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透水性的板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8541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内的一种具有透水性的板桩,包括板桩本体,板桩本体上连接有透水机构,透水机构包括卡接在板桩本体上的透水管一,透水管一的一端固定设有透水盖,透水盖上排布有若干透水孔,透水管一远离透水盖的另一端经连接孔二与板桩本体连接,透水管一的外周上排布有若干透水槽一,透水管一远离透水盖的一端连接有透水管二,透水管二一端的外周上排布有若干连接阶一,透水管一另一端的内壁上排布有若干与连接阶一对应的限位阶一,连接阶一上开有可刚好插接在限位阶一上的连接槽一,透水管二的外周上排布有若干透水槽二,透水管二另一端连接有密封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保证板桩本体两端受力平衡。新型可保证板桩本体两端受力平衡。新型可保证板桩本体两端受力平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透水性的板桩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板桩,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透水性的板桩。

技术介绍

[0002]板桩是应用于建筑领域的一种基础材料,可用于建造水坝,房屋,防水墙等。传统的水坝建造方式,是用木头、混凝土或铁做成的屏障墙,具有很高的建筑成本。旧的水坝建造方式已经被塑胶板桩方式所取代。塑胶板桩已被成功的研究和应用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和其他很多国家的建筑领域中。由于具有材料科技方面的先进开发经验,在代替其他材料用于汽车制造,航空工业,建筑领域和许多其他领域的塑料材料已变得优秀和高效;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专利名称为“一种高分子聚合物板桩”,公告号为CN 206157717 U,公告日为2017.05.10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包括具有安装槽的板桩本体,此板桩结构强度大,抗压强度大,但是板桩本体外的地下水位变高时,板桩本体承受地下水位和河水两端的压力,受力不平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具有透水性的板桩,解决现有技术中受力不平衡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结构简单,保证板桩本体两端受力平衡。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透水性的板桩,包括板桩本体,板桩本体上连接有透水机构,所述透水机构包括透水管一,所述透水管一在长度方向的一端固定设有透水盖,透水盖上排布有若干透水孔,透水孔在连接孔一的区域内,所述透水盖经连接孔一卡接在板桩本体上,透水盖贴合在板桩本体的外侧,透水管一远离透水盖的另一端经连接孔二与板桩本体连接,透水管一的外周上排布有若干透水槽一,所述透水孔与透水槽一连通,透水管一远离透水盖的一端连接有透水管二,所述透水管二一端的外周上排布有若干连接阶一,透水管二的一端可伸进透水管一内,透水管一远离透水盖一端的内壁上排布有若干与连接阶一一一对应的限位阶一,连接阶一上开有连接槽一,连接阶一可刚好经连接槽一插接在限位阶一上,连接阶一上开有固定孔一,限位阶一上开有固定孔二,所述固定孔一可与固定孔二同轴心,透水管一上开有若干与固定孔一一一同轴心的沉头孔一,透水管二的外周上排布有若干透水槽二,透水管二的另一端连接有密封盖。
[0005]本技术中,板桩本体在左右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凸缘部和连接凸起,连接凸起上开有与凸缘部形状相同的凹槽,透水机构的侧面和断面均预埋土工布,防止土壤进入透水管一和透水管二内发生堵塞;透水盖和透水管一设为一体,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长度的透水管二,将透水管二的一端伸进透水管一内,连接阶一在相邻两个限位阶一之间,调节透水管二伸进透水管一内的深度,使连接槽一与限位阶一的位置对应,转动透水管二,当连接阶一与限位阶一接触时,继续转动透水管二,当固定孔一与固定孔二同轴心时,停止转动透水管二,使用沉头螺钉依次经沉头孔一、固定二和固定孔一将透水管一和透水管二
连接在一起,再将密封盖连接在透水管二的另一端,最后将透水管一穿过连接孔一,透水盖卡进连接孔一内,透水管一远离透水盖的一端经连接孔二连接在板桩本体的另一端;本技术工作时,将若干个板桩本体组合起来使用,一个板桩本体的凸缘部卡入另外一个板桩本体的连接槽内,其它板桩本体之间的连接同上,不再赘述;当板桩外侧地下水位高时,地下水通过透水管二上的透水槽二进入透水管一内,进入透水管一内的水一部分进入加强槽内,另外一部分沿着透水孔排到河水中,同时,板桩本体作为生态板桩使用时,加强槽内的水也可沿着透水管一或透水管二排到河水内或向外排出;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保证板桩本体前后两端的水压保持平衡;可应用于挡土墙、路堤、墙体灌溉等工作中。
[0006]为了进一步方便密封盖与透水管二的连接,所述密封盖与透水管二连接段的外周上排布有若干连接阶二,所述透水管二另一端的内壁上排布有若干限位阶二,所述连接阶二上开有连接槽二,连接阶二可刚好经连接槽二插接在限位阶二上,限位阶二上开有固定孔三,透水管二上开有若干与固定孔三一一同轴心的沉头孔二。
[0007]为了进一步方便透水盖与板桩本体的连接,所述透水盖贴合在板桩本体外侧的一端排布有若干固定卡扣,所述固定卡扣伸进连接孔一后卡接在板桩本体的内壁上。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09]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一。
[0010]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1]图4为图3中的A

A向视图。
[0012]图5本技术中透水管一的立体结构图。
[0013]图6为本技术中透水管二的立体结构图一。
[0014]图7为本技术中透水管二的立体结构图二。
[0015]图8为本技术中密封盖的立体结构图。
[0016]其中,1板桩本体,2密封盖,3透水孔,4透水盖,5沉头孔一,6限位阶二,7连接阶二,8凸缘部,9凹槽,10固定卡扣,11透水管一,12透水管二,13透水槽一,14沉头孔二,15限位阶一,16固定孔一,17连接槽一,18透水槽二,19固定孔二,20连接槽二,21固定孔四,22固定孔三,23连接阶一。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8]如图1~图8所示的一种具有透水性的板桩,包括板桩本体1,板桩本体1上开有加强槽,加强槽前后两端的板桩本体1上分别开有连接孔一和连接孔二,板桩本体1上连接有透水机构,透水机构包括透水管一11,透水管一11在长度方向的一端固定设有透水盖4,透水盖4上排布有若干透水孔3,透水孔3在连接孔一的区域内,透水盖4经连接孔一卡接在板桩本体1上,透水盖4贴合在板桩本体1外侧的一端排布有若干固定卡扣10,固定卡扣10伸进连接孔一后卡接在板桩本体1的内壁上,透水盖4贴合在板桩本体1的外侧;透水管一11伸进加强槽内,透水管一11远离透水盖4的另一端经连接孔二与板桩本体1连接,透水管一11的外周上排布有若干透水槽一13,透水孔3与透水槽一13连通,透水管一11远离透水盖4的一
端连接有透水管二12,透水管二12的一端可伸进透水管一11内,透水管二12一端的外周上排布有若干连接阶一23,透水管二12的一端可伸进透水管一11内,透水管一11远离透水盖4一端的内壁上排布有若干与连接阶一23一一对应的限位阶一15,连接阶一23上开有连接槽一17,连接阶一23可刚好经连接槽一17插接在限位阶一15上,连接阶一23上开有固定孔一16,限位阶一15上开有固定孔二19,固定孔一16可与固定孔二19同轴心,透水管一11上开有若干与固定孔一16一一同轴心的沉头孔一5,透水管二12的外周上排布有若干透水槽二18,透水管二12的另一端连接有密封盖2。
[0019]为了进一步方便密封盖2与透水管二12的连接,密封盖2与透水管二12连接段的外周上排布有若干连接阶二7,透水管二12另一端的内壁上排布有若干限位阶二6,连接阶二7上开有连接槽二20,连接阶二7可刚好经连接槽二20插接在限位阶二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透水性的板桩,包括板桩本体;其特征在于:板桩本体上连接有透水机构,所述透水机构包括透水管一,所述透水管一在长度方向的一端固定设有透水盖,透水盖上排布有若干透水孔,透水孔在连接孔一的区域内,所述透水盖经连接孔一卡接在板桩本体上,透水盖贴合在板桩本体的外侧,透水管一远离透水盖的另一端经连接孔二与板桩本体连接,透水管一的外周上排布有若干透水槽一,所述透水孔与透水槽一连通,透水管一远离透水盖的一端连接有透水管二,所述透水管二一端的外周上排布有若干连接阶一,透水管二的一端可伸进透水管一内,透水管一远离透水盖一端的内壁上排布有若干与连接阶一一一对应的限位阶一,连接阶一上开有连接槽一,连接阶一可刚好经连接槽一插接在限位阶一上,连接阶一上开有固定孔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韧宦国胜康立荣陈恒新徐稳军杨过王正宏杜永叶素飞王振华张娟徐文俊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扬子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