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理波束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09月30日的PCT国际专利申请PCT/CN2016/101273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80089512.7、专利技术名称为“管理波束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的分案申请。
[0002]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管理波束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技术介绍
[0003]多天线(Multiple
‑
Input Multiple
‑
Output,MIMO)技术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可以大幅提高系统的传输速率。波束赋形就是一种基于天线阵列的信号预处理技术,通过调整各天线阵元上发送信号的权值,产生具有指向性的波束。
[0004]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采用波束赋形的方式发送信号,网络设备在小区内进行波束扫描。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可以采用多个波束向网络设备发送信号,在这种背景下,需要对如何管理多个波束的波束连接以提高信号传输的质量提出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理波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所述第一波束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波束;所述第一波束集合是由第二波束集合中的波束的信道质量与预设信道质量的关系确定的,第二波束集合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当前使用的第一波束能够测量到特征信息的波束,所述第一波束对应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的所述目标波束;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波束,进行波束管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获取所述第一波束集合中的每个波束的信道质量;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携带用于指示信道质量的信道质量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信道质量和第二波束集合中的波束的信道质量与预设信道质量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波束集合;其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波束,管理波束连接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波束,进行从所述第一波束到所述目标波束的波束切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信道质量,确定所述第一波束集合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波束的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预设信道质量阈值时,将所述第二波束集合中高于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确定为所述第一波束集合。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信道质量,确定所述第一波束集合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波束的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预设信道质量阈值时,将所述第二波束集合中高于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确定为第三波束集合;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三波束集合中信道质量最高的波束确定为所述第一波束集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二波束集合中大于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确定为所述第一波束集合;其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波束,管理波束连接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波束,进行建立所述目标波束的辅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二波束集合中大于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确定为第三波束集合;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三波束集合中信道质量最高的波束确定为所述第一波束集合;其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波束,管理波束连接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波束,进行建立所述目标波束的辅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二波束集合中低于所述第一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确定为所述第一波束集合;其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波束,管理波束连接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波束,进行删除所述目标波束的辅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二波束集合中低于所述第一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确定为第三波束集合;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三波束集合中信道质量最低的波束,确定为所述第一波束集合;其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波束,管理波束连接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波束,进行删除所述目标波束的辅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束为第四波束集合的边界波束,且所述第四波束集合包括的多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与所述第一波束的特征信息相同。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携带所述目标波束的波束标识ID、波束组ID、小区ID、第二网络设备的网络设备ID和波束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目标波束对应的网络设备。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波束,进行管理波束连接包括: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目标波束发送信号。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还携带波束ID和/或波束组ID。14.一种管理波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所述第一波束集合包括多个波束;所述第一波束集合包括第二波束集合中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波束,所述第一波束为所述终端设备当前使用的波束,且所述第一波束对应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在所述第一波束集合中确定目标波束;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波束集合中的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携带用于指示信道质量的信道质量信息。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束为第四波束集合的边界波束,且所述第四波束集合包括的多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与所述第一波束的特征信息相同。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波束对应第二网络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波束配置请求消息,所述波束配置请求消
息携带所述目标波束的波束标识ID;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波束配置响应消息,所述波束配置响应消息携带波束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携带所述波束配置信息、所述目标波束的波束ID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网络设备ID的指示信息。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携带所述目标波束的波束ID和/或波束组ID。19.根据权利要求14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还携带波束标识ID。20.一种管理波束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宁,许华,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