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梁板底部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8744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制梁板底部调节装置,包括上支撑件、下支撑件和第一调节件,所述上支撑件和所述下支撑件通过第一调节件铰接,上支撑件能通过第一调节件调节角度,以满足设计时不同纵横坡的需求,该预制梁板底部调节装置施工操作简单、经济高效、调节角度精度高。调节角度精度高。调节角度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梁板底部调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预制梁板
,尤其是一种预制梁板底部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使预制梁板受力合理,桥梁工程设计人员在设计说明中会明确提出预制梁板滑板支座预埋钢板需露出梁底1cm,所以在梁板预制施工时,底模板在该预埋钢板处需凹陷1cm,但操作过程中会遇到以下两个技术问题:
[0003](一)梁板需预应力张拉,梁板会存在压缩变形,跨中起拱上挠,梁两端向跨中位移,而外露的预埋钢板(镶嵌在底模内)会阻止梁板位移,造成梁底模变形或预埋钢板处混凝土开裂;
[0004](二)桥梁支座和垫石是水平的,梁板一般存在纵坡和横坡,梁底与支座会有夹角,需一个楔形钢板来调节,目前通常采用三种方式解决:(1) 预埋钢板角度采用细沙调节后四周用玻璃胶固定;(2)在工厂加工好楔形钢板,在梁板安装时,将楔形钢板与梁底已预埋的钢板焊接;(3)在预埋楔形钢板处底模预留孔洞,然后根据不同梁板的纵、横坡焊接不同的支撑架,楔形钢板与支撑架固定,张拉前将支撑架拆除。砂垫层调节角度精确度差、加工楔形钢板在与梁底预埋钢板焊接或焊接一次性楔形钢板调节架成本高。
[0005]以上两个技术问题造成外露模板施工困难,且目前所采用的解决方式工序繁琐,操作复杂,成本高,调节角度精确度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实现预制梁板底部预埋钢板的施工操作简单、经济高效、调节角度精度高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预制梁板底部调节装置,包括上支撑件、下支撑件和第一调节件,所述上支撑件和所述下支撑件通过第一调节件铰接,上支撑件能通过第一调节件调节角度,以满足设计时不同纵横坡的需求;
[0007]优选地,所述预制梁板底部调节装置,还包括若干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设于所述上支撑件的中部,并与下支撑件相抵触,所述第二调节件均匀设于所述上支撑件的周边,并与下支撑件相抵触,所述第二调节件能调节上下支撑件间的距离,通过第二调节件调节上下支撑件间的距离,从而控制上支撑件的角度,使得上支撑件位于特定角度时更加稳固,上支撑件能承载更大的重量而不会损害预制梁板底部调节装置;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件包括球头件和球窝件,所述球头件与所述球窝件相互配合,使上支撑件与下支撑件之间实现球头铰接,球头铰接使得上支撑件能向各个方向调节角度,有较大的自由度;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件还包括距离调节装置,所述距离调节装置能调节所述上支撑件的中部与所述下支撑件间的距离,距离调节装置能调节上支撑件的高度,从而可控制梁底预埋钢板顶端与预制梁板底端在合适的距离,并且可使得预制梁板需预应力张拉前,降低上支撑件高度,张拉压浆后起梁外运,对预制梁板底部调节装置无影响,从而可重
复利用;
[0010]优选地,所述上支撑件的上表面设有与梁底预埋钢板形状相匹配的若干限位件,限位件能限制梁底预埋钢板的位置,当上支撑件的角度发生变化时,使得梁底预埋钢板位置不会发生变化;
[0011]优选地,所述上支撑件与所述下支撑件为长宽尺寸相同的长方形钢板,所述第一调节件设于所述上支撑件与所述下支撑件中部,四个所述第二调节件分别设于所述上支撑件与所述下支撑件的四个角部,使得调节件的分布更加合理,相互配合更好的实现角度调节,并增加预制梁板底部调节装置的稳定性;
[0012]优选地,所述下支撑件预埋在混凝土台座上,其分别于所述第一调节件和所述第二调节件下端焊接,使得下支撑件始终保持水平,调节件始终保持竖直,当上支撑件的角度发生变化时,下支撑件和调节件保持稳定;
[0013]优选地,所述距离调节装置为调节法兰,所述调节法兰包括螺杆和带丝套筒,通过转动带丝套筒能调节上下支撑件间的距离;
[0014]优选地,所述第二调节件包括钢管和与所述钢管相配合的可调节顶托,所述可调节顶托顶端支顶于所述上支撑件底端,其下端与钢管相配合连接,通过可调节顶托和钢管能调节上下支撑件间的距离;
[0015]本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上述预制梁板底部调节装置在预制梁板底部预埋钢板中的用途。通过第一调节件调节置于上支撑件上的梁底预埋钢板的高度,使梁底预埋钢板顶端与预制梁板底端距离10mm,根据设计纵横坡的需求,通过四个角部的第二调节件调节置于上支撑件上的梁底预埋钢板的角度,满足设计要求后固定。梁底预埋钢板通过限位件限位,梁底预埋钢板与梁板底模间10mm的间隙,采用玻璃胶密封。梁板浇筑按照正常程序和方法施工,预应力张拉前,通过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将上支撑件下降10mm,张拉压浆后起梁外运对梁板底部调节装置无影响,该装置可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预制梁板底部调节装置的主视图。
[0017]图2 为预制梁板底部调节装置的侧视图。
[0018]图3为图1、2的A

A剖视图。
[0019]图4为图1、2的B

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

4所示,一种预制梁板底部调节装置,包括上支撑件2、下支撑件3、第一调节件4、第二调节件5,所述上支撑件2为厚度12mm,长款尺寸均比梁底预埋钢板1大20mm的普通钢板,距离钢板边缘3mm焊接有四个直径5mm半圆形限位件21,所述第一调节件4顶端焊接于所述上支撑件2底端中部,四个所述第二调节件5顶端支顶于所述上支撑件2底端的四个角部焊接的连接部22,所述下支撑件3为厚度5mm,长宽尺寸与上支撑件2相同的普通钢板,所述第一调节件4和第二调节件5底端分别焊接于所述下支撑件2顶端的相应位置。
[0021]所述第一调节件4包括球头件41、球窝件42以及调节法兰43,所述调节法兰43包括螺杆431和带丝套筒432,球头件41和球窝件42相互配合使得上支撑件2和下支撑件3实现球
头铰接,球头铰接使得上支撑件2能向各个方向调节角度,有较大的自由度,调节法兰43能调节上支撑件2的高度,从而可控制梁底预埋钢板1顶端与预制梁板底端在合适的距离,并且可使得预制梁板需预应力张拉前,降低上支撑件2高度,张拉压浆后起梁外运,对预制梁板底部调节装置无影响,从而可重复利用。
[0022]所述第二调节件5包括钢管51和与所述钢管51相配合的可调节顶托52,所述可调节顶托52顶端支顶于所述上支撑件2底端的连接部22,其下端与钢管51相配合连接,通过可调节顶托52和钢管51能调节上下支撑件间的距离,从而控制上支撑件的角度,使得上支撑件2位于特定角度时更加稳固,上支撑件2能承载更大的重量而不会损害预制梁板底部调节装置。
[0023]通过第一调节件4调节置于上支撑件2上的梁底预埋钢板1的高度,使梁底预埋钢板1顶端与预制梁板底端距离10mm,根据设计纵横坡的需求,通过四个角部的第二调节件5调节置于上支撑件2上的梁底预埋钢板1的角度,满足设计要求后固定。梁底预埋钢板1通过限位件21限位,梁底预埋钢板1与梁板底模间10mm的间隙,采用玻璃胶密封。梁板浇筑按照正常程序和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梁板底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撑件、下支撑件、第一调节件和若干第二调节件,所述上支撑件和所述下支撑件通过第一调节件铰接,所述第一调节件设于所述上支撑件的中部,所述第二调节件均匀设于所述上支撑件的周边,所述第二调节件能调节上下支撑件间的距离;所述下支撑件预埋在混凝土台座上,所述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底端分别焊接于所述下支撑件顶端。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预制梁板底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件包括球头件和球窝件,所述球头件与所述球窝件相互配合,使上支撑件与下支撑件之间实现球头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预制梁板底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件还包括距离调节装置,所述距离调节装置能调节所述上支撑件的中部与所述下支撑件间的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群星王海苗王晓华沙红利任海松马腾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