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双模板法制备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9468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介孔二氧化硅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双模板法制备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和/或CTAC)和磺化杯芳烃(SC[n],n=4或8)为模板剂,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采用一锅法反应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球,再通过煅烧处理将模板剂去除,得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控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磺化杯芳烃的用量比,可以方便的实现二氧化硅纳米球粒径的调控,所得产物粒径可调范围较宽,且制备方法简单,产率较高。实施例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制备得到粒径为50~160nm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160nm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160nm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模板法制备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介孔二氧化硅
,尤其涉及一种双模板法制备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是利用有机分子为模板剂形成的具有多孔结构的纳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高、易于表面功能化、生物相容性好和热稳定性强等优点,在催化、分子吸附和药物递送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Kresge团队于1992年首次成功合成了介孔二氧化硅有序分子筛MCM

41,引起了介孔材料的研究热潮。
[0003]在药物递送领域,根据待递送的药物调控载体的粒径尺寸是十分必要的。目前针对介孔材料药物载体的研究大多数是围绕MCM

41展开的,但是MCM

41粒径的可调控范围较窄,仅能制备得到粒径为100~200nm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难以制备得到粒径为100nm以下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无法满足载体对各类药物分子的负载需求。
[0004]专利CN105236417A中公布了一种粒径大小可调控的球形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模板法制备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磺化杯芳烃、正硅酸乙酯、碱性物质和水混合进行反应,得到产物料液;将所述产物料液进行固液分离,将所得固体产物洗涤、干燥后进行煅烧处理,得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或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所述磺化杯芳烃包括磺化杯[4]芳烃和/或磺化杯[8]芳烃;所述正硅酸乙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磺化杯芳烃的摩尔比为1:(0.055~0.065):(0~0.002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所得料液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21~63mmol/L,磺化杯芳烃的浓度为0.0525~2.1mmol/L。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阳离子所带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霞范笑男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