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照明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8926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持照明设备,包括照明模组,具有外壳和配置于外壳上的照明组件;及手持模组,具有手持壳体和配置于手持壳体上的电源组件;电源组件电连接于照明组件,照明模组通过转动机构可转动地与手持模组连接;转动机构包括:转动构件,具有两形成在外壳和手持壳体一方上且分别具有一转孔的转动部;转轴构件,具有两形成在外壳和手持壳体的另一方上的转轴部,且两转轴部沿朝远离对方的方向延伸;及两轴向限位部,分别形成在一转轴部的端部上;转孔适配于转轴部;且沿转轴部的轴向,两转孔的端缘位于两轴向限位部之间。转孔的端缘位于两轴向限位部之间。转孔的端缘位于两轴向限位部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照明设备


[0001]本技术涉属于工具照明
,具体涉及一种手持照明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手持式照明设备由于机动性高,实用方便,所以备受人们的青睐。但受传统手持式照明设备的特殊结构以及照明区域的限制,手持式照明设备的照明模组和手持模组通过刚性固定在一起。刚性固定在一起的照明模组和手持模组无法根据不同的场景需求来调节照明角度,使用不便。鉴于该问题,专利技术人提出了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持照明设备,达到实现能够调节照明角度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手持照明设备,其包括:照明模组,具有外壳和配置于所述外壳上的照明组件;及手持模组,具有手持壳体和配置于所述手持壳体上的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电连接于所述照明组件,所述照明模组通过转动机构可转动地与所述手持模组连接;
[0004]转动机构包括:转动构件,具有两形成在所述外壳和手持壳体一方上且具分别有一转孔的转动部;转轴构件,具有两形成在所述外壳和手持壳体的另一方上的转轴部,且两所述转轴部沿朝远离对方的方向延伸;及两轴向限位部,分别形成在一所述转轴部的端部上;所述转孔适配于所述转轴部;且沿转轴部的轴向,两所述转孔的端缘位于两所述轴向限位部之间。
[0005]较佳地,沿轴向,所述转动构件邻接在所述轴向限位部上。
[0006]较佳地,所述转动部具有连通所述转孔的第一走线空间,所述转轴构件具有第二走线空间,所述第二走线空间通过穿过一转轴部的走线孔来连通所述第一走线空间、以使所述电源组件和照明组件能够通过导线实现电连接。
[0007]较佳地,另一转轴部的端部配置有一阻尼部,所述转动构件上配置有一具有阻尼转动孔的阻尼件,所述阻尼部与所述阻尼转动孔的内周侧阻尼配合;其中,所述阻尼部靠近所述转动构件侧的端面构成为一轴向限位部。
[0008]较佳地,所述转动部面向所述转轴构件的端面与所述转轴构件间隙配合。
[0009]较佳地,所述转动部形成在所述手持壳体上,所述转轴部形成在所述外壳上;所述转轴构件朝第一方向延伸并位于两所述转动部之间。
[0010]较佳地,所述手持壳体包括手持部和具有所述转动部的过线部,所述过线部具有连通所述转孔的第一走线空间,所述手持部具有用于收纳电源组件的收纳腔,所述第一走线空间连通所述收纳腔;
[0011]其中,所述转轴构件具有第二走线空间所述第二走线空间通过穿过一转轴部的走线孔来连通所述第一走线空间、以使所述电源组件和照明组件能够通过导线实现电连接。较佳地,所述过线部包括与所述手持部一体成型的第一走线构成部、以及可拆卸地安装在
第一走线构成部上的第二走线构成部,所述第二走线构成部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走线构成部上时形成了所述第一走线空间。
[0012]较佳地,所述外壳朝第一方向延伸并构成长条形结构,所述照明组件包括配置于外壳上远离所述转轴部的一端的第一照明部、以及沿外壳的长度方向配置的第二照明部。较佳地,手持照明设备包括有以相对所述外壳能够转动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外壳上的挂钩,所述挂钩配置于靠近外壳上远离所述转轴部的一端、且能够通过转动来收纳进开设于外壳上的收纳槽里。
[0013]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14]在一种方式所涉及的手持照明设备中,通过转轴构件夹设于转动构件内,进一步地将转动构件上的两个转孔的端缘夹于转轴构件的两个轴向限位部之间,使得照明模组和手持模组沿着转动部的轴向能够夹紧,达到使照明模组和手持模组不会沿着轴向有相对活动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5]图1和图2为本技术的手持照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2中A

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手持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手持模组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图5中B

B处的剖示图;
[0020]图7和图8为本技术的照明模组在不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9为本技术的第一照明部和第二照明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识
[0023]1、手持模组;11、手持部;111、收纳腔;12、过线部;121、第一走线构成部; 122、第二走线构成部;13、电源组件;14、后盖组件;2、照明模组;21、第一照明部;22、第二照明部;23、挂钩;3、转动构件;31、转动部;32、转孔;33、阻尼件;34、第二走线空间;4、转轴构件;41、转轴部;42、走线孔;43、阻尼部;44、第一走线空间;45、轴向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上端”、“下端”、“上段”、“下段”、“上侧”、“下侧”、“中间”、“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
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现结合图1至图9对本申请的方案的结构以及功能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7]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持照明设备,参考图1、图2和图3,其包括照明模组2、手持模组1以及一转动构件3。照明模组2包括有外壳和照明组件,照明组件可拆卸地配置在外壳上。结合图5,手持模组1具有手持壳体和电源组件13,电源组件13配置于手持壳体内,其中,手持壳体具有用于收纳该电源组件13的收纳腔111,电源组件13电连接于照明组件。在手持壳体的后端具有用于装入和拆出电源组件的开口,手持模组具有用于封闭该开口的后盖组件14。照明模组2通过转动机构可转动地与手持模组1连接。
[0028]参考图3,转动机构包括转动构件3、转轴构件4以及两轴向限位部45。转动构件 3具有两形成在外壳和手持壳体一方上且具有一转孔32的转动部31,转轴构件4具有两形成在外壳和手持壳体的另一方上的转轴部41,且两转轴部41沿朝远离对方的方向延伸。一个轴向限位部45形成在一转轴部41的端部上,另一个轴向限位部45形成在另一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照明模组,具有外壳和配置于所述外壳上的照明组件;及手持模组,具有手持壳体和配置于所述手持壳体上的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电连接于所述照明组件,所述照明模组通过转动机构可转动地与所述手持模组连接;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构件,具有两形成在所述外壳和手持壳体一方上且分别具有一转孔的转动部;转轴构件,具有两形成在所述外壳和手持壳体的另一方上的转轴部,且两所述转轴部沿朝远离对方的方向延伸;及两轴向限位部,分别形成在一所述转轴部的端部上;所述转孔适配于所述转轴部;且沿转轴部的轴向,两所述转孔的端缘位于两所述轴向限位部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沿轴向,所述转动构件邻接在所述轴向限位部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具有连通所述转孔的第一走线空间,所述转轴构件具有第二走线空间,所述第二走线空间通过穿过一转轴部的走线孔来连通所述第一走线空间、以使所述电源组件和照明组件能够通过导线实现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另一转轴部的端部配置有一阻尼部,所述转动构件上配置有一具有阻尼转动孔的阻尼件,所述阻尼部与所述阻尼转动孔的内周侧阻尼配合;其中,所述阻尼部靠近所述转动构件侧的端面构成为一轴向限位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面向所述转轴构件的端面与所述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俊辉吕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东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