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环刺螠幼螠室内高密度循环水越冬装置与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8230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单环刺螠幼螠室内高密度循环水越冬装置与方法,所述越冬装置包括:若干个养殖池、集水槽、微滤机、平衡池、生化处理系统、增氧系统、补水系统、控温系统;养殖池、集水槽、微滤机、平衡池、生化处理系统依次连接,生化处理系统与养殖池连接;增氧系统分别与养殖池、生化处理系统连接,补水池、控温系统与平衡池连接;其中,每个养殖池内均设有附着基悬挂支架,附着基悬挂支架上设有若干层附着基。本发明专利技术改变了单环刺螠现有的平面养殖模式,提高了单位水体养殖密度,且利于残饵、粪便等排出,改善了单环刺螠生活环境;另外循环水养殖换水量少且采用了环保控温手段,在降低控温成本的同时减少了污染排放。本的同时减少了污染排放。本的同时减少了污染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环刺螠幼螠室内高密度循环水越冬装置与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动物越冬养殖
,特别是涉及一种单环刺螠幼螠室内高密度循环水越冬装置与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单环刺螠俗称“海肠子”,有潜沙、滤食的生活习性,水温高于27℃或低于5℃时摄食减少甚至停止,即“封眼”。其有春、秋两个大、小繁殖期,生产中一般采用春季育苗(4~5月开始),当年秋投苗种(9~10月)或者次年春投苗种(3~5月)进行养成。
[0003]春投苗种多采用室内水泥池直接铺沙方式进行越冬,存在诸多问题。其一,保苗车间一般都是水泥地面,水温较低,为削弱“封眼”现象,需要使用锅炉等方式进行升温,想要达到养殖需要的温度并且同时还能大量换水的目的,需要的费用较高,且造成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其二,越冬期长达5个月,期间为减少苗种损伤一般不更换沙子,残饵、粪便等有机污染物大量积存于养殖池内难以分解,使沙子发黑发臭,严重影响苗种存活与生长。其三,水泥池直接铺沙,仅利用了池底面积,水体利用率低,单位水体养殖密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环刺螠幼螠室内高密度循环水越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养殖池、集水槽、微滤机、平衡池、生化处理系统、增氧系统、补水系统、控温系统;所述养殖池、集水槽、微滤机、平衡池、生化处理系统依次连接,所述生化处理系统与所述养殖池连接;所述增氧系统分别与所述养殖池、所述生化处理系统连接,所述补水池、控温系统与所述平衡池连接;其中,每个所述养殖池内均设有附着基悬挂支架,所述附着基悬挂支架上设有若干层附着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环刺螠幼螠室内高密度循环水越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与所述集水槽之间连接有溢水管,所述养殖池内的水通过所述溢水管流向所述集水槽;其中,所述溢水管的上端低于所述养殖池上端8~10厘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环刺螠幼螠室内高密度循环水越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的底部低于所述溢水管出水口,所述集水槽的底部与所述溢水管出水口之间的间距大于40厘米,所述集水槽向微滤机方向下斜1~5
°
,所述集水槽上覆盖有玻璃钢格栅或盖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环刺螠幼螠室内高密度循环水越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底部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箱体上端四个角和下端四个角分别固定连接有等长的绳索,所述箱体上端四个角上的绳索共同连接有一个挂钩,所述箱体下端四个角上的绳索共同连接有一个圆环,相邻两层所述附着基及最上面一层附着基与所述附着基悬挂支架之间通过圆环和挂钩连接;所述箱体内部从下到上依次铺设有第一筛网、第二筛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峰韩焕福刘春娥王舒淇徐凡庶蔺雯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