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操控的颅脑损伤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9452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大鼠颅脑损伤仪器结构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便于操控的颅脑损伤仪器,包括底座、第一支架、支撑座、旋转螺杆、第二支架、固定套、针管、压力表、阀门、弹性体和针管活塞,所述的支撑座、旋转螺杆、固定套、针管、弹性体和针管活塞共中心线;所述的第一支架固定在支撑座的下端,所述的第二支架固定在固定套的下端;旋转螺杆与支撑座的端部螺纹连接;所述的底座上设有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相配合的固定槽。可以其价格经济实惠,结构简单,调节压力直观,精度高、可重复性强,便于观察撞击角度、精确压基准力输出的颅脑损伤仪器。精确压基准力输出的颅脑损伤仪器。精确压基准力输出的颅脑损伤仪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操控的颅脑损伤仪器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大鼠颅脑损伤仪器结构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便于操控的颅脑损伤仪器。
[0003]
技术介绍

[0004]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一种常见的神经急危重症,具有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由此带来的颅脑、脊髓损伤对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已成为全球医疗卫生事业的焦点和难点。虽然随着手术和介入技术的发展,我们对创伤性脑损伤治疗已取得了部分进步,但对创伤性脑损伤的预后改善仍不理想。因此研究脑损伤后的神经生化、神经病理生理等方面的变化,探索行之有效的脑保护治疗方案,将有助于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故建立各种便于观察和施加干预因素、控制性佳、可分级、可复制性好并符合人类脑创伤特 点的创伤性脑损伤模型,是目前创伤性脑损伤的研究热点。
[0005]液压颅脑损伤仪fluid percussion injury,FPI是一种能够产生可控制和可测量压力的仪器,主要用于小动物的神经研究,根据研究行为与生理发生变化的不同要求,液压颅脑损伤仪可以对脑部或皮质层产生多种不同程度的创伤。液压颅脑损伤仪中的液压能够模拟产生多种轻微到中等的脑创伤的动物模型。
[0006]目前国内使用的进口液压颅脑损伤仪多是由VCU大学所制作设计的。其具有方便排除气泡、便于观察撞击角度、集成压基准力输出、精确冲击压力等优点。但其价格昂贵,调节压力不直观,所以急需开发出精度高、可重复性强、经济实惠的国产替代产品。
[0007]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操控的颅脑损伤仪器,可以其价格经济实惠,结构简单,调节压力直观,精度高、可重复性强,便于观察撞击角度、精确压基准力输出的颅脑损伤仪器。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涉及大鼠颅脑损伤仪器结构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便于操控的颅脑损伤仪器,包括底座、第一支架、支撑座、旋转螺杆、第二支架、固定套、针管、压力表、阀门、弹性体和针管活塞,可以其价格经济实惠,结构简单,调节压力直观,精度高、可重复性强,便于观察撞击角度、精确压基准力输出的颅脑损伤仪器。
[0010]所述的支撑座、旋转螺杆、固定套、针管、弹性体和针管活塞共中心线;所述的第一支架固定在支撑座的下端,所述的第二支架固定在固定套的下端;旋转螺杆与支撑座的端部螺纹连接;所述的底座上设有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相配合的固定槽。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操控的颅脑损伤仪器所述的弹性
体位于支撑座的内腔,且弹性体位于旋转螺杆与针管活塞之间。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操控的颅脑损伤仪器所述的弹性体为弹性橡胶或者弹簧。
[00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操控的颅脑损伤仪器所述的旋转螺杆和针管活塞与弹性体接触部设有接触板。
[00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操控的颅脑损伤仪器所述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与底座为可拆卸活动连接。
[001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操控的颅脑损伤仪器所述的弹性体为弹性橡胶或者弹簧。
[001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操控的颅脑损伤仪器所述的支撑座的材料为ABS。
[001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操控的颅脑损伤仪器使用该便于操控的颅脑损伤仪器的脊髓损伤打击器。
[001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操控的颅脑损伤仪器所述的透明条有多个,阀门为电磁阀。
[0019]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操控的颅脑损伤仪器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操控的颅脑损伤仪器,可以其价格经济实惠,结构简单,调节压力直观,精度高、可重复性强,便于观察撞击角度、精确压基准力输出的颅脑损伤仪器。
[0020]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操控的颅脑损伤仪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操控的颅脑损伤仪器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操控的颅脑损伤仪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操控的颅脑损伤仪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使用该便于操控的颅脑损伤仪器的脊髓损伤打击器的竖直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底座1;第一支架2;支撑座3;旋转螺杆4;第二支架5;固定套6;针管7;压力表8;阀门9;弹性体10;针管活塞11。
[0028]具体实施方式
[0029]实施例一:下面结合图1

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涉及大鼠颅脑损伤仪器结构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便于操控的颅脑损伤仪器,包括底座1、第一支架2、支撑座3、旋转螺杆4、第二支架5、固定套6、针管7、压力表8、阀门9、弹性体10和针管活塞11,可以其价格经济实惠,结构简单,调节压力直观,精度高、可重复性强,便于观察撞击角度、精确压基准力输出的颅脑损伤仪器。
[0030]如图1

4所示,支撑座3的材料优选为ABS,支撑座3的材料也可以为医用不锈钢,为
ABS,支撑座3、旋转螺杆4、固定套6、针管7、弹性体10和针管活塞11为圆柱形,且共中心线;第一支架2固定连接在支撑座3的下端,第二支架5固定连接在固定套6的下端;结合图1和图2,旋转螺杆4与支撑座3的端部螺纹连接;底座1上设有与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5相配合的固定槽,底座1与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5固定连接,可以采用顶丝将底座1与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5的相对位置固定,可拆卸。
[0031]结合图2

4,弹性体10位于支撑座3的内腔,且弹性体10位于旋转螺杆4与针管活塞11之间,弹性体10为弹性橡胶或者弹簧,弹性体10的作用是为了缓冲旋转螺杆4与针管活塞11之间的硬接触,同时,在转动旋转螺杆4后,旋转螺杆4与支撑座3之间位置固定后,弹性体10具有保持对针管活塞11施加一个稳定的力,使得针管7内的液压稳定,当打开阀门9时,瞬间压力与压力表8上数值相同,从阀门9流出的液体,可以对脑部或皮质层产生多种不同程度的创伤。液压能够模拟产生多种轻微到中等的脑创伤的动物模型。
[0032]结合图4,旋转螺杆4和针管活塞11与弹性体10接触部设有接触板,接触板的作用方便弹性体10伸缩。
[0033]底座1上设有若干通孔,方便将底座1固定在试验台上。
[0034]实施例二:下面结合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使用该便于操控的颅脑损伤仪器的脊髓损伤打击器,阀门9为电磁阀。
[0035]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操控的颅脑损伤仪器,包括底座(1)、第一支架(2)、支撑座(3)、旋转螺杆(4)、第二支架(5)、固定套(6)、针管(7)、压力表(8)、阀门(9)、弹性体(10)和针管活塞(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座(3)、旋转螺杆(4)、固定套(6)、针管(7)、弹性体(10)和针管活塞(11)共中心线;所述的第一支架(2)固定在支撑座(3)的下端,所述的第二支架(5)固定在固定套(6)的下端;旋转螺杆(4)与支撑座(3)的端部螺纹连接;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与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5)相配合的固定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操控的颅脑损伤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体(10)位于支撑座(3)的内腔,且弹性体(10)位于旋转螺杆(4)与针管活塞(11)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操控的颅脑损伤仪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晨亮胡声肖文波谢秀静蒋天安李珉龙文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