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智能急诊科输液输氧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人工智能急诊科输液输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急诊科由于患者治疗都比较紧急,需要随时将输液输氧设备运送至患者的病床前,而由于氧气罐较重,所以传统的设备在移动氧气罐时会造成氧气罐的倾斜,造成患者治疗的延误,在整个装置使用的过程中,对输氧的气体不能进行加湿,长时间的输氧,使得患者呼吸道干燥,不舒适。
[000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智能急诊科输液输氧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工智能急诊科输液输氧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端设有万向轮,所述底板顶端两侧固定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之间固定设有副支撑板,所述副支撑板顶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副支撑板上的所述安装槽内部放置有氧气罐,所述氧气罐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的外侧通过氧气输送管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智能急诊科输液输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底端设有万向轮(2),所述底板(1)顶端两侧固定设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之间固定设有副支撑板(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急诊科输液输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支撑板(4)顶端开设有安装槽(5),所述副支撑板(4)上的所述安装槽(5)内部放置有氧气罐(6),所述氧气罐(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压传感器(7),所述气压传感器(7)的外侧通过氧气输送管(8)可拆卸连接有氧气面罩(9),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3)内侧壁上固定设有电器板(10),所述电器板(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器(11),所述副支撑板(4)顶端固定设有数量为两个的竖向板(12),所述竖向板(12)之间固定设有两根牵引杆(13),所述竖向板(12)之间设有丝杆(14),所述丝杆(14)一端固定设有转盘,所述转盘与其中一个所述竖向板(12)外表面贴合设置,所述丝杆(14)另一端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固定在另一个所述竖向板(12)内侧,所述丝杆(14)上螺旋套设有两个螺纹相反的移动板(15),所述移动板(15)相对应的一侧通过支杆均固定设有弧形夹板(16),所述弧形夹板(16)夹紧所述氧气罐(6)两侧,其中一个所述竖向板(12)顶端固定设有水箱(17),所述水箱(17)顶端固定设有雾化器(18),所述雾化器(18)上连有插入所述水箱(17)内的引水棉芯管(19),所述雾化器(18)顶端设有雾化输送管(20),另一个所述支撑板(3)内侧壁上固定设有输液支撑架(21),所述输液支撑架(21)顶端固定设有套筒(22),所述套筒(22)内插设有L型插杆(23),所述套筒(22)上螺旋配设有夹紧所述L型插杆(23)的锁紧螺栓(24),所述L型插杆(23)上固定设有输液架(25),所述输液架(25)上开设有放置输液瓶(26)的输液槽(27),所述输液架(25)另一侧外壁上固设有副竖向板(28),所述副竖向板(28)顶端固定设有横板(29),所述横板(29)和所述输液架(25)之间设有副丝杆(30),所述副丝杆(30)底端固定设有副转盘,所述副转盘与所述输液架(25)底端接触设置,所述副丝杆(30)顶端设有副轴承,所述副轴承固定在所述横板(29)底端,所述副丝杆(30)上螺旋套设有下压板(31),所述下压板(31)活动套在所述横板(29)上,所述套筒(22)外表面上设有控温器(32)和副控温器(33),所述控温器(32)上通过导电线连接有发热环(34),所述副控温器(33)上通过导电线连接有副发热环(35),所述氧气面罩(9)外表面上设有药箱(36),所述药箱(36)上连接有带控制阀的进药管(37),所述进药管(37)底端设有输药管(38),所述输药管(38)上安装有增压泵(39),所述输药管(38),所述氧气面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A六一M一六零零,
申请(专利权)人:魏燕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