头可接收90度角散射光信号。
[0023]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及原理如下:
[0024]对于样品池中颗粒的悬浮液体系,使用内部横截面为不超过1x1mm 的方形光学透明材料构成的两端均为开口的毛细管作为样品盛放装置进行动态光散射检测,得到颗粒的粒径和粒径分布信息。具体为:激光器产生的入射光由方形毛细管壁垂直的方向入射,光电检测器被设置在90度角接收样品的散射光强,光强数字信号通过数据采集卡传输到电脑进行相关计算或者在数据采集卡上进行相关计算(采用现有技术),从而得到相关曲线信号,进而通过累积法得到颗粒的平均粒径和分布系数PDI,以及通过多指数模型的拟合得到颗粒的粒径分布信息。
[0025]光程即激光光束到安放检测器一侧的毛细管内壁距离小于0.5mm,可以进一步抑制高浓度、高浊度样品的多重光散射效应,得到更加准确的粒径结果。
[0026]采用本技术进行检测,样品量需求极小。最低样品量需求为3μL,正常样品量需求为5μL,可以满足极微量样品测试需求。可以利用毛细管壁效应,有效抑制大颗粒,尤其是1

10μm范围内大颗粒的沉降效应,使得大颗粒的检测结果更为准确,重复性更好。成本较低,毛细管可以重复利用。同时,用户可以将毛细管一端直接插入样品液面下,利用毛细管壁效应将样品直接吸入毛细管内,加样过程中不会产生气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态光散射毛细管样品池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发射器、毛细管以及光电检测器,其中,激光发射器的入射激光光束垂直于毛细管外立面入射,光电检测器的光纤头位于与激光光束水平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光宁辉陈权威刘岳强李晓旭刘诗玘郑浩
申请(专利权)人: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