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醋酸改性双色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8911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醋酸面料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醋酸改性双色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抗菌层,所述第一抗菌层设置于面料本体的外侧,所述第一抗菌层包括大麻纤维层,所述大麻纤维层远离面料本体的一侧设置有亚麻纤维层,所述亚麻纤维层远离大麻纤维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抗菌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面料本体、第一抗菌层、第二抗菌层、第三抗菌层和第四抗菌层的设置,解决了现有的面料抗菌效果差,由于不同人们所处的环境不同以及工作不同,所以不同的位置细菌多少便不相同,同时不同工作的人员所产生的细菌多少也不相同,细菌越多便会对人体带来的危害变越大,从而影响了人们身体健康的问题。了人们身体健康的问题。了人们身体健康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醋酸改性双色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醋酸面料
,具体为一种醋酸改性双色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醋酸面料,俗称醋酸布,又叫亚沙,醋酸纤维以醋酸和纤维素为原料经酯化反应制得的人造纤维.属于人造纤维家族的醋酸纤维,最喜欢模仿丝纤维,采用先进纺织工艺制造而成,色彩鲜艳、外观明亮、触摸柔滑、舒适、光泽和性能均接近桑蚕丝。
[0003]但现有的面料抗菌效果差,由于不同人们所处的环境不同以及工作不同,所以不同的位置细菌多少便不相同,同时不同工作的人员所产生的细菌多少也不相同,细菌越多便会对人体带来的危害变越大,从而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醋酸改性双色面料,具备抗菌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面料抗菌效果差,由于不同人们所处的环境不同以及工作不同,所以不同的位置细菌多少便不相同,同时不同工作的人员所产生的细菌多少也不相同,细菌越多便会对人体带来的危害变越大,从而影响了人们身体健康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醋酸改性双色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抗菌层,所述第一抗菌层设置于面料本体的外侧,所述第一抗菌层包括大麻纤维层,所述大麻纤维层远离面料本体的一侧设置有亚麻纤维层,所述亚麻纤维层远离大麻纤维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抗菌层,所述第二抗菌层包括天丝纤维层,所述天丝纤维层设置于亚麻纤维层的外侧,所述天丝纤维层远离亚麻纤维层的一侧设置有竹纤维层,所述竹纤维层远离天丝纤维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抗菌层,所述第三抗菌层的外侧设置有第四抗菌层。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三抗菌层包括甲壳素纤维,所述甲壳素纤维设置于竹纤维层的外侧,所述甲壳素纤维远离竹纤维层的一侧设置有竹炭纤维。
[0007]优选的,所述第四抗菌层包括椰炭纤维,所述椰炭纤维设置于竹炭纤维的外侧,所述椰炭纤维远离竹炭纤维的一侧设置有银纤维层。
[0008]优选的,所述大麻纤维层的厚度为50~80μm,所述亚麻纤维层的厚度为50~80μm。
[0009]优选的,所述天丝纤维层的厚度为50~90μm,所述竹纤维层的厚度为50~90μm。
[0010]优选的,所述甲壳素纤维的厚度为40~100μm,所述竹炭纤维的厚度为40~100μm。
[0011]优选的,所述椰炭纤维的厚度为60~90μm,所述银纤维层的厚度为60~90μm。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术通过面料本体、第一抗菌层、第二抗菌层、第三抗菌层和第四抗菌层的设置,能够有效的提高其抗菌效果,不仅可有效的对细菌进行抑制,而且还可减少细菌的滋生,同时起到了杀菌的效果,以及用于减少其对人体的危害,并且保证了人体的舒适性,解决了现有的面料抗菌效果差,由于不同人们所处的环境不同以及工作不同,所以不同的
位置细菌多少便不相同,同时不同工作的人员所产生的细菌多少也不相同,细菌越多便会对人体带来的危害变越大,从而影响了人们身体健康的问题。
[0014]2、本技术通过甲壳素纤维和竹炭纤维的设置,能够用于提高其抗菌的效果,以防止身体被细菌侵蚀影响身体的健康,通过椰炭纤维和银纤维层的设置,能够用于提高其抗菌的效果,以防止身体被细菌侵蚀影响身体的健康,通过大麻纤维层厚度为50~80μm和亚麻纤维层22厚度为50~80μm的设置,能够用于提高其抗菌的效果,并且保证了面料的使用效果。
[0015]3、本技术通过天丝纤维层厚度为50~90μm和竹纤维层32厚度为50~90μm的设置,能够用于提高其抗菌的效果,并且保证了面料的使用效果,通过甲壳素纤维厚度为40~100μm和竹炭纤维厚度为40~100μm的设置,能够用于提高其抗菌的效果,并且保证了面料的使用效果,通过椰炭纤维厚度为60~90μm和银纤维层厚度为60~90μm的设置,能够用于提高其抗菌的效果,并且保证了面料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第一抗菌层结构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第二抗菌层结构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第三抗菌层结构图。
[0020]图中:1、面料本体;2、第一抗菌层;21、大麻纤维层;22、亚麻纤维层;3、第二抗菌层;31、天丝纤维层;32、竹纤维层;4、第三抗菌层;41、甲壳素纤维;42、竹炭纤维;5、第四抗菌层;51、椰炭纤维;52、银纤维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4,一种醋酸改性双色面料,包括面料本体1,面料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抗菌层2,第一抗菌层2设置于面料本体1的外侧,第一抗菌层2包括大麻纤维层21,大麻纤维层21远离面料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亚麻纤维层22,亚麻纤维层22远离大麻纤维层2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抗菌层3,第二抗菌层3包括天丝纤维层31,天丝纤维层31设置于亚麻纤维层22的外侧,天丝纤维层31远离亚麻纤维层22的一侧设置有竹纤维层32,竹纤维层32远离天丝纤维层31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抗菌层4,第三抗菌层4的外侧设置有第四抗菌层5,通过面料本体1、第一抗菌层2、第二抗菌层3、第三抗菌层4和第四抗菌层5的设置,能够有效的提高其抗菌效果,不仅可有效的对细菌进行抑制,而且还可减少细菌的滋生,同时起到了杀菌的效果,以及用于减少其对人体的危害,并且保证了人体的舒适性,解决了现有的面料抗菌效果差,由于不同人们所处的环境不同以及工作不同,所以不同的位置细菌多少便不相同,同时不同工作的人员所产生的细菌多少也不相同,细菌越多便会对人体带来的危害变越大,从而影响了人们身体健康的问题。
[0023]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三抗菌层4包括甲壳素纤维41,甲壳素纤维41设置于竹纤维层32的外侧,甲壳素纤维41远离竹纤维层32的一侧设置有竹炭纤维42,能够用于提高其抗菌的效果,以防止身体被细菌侵蚀影响身体的健康。
[0024]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四抗菌层5包括椰炭纤维51,椰炭纤维51设置于竹炭纤维42的外侧,椰炭纤维51远离竹炭纤维42的一侧设置有银纤维层52,能够用于提高其抗菌的效果,以防止身体被细菌侵蚀影响身体的健康。
[0025]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大麻纤维层21的厚度为50~80μm,亚麻纤维层22的厚度为50~80μm,能够用于提高其抗菌的效果,并且保证了面料的使用效果。
[0026]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天丝纤维层31的厚度为50~90μm,竹纤维层32的厚度为50~90μm,能够用于提高其抗菌的效果,并且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醋酸改性双色面料,包括面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抗菌层(2),所述第一抗菌层(2)设置于面料本体(1)的外侧,所述第一抗菌层(2)包括大麻纤维层(21),所述大麻纤维层(21)远离面料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亚麻纤维层(22),所述亚麻纤维层(22)远离大麻纤维层(2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抗菌层(3),所述第二抗菌层(3)包括天丝纤维层(31),所述天丝纤维层(31)设置于亚麻纤维层(22)的外侧,所述天丝纤维层(31)远离亚麻纤维层(22)的一侧设置有竹纤维层(32),所述竹纤维层(32)远离天丝纤维层(31)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抗菌层(4),所述第三抗菌层(4)的外侧设置有第四抗菌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醋酸改性双色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抗菌层(4)包括甲壳素纤维(41),所述甲壳素纤维(41)设置于竹纤维层(32)的外侧,所述甲壳素纤维(41)远离竹纤维层(32)的一侧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静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绿染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