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磊磊专利>正文

一种自移动式均匀打氧及投喂鱼食的鱼苗养殖大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8366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鱼苗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移动式均匀打氧及投喂鱼食的鱼苗养殖大盆,包括有轨道鱼池、移动机构和打气机构等;轨道鱼池顶部设有移动机构,打气机构设于移动机构上。通过轨道鱼池、移动机构和打气机构的相互配合,可以对轨道鱼池内不同部位进行打氧,相对于传统的打氧装置打氧范围会更广,实现了能够自动移动的同时进行打氧的目的。够自动移动的同时进行打氧的目的。够自动移动的同时进行打氧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移动式均匀打氧及投喂鱼食的鱼苗养殖大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鱼苗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移动式均匀打氧及投喂鱼食的鱼苗养殖大盆。

技术介绍

[0002]鱼苗指由鱼子孵化出来供养殖用的小鱼,鱼苗的养殖是渔业养殖过程中最为基础的一环,一般包括打氧、投喂鱼食、换水、选鱼和分池等,且养殖期内要加强投饵、施肥,通常以投饵为主,施肥为辅。
[0003]鱼苗养殖时使用的传统打氧装置一般只能对养殖大盆的一个位置进行打氧,因而导致打氧不均匀影响鱼苗的成长,且该过程通常是工作人员手动进行投喂鱼食,容易使得鱼食分散不均匀,进而使得同一批次鱼苗成长进度不一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以对轨道鱼池内不同部位进行打氧、可以将鱼食均匀撒入轨道鱼池内不同部位并防止撒入的鱼食量过多、可以自动对轨道鱼池内底部进行清理的移动式均匀打氧及投喂鱼食的鱼苗养殖大盆。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移动式均匀打氧及投喂鱼食的鱼苗养殖大盆,包括有轨道鱼池、移动机构和打气机构,轨道鱼池顶部设有移动机构,打气机构设于移动机构上。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移动机构包括有轨道轮、转动轴、超越离合器、齿轮、转动架、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架、第一扭力弹簧、第二固定架、双向电机、凸轮、第二固定杆、第一楔形块、第一复位弹簧、第三固定架、滑条和齿条,轨道鱼池顶部活动式设有一对轨道轮,轨道轮中部固接有转动轴,转动轴两侧对称固接有超越离合器,超越离合器上固接有齿轮,转动轴上转动式设有转动架,转动架顶部固接有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一固定架,第一固定架与转动架之间连接有第一扭力弹簧,两第一固定架顶部共同固接有第二固定架,双向电机安装于第二固定架一侧顶部,凸轮固接于双向电机其中一输出轴一端,第二固定杆固接于第二固定架一侧,第一楔形块滑动式设于第二固定杆上,第一楔形块与第二固定架之间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二固定架两侧对称固接有第三固定架,第三固定架底部滑槽内滑动式连接有滑条,滑条底部固接有齿条,齿条与同一侧两齿轮啮合。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打气机构包括有转动轮、第三固定杆、摆动条、第四固定杆、第四固定架、伸缩条、推动块、气筒、出气管和海绵,转动轮固接于双向电机另一输出轴一端,第三固定杆固接于转动轮上,第三固定杆上转动式连接有摆动条,摆动条一侧固接有第四固定杆,第四固定架一侧固接于双向电机顶部,伸缩条一侧转动式设于第四固定杆上,伸缩条与第四固定架一侧滑动式配合,推动块固接于伸缩条一端,气筒固接于第四固定架一侧,气筒与推动块滑动式配合,出气管固接于气筒一侧,海绵固接于出气管一
端。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喂食装置,喂食装置设于移动机构上,喂食装置包括有第二楔形块、第五固定架、装料盒、第一滑杆、滑动架、第二复位弹簧、第六固定架、转动条和第二扭力弹簧,第二楔形块滑动式设于伸缩条上,第五固定架固接于第二固定架一侧,装料盒固接于第五固定架一侧,第一滑杆滑动式设于装料盒上部,滑动架固接于第一滑杆一端,滑动架与装料盒底部滑动式配合,滑动架一侧与装料盒之间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装料盒一侧固接有一对第六固定架,两第六固定架之间转动式连接有转动条,转动条两侧与第六固定架之间连接有第二扭力弹簧。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回位装置,回位装置设于打气机构上,回位装置包括有固定条、固定板、第二滑杆、第三楔形块和第三复位弹簧,固定条固接于轨道鱼池内部一侧,伸缩条顶部固接有一对固定板,固定板上部滑动式设有第二滑杆,第二滑杆一端固接有第三楔形块,第三楔形块与第二楔形块接触,第三楔形块与固定板之间连接有第三复位弹簧。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清理装置,清理装置设于第二固定架上,清理装置包括有滑动条和长毛刷,第二固定架一侧顶部通过卡扣的方式连接有滑动条,滑动条一端固接有长毛刷,长毛刷与轨道鱼池内侧底部接触。
[0011]有益效果:
[0012]通过轨道鱼池、移动机构和打气机构的相互配合,可以对轨道鱼池内不同部位进行打氧,相对于传统的打氧装置打氧范围会更广,实现了能够自动移动的同时进行打氧的目的。
[0013]通过轨道鱼池、移动机构和喂食装置的相互配合,可以将鱼食均匀撒入轨道鱼池内不同部位,相比于工作人员手动撒鱼食更加均匀,实现了可以投喂鱼食的功能。
[0014]通过轨道鱼池、移动机构和回位装置的相互配合,可以自动使喂食装置复位,进而使得鱼食不会再落入轨道鱼池内,以防止撒入的鱼食量过多,为工作人员投喂鱼食提供了便利。
[0015]通过轨道鱼池、移动机构和清理装置的相互配合,可以自动对轨道鱼池内底部进行清理,将轨道鱼池内底部的鱼苗排泄物归集到一起,为后续工作人员将鱼苗排泄物清理出轨道鱼池提供了便利。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移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打气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专利技术清理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标记为:1

轨道鱼池,2

移动机构,21

轨道轮,22

转动轴,23

超越离合器,24

齿轮,25

转动架,26

第一固定杆,27

第一固定架,28

第一扭力弹簧,29

第二固定架,
211

双向电机,212

凸轮,213

第二固定杆,214

第一楔形块,215

第一复位弹簧,216

第三固定架,217

滑条,218

齿条,3

打气机构,31

转动轮,32

第三固定杆,33

摆动条,34

第四固定杆,35

第四固定架,36

伸缩条,37

推动块,38

气筒,39

出气管,311

海绵,4

喂食装置,41

第二楔形块,42

第五固定架,43

装料盒,44

第一滑杆,45

滑动架,46

第二复位弹簧,47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移动式均匀打氧及投喂鱼食的鱼苗养殖大盆,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轨道鱼池(1)、移动机构(2)和打气机构(3),轨道鱼池(1)顶部设有移动机构(2),打气机构(3)设于移动机构(2)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移动式均匀打氧及投喂鱼食的鱼苗养殖大盆,其特征在于:移动机构(2)包括有轨道轮(21)、转动轴(22)、超越离合器(23)、齿轮(24)、转动架(25)、第一固定杆(26)、第一固定架(27)、第一扭力弹簧(28)、第二固定架(29)、双向电机(211)、凸轮(212)、第二固定杆(213)、第一楔形块(214)、第一复位弹簧(215)、第三固定架(216)、滑条(217)和齿条(218),轨道鱼池(1)顶部活动式设有一对轨道轮(21),轨道轮(21)中部固接有转动轴(22),转动轴(22)两侧对称固接有超越离合器(23),超越离合器(23)上固接有齿轮(24),转动轴(22)上转动式设有转动架(25),转动架(25)顶部固接有第一固定杆(26),第一固定杆(26)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一固定架(27),第一固定架(27)与转动架(25)之间连接有第一扭力弹簧(28),两第一固定架(27)顶部共同固接有第二固定架(29),双向电机(211)安装于第二固定架(29)一侧顶部,凸轮(212)固接于双向电机(211)其中一输出轴一端,第二固定杆(213)固接于第二固定架(29)一侧,第一楔形块(214)滑动式设于第二固定杆(213)上,第一楔形块(214)与第二固定架(29)之间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215),第二固定架(29)两侧对称固接有第三固定架(216),第三固定架(216)底部滑槽内滑动式连接有滑条(217),滑条(217)底部固接有齿条(218),齿条(218)与同一侧两齿轮(24)啮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移动式均匀打氧及投喂鱼食的鱼苗养殖大盆,其特征在于:打气机构(3)包括有转动轮(31)、第三固定杆(32)、摆动条(33)、第四固定杆(34)、第四固定架(35)、伸缩条(36)、推动块(37)、气筒(38)、出气管(39)和海绵(311),转动轮(31)固接于双向电机(211)另一输出轴一端,第三固定杆(32)固接于转动轮(31)上,第三固定杆(32)上转动式连接有摆动条(33),摆动条(33)一侧固接有第四固定杆(34),第四固定架(35)一侧固接于双向电机(211)顶部,伸缩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磊磊
申请(专利权)人:吕磊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