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冬麦春种的高产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8367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小麦栽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冬麦春种的高产栽培方法,通过筛选,整地,在11月冬灌,拌种,在3月上中旬及时播种,在分蘖期追施苗肥后进行灌溉,生长中后期进行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冬小麦春种的方式进行播种,解决了青海春麦区由于冬性小麦不能经过正常春化、抽穗成熟而无法播种冬小麦的问题,从而使得小麦不需要经历春化就能正常生产,最终获得高产量、低虫害的优质栽培方法。低虫害的优质栽培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冬麦春种的高产栽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小麦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冬麦春种的高产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生产事关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加强小麦生产,提高小麦单位面积产量、提升小麦品质是发展高效农业的重要途经。长期以来,我国春麦区主要栽培春小麦,由于冬性小麦不能经过正常春化、抽穗成熟,因而在春麦区,没有种植冬小麦。
[0003]现在春小麦存在群体密度小,亩穗数少,产量不高,抗倒伏能力差,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成熟晚,秋季雨水多,倒伏、穗发芽、病虫害等原因品质优较差。
[0004]在青海高原地区,海拔高达2200

2600米,青海春麦区不能种冬小麦,长期采取的播种模式为冬麦秋播和春麦春种的模式,无法发挥冬小麦品种优势,易受病虫害和雹涝等灾害影响,易出现大量死苗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冬麦春种的高产栽培方法,通过筛选优质的半冬性小麦品种,进行整地,在11月冬灌,拌种,在3月上中旬及时播种,施肥后在分蘖期进行灌溉,然后进行病虫草害防治等手段,实现强抗倒、早熟、高产、避病虫雹涝目的。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冬麦春种的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半冬性小麦品种优化筛选:筛选抗病、高产、抗倒、优质的品种,待播种;
[0008]S2,整地:秋季整地,施加有机农家肥1900

2100kg/亩,施加酵素有机肥190

210kg/亩;
[0009]S3,冬灌:11月在封冻前进行冬灌,保墒;
[0010]S4,药剂拌种;将拌种剂均匀洒在种子上,搅拌均匀,备用;
[0011]所述拌种剂和种子的拌种质量比为22:1000;
[0012]S5,播种:3月上中旬,土壤解冻8

10cm后,及时整地播种;
[0013]S6,施肥:施加尿素12

13kg/亩,施加磷酸二铵14

16kg/亩;
[0014]S7,分蘖期进行灌溉,根据气候和降雨量进行灌溉;
[0015]S8,病虫草害防治:分蘖后期、拔节前期进行第一次叶面喷雾,防除田间杂草;
[0016]在孕穗期进行第二次叶面喷雾,防治麦茎蜂;
[0017]抽穗灌浆期进行第三次叶面喷雾,防治条锈病;
[0018]灌浆至乳熟期进行第四次叶面喷雾,防治麦穗夜蛾。
[0019]优选的,S1中,所述半冬性小麦品种为西农979、周麦30、伟隆169、伟隆136、中麦578。
[0020]优选的,S4中,所述拌种剂由质量分数为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质量分数为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和水勾兑混合而成。
[0021]优选的,所述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和水的混合质
量比为1:1:20。
[0022]优选的,S5中,所述播种量为15

19kg/亩。
[0023]优选的,S5中,播种采用机械条播镇压或机械宽幅沟播镇压。
[0024]优选的,S8中,所述第一次叶面喷雾具体为:每亩用质量分数为15%的炔草酯加质量分数为10%的苯磺隆10g加尿素50

100g加磷酸二氢钾100g对水15kg混匀后进行叶面喷雾。
[0025]优选的,S8中,所述第二次叶面喷雾具体为:每亩用质量分数为4.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

30ml,加尿素50

100g加磷酸二氢钾100g加水15kg混匀后喷施。
[0026]优选的,S8中,所述第三次叶面喷雾具体为:每亩用质量分数为20%的氰戊三唑酮50ml加尿素50

100g加磷酸二氢钾100g加水15kg混匀后喷施。
[0027]优选的,S8中,所述第四次叶面喷雾具体为:每亩用质量分数为4.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ml加磷酸二氢钾100g混匀后喷施。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冬麦春种的高产栽培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9]1、本专利技术的栽培方法,通过对目前国内高端半冬性小麦品种筛选,利用优良半冬性小麦品种的优良特性和品种优势,获得了适宜西宁等西北地区,海拔2200

2600米特殊地理位置种植的冬性小麦品种;
[0030]2、本专利技术在春麦区经过早春栽培,使之能够达到和春性小麦同期成熟或比春小麦还较早熟,发挥冬小麦品种优势,群体密度大、成穗多、强抗倒、成熟早,避病虫雹涝等灾害,不仅提高产量,同时能有效改善小麦品质;
[0031]3、本专利技术的栽培方法避免了冬小麦秋播不能很好越冬而出现死苗、断苗的问题;
[0032]4、本专利技术的栽培方法利用西宁等西北地区,海拔2200

2600米特殊地理位置,春秋相连、全年无酷夏、冬季慢长而无酷寒的气候资源,打破传统冬麦秋播,春麦春种的耕作方式,创新栽培模式,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0033]5、青海春麦区的主要病害,小麦条锈病,一般发生在7月下旬,8月上中旬,而此时早播后冬麦蜡熟接近成熟期,避开了条锈病的高发期,防治一次或不防,比春小麦减少一次防治或不防,减药降本。
[0034]6、青海春麦区的主要虫害,麦茎蜂一般发生交尾产卵高蜂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而此时早播后冬麦进入抽穗扬花期,穗下节麦管壁增厚变硬,麦茎蜂不易产卵,避开了麦茎蜂的高发期,防治一次或不防。比春小麦减少一次防治或不防,减药降本。
[0035]7、青海春麦区的主要虫害麦,麦穗夜蛾一般发生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而此时早播后冬麦基本成熟,避开了,麦穗夜蛾的高发期,防治一次或不防,比春小麦减少一次防治或不防,减药降本。
[0036]8、周麦30,伟隆136、伟隆169、中麦578等品种,株高60

80cm,比春小麦株高降低20cm,亩穗密度大,抗倒伏强,由于较早熟,避开秋雨、狂风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机会大,因而增产保收。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不应理解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操作,由于不涉及专利技术点,故不对
其步骤进行详细描述。
[0038]实施例1
[003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冬麦春种的高产栽培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40]S1,半冬性小麦品种优化筛选:筛选抗病、高产、抗倒、优质的品种,获得西农979、周麦30、伟隆169、伟隆136、中麦578,备播;
[0041]S2,整地:秋季整地,并每亩施有机农家肥2000kg,每亩施酵素有机肥200kg;
[0042]S3,冬灌:11月在封冻前有灌溉条件地区进行冬灌,无灌溉条件地区碾地保墒;
[004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冬麦春种的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半冬性小麦品种优化筛选:筛选抗病、高产、抗倒、优质的品种,待播种;S2,整地:秋季整地,施加有机农家肥1900

2100kg/亩,施加酵素有机肥190

210kg/亩;S3,冬灌:11月在封冻前进行冬灌,保墒;S4,药剂拌种;将拌种剂均匀洒在种子上,搅拌均匀,备用;所述拌种剂和种子的拌种质量比为22:1000;S5,播种:3月上中旬,土壤解冻8

10cm后,及时整地播种;S6,施肥:施加尿素12

13kg/亩,施加磷酸二铵14

16kg/亩;S7,分蘖期进行灌溉,根据气候和降雨量进行灌溉;S8,病虫草害防治:分蘖后期、拔节前期进行第一次叶面喷雾,防除田间杂草;在孕穗期进行第二次叶面喷雾,防治麦茎蜂;抽穗灌浆期进行第三次叶面喷雾,防治条锈病;灌浆至乳熟期进行第四次叶面喷雾,防治麦穗夜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冬麦春种的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半冬性小麦品种为西农979、周麦30、伟隆169、伟隆136、中麦57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冬麦春种的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所述拌种剂由质量分数为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质量分数为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和水勾兑混合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冬麦春种的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璐马麟
申请(专利权)人: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