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脱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78027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11
本申请涉及一种烟气脱硫系统,包括吸收塔,所述吸收塔的下部设有烟气输入通道,所述吸收塔的上端设有烟气输出通道,所述吸收塔内设有进液主管,所述进液主管与所述吸收塔同轴设置,且所述吸收塔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进液主管绕自身轴线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进液主管套设固定有中心齿轮,所述吸收塔内壁固定有内齿圈,所述中心齿轮与所述内齿圈之间共同啮合连接有多个绕所述进液主管圆周均匀排布的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固设有多个朝下设置的第一喷淋头,所述第一喷淋头与所述进液主管通过连接管路连接。本申请具有提高脱硫效率的效果。本申请具有提高脱硫效率的效果。本申请具有提高脱硫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气脱硫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烟气处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烟气脱硫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燃煤锅炉排放的二氧化硫严重地污染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由于中国燃料结构以煤为主的特点,致使中国目前大气污染仍以煤烟型污染为主,其中尘和酸雨危害最大,且污染程度还在加剧。因此,控制燃煤烟尘的SO2对改善大气污染状况至关重要。
[0003]脱硫塔是对工业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塔式设备。目前的脱硫塔一般采用喷淋的方式进行脱硫处理,吸收剂浆液在吸收塔内经雾化自脱硫塔的顶部往下喷淋,烟气自脱硫塔底部往上流动和吸收剂浆液接触,吸收剂浆液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这种方式二氧化硫和吸收剂浆液混合时由于接触时间短,二氧化硫吸收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脱硫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烟气脱硫系统。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烟气脱硫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烟气脱硫系统,包括吸收塔,所述吸收塔的下部设有烟气输入通道,所述吸收塔的上端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脱硫系统,包括吸收塔(20),所述吸收塔(20)的下部设有烟气输入通道(10),所述吸收塔(20)的上端设有烟气输出通道(30),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20)内设有进液主管(11),所述进液主管(11)与所述吸收塔(20)同轴设置,且所述吸收塔(20)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进液主管(11)绕自身轴线转动的驱动电机(13);所述进液主管(11)套设固定有中心齿轮(141),所述吸收塔(20)内壁固定有内齿圈(143),所述中心齿轮(141)与所述内齿圈(143)之间共同啮合连接有多个绕所述进液主管(11)圆周均匀排布的行星齿轮(142),所述行星齿轮(142)固设有多个朝下设置的第一喷淋头(155),所述第一喷淋头(155)与所述进液主管(11)通过连接管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主管(11)设有多个螺旋叶片(162),所述螺旋叶片(162)位于所述第一喷淋头(155)的下方,且各螺旋叶片(162)绕所述进液主管(11)圆周均匀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主管(11)的下端固定有一一对应所述螺旋叶片(162)设置的进液支管(161),所述进液支管(161)上设有多个第二喷淋头(163),且所述第二喷淋头(163)朝向相邻螺旋叶片(162)的下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162)的上表面设有套设于所述进液支管(161)的套环(164),所述套环(164)与所述进液支管(161)之间设有复位扭簧(165),所述复位扭簧(165)的一端与所述套环(164)固定连接,所述复位扭簧(165)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液支管(161)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164)位于所述螺旋叶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宪徐华徐宾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加怡新市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